一二三《遮挡的手》

1、母亲知道了儿子梓伊目睹了一场暴力事件,在外界的舆论与家庭的相处中,她逐渐感受到了梓伊的成长与变化。

2、
梓伊为什么要在警局的时候说谎?(妈妈想到的理由也很充分,为什么没采用这种说法呢)

梓伊为什么要抓三只同样的玩具狮子,真的是因为数量多容易抓到吗?

在复述了“老不死的”那句话后,梓伊笑了,母亲曾在哪里看见过他这样的表情?

3、
“一下雨,十字架也会被水浸湿。”——一旦外界狂风暴雨,教堂上的十字架、信仰也会被淋湿,如何能完全安全呢。

“说是禁忌,可是长期以来总在违反的禁忌如今被粉碎,死去的生物再次被杀死,这是一种无聊的喜悦和憎恶。”——淡淡的焦虑感和母性天然对于生命的敬畏感交织。对于日常心理的细微刻画十分细致。

“我感觉自己变成了被涂掉名字,只表明多少克营养供给包。很多人都是这样对我。哪怕是以鼓励或者尊重的形式。”——母性的无私与身为一个独立的人的绝望。

“我就像参加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比赛,慎重地观察孩子。”——已经体现出来,其实母亲并不能完全了解自己的儿子梓伊。就像一个盲目的赌徒下注。

“每个时期都要因为无知或所知而付出巨大的代价。”——对于母亲来说,是家庭的苦楚和婚姻的不幸,对于梓伊来说,是暴力事件的冲击和成长的阵痛。

“随后是孩子们唱歌,用他们‘味觉’体验还不多,没有吃过死动物的潮湿而清爽的舌头。”“梓伊的声音纤细而透明,好像遭到小小的冲击也会支离破碎的电灯泡。”——在母亲眼里孩子是纯洁、善良的吧。是没有被“死动物”沾染过的“清爽”。而梓伊在暴力事件的巨大冲击之中,心灵会像脆弱的“电灯泡”吗。

“因为在我看来,教会看起来就像是永远安全的地方。没有信仰的我坚持把孩子送到教会,也是出于这个原因。”——身为一个单亲母亲的无助与决绝。单薄又坚韧。无人可以依靠,却还是希望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无害的恒久温室。但是花朵是不会在温室里久存的。

“——不要太在意。因为他们拥有的道德只有这么一点点。”“看起来就像过于漂亮的合理性”——虽然不想直接了断地概括评价别人,可是这个社会的道德处于这个水准,反而使善良寸步难行。能看出来母亲的道德感还是偏高的,不过终究也会被这个世界的雨幕包围。

“因为彼此固有的存在方式和重力的缘故,不是不见,而是无法相见。”“擦肩而过的时候发生了燃烧。成人的身体里或许都有很多这样的烧痕。烟灰在身体里留下了只有自己才能完全理解的暗号。”——人生存在的伤痛和妥协无法避免。就像“烧痕”,每个人体内都有自己的“烧痕”,不过成人更多。

“斑斑驳驳的黄色火花温暖而美丽。滴滴答答,烛泪快速滴落。”“寒冷黑暗的冬夜,黄色的光在我和孩子之间摇曳。烛光下,我们为什么看起来和从前不一样了?”——梓伊正在以一种母亲无法理解的方式适应这个世界,并因为成长和伤痛失去一部分本真的自我,不再像儿时那样单纯。母亲知道,想要保护却也无能为力。

“我突然觉得那只手,视频里出现的那只手,梓伊用骨节变粗的手慌忙遮挡的也许并不是尖叫,而是笑声。”——点题“遮挡的手”,或许这是梓伊成长中必然的“烧痕”,母亲的手无法为他遮挡住社会的风雨,他自己遮挡住的手却会掩盖住当下最真实的自己,可手之下是纯善还是不为人知的恶念,却是人生留给每个人的悬念。

avatar

2人评论了“一二三《遮挡的手》”

  1. “淡淡的焦虑感和母性天然对于生命的敬畏感交织”呃说出这句话的人好厉害👏

    “母性的无私与身为一个独立的人的绝望”!这是多么不公平,让我觉得母亲们宁可不要什么“无私”!

    “其实母亲并不能完全了解自己的儿子梓伊。就像一个盲目的赌徒下注。”——我会认为,这句话对于理解全篇非常重要。一个人原本就是不可能完全理解另一个人的,我以为母亲不是不懂这一点(而楞要去完整地理解儿子),但是……但是……她还在赌。她在为什么而赌?

    母亲的手无法为他遮挡住社会的风雨,他自己遮挡住的手却会掩盖住当下最真实的自己,可手之下是纯善还是不为人知的恶念,却是人生留给每个人的悬念。——非常赞同!!!

    avatar
    1. 唔 感觉母亲是在赌梓伊内心的良知与诚实、对于她的信任和依赖,也在赌自己对于这个生命的抚养是尽到职责的、没有让他“走入歧途”的,可以看作在问梓伊,其实也是在扪心自问。某种程度上给母亲她自己一个心理上的慰籍。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