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句话故事梗概
一个因车祸失去父亲的底层社会的孩子,与奶奶相依为命,在寡淡的日子里遇到了被丢弃的小狗埃文,一人一狗互相救赎,最终赞成面对埃文因疾病走向死亡。
2、两个问号
①赞成最终脑海里闪过的“饶恕”是否影射了奶奶日复日地重复“饶恕”二字的原因?
②花掉了为埃文注射安乐死的积蓄,究竟是两全之策还是欲望使然?
3、三个印象
①文章以悲剧作为底色,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生活中与亲人间的温情。例如文中奶奶执拗地称呼埃文为“大白”,让我想到自己的姥姥总是管我家里的狸花猫叫大黑,管小田园猫叫小白,其实它们一个叫铁蛋一个叫卷卷;又比如奶奶总在训斥着让赞成把埃文扔掉,但直到埃文去世奶奶都没有真的让埃文被丢掉,甚至会关注到埃文的碗里有酸味并让赞成去清理,或许是爱屋及乌,奶奶潜意识中还是在关心孙子的小狗的。
②阅读的过程中我无数次为赞成天真的话语所动容:
-“奶奶,什么是饶恕?当做没有发生吗?”“发生过的事情不可能变成没有发生,忘不掉的事情以后会怎样呢?”在读到这些话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对啊,什么是饶恕?我想作者最终也没能以任何角色的角度准确地阐释它。
-“嗯,以后我长大了要离开这里,我也去服务区喝杯咖啡。”我感动于作者能够写出这样充满童真的文字,使我联想到爸爸总是打趣我小的时候每次在家里受了委屈,就会坐在爸爸七座车的后座里大声嚷嚷着让爸爸把车停在大院门口的“兰明士多”,我要在那里离家出走。小孩子的世界很小,但对于自己来说很大很大,服务区于赞成而言或许就像家门口的便利店于我,是一个幼童认知中最遥远的地方,“喝杯咖啡”也像“离家出走”一样是我们所能想到的最大胆的事情。
-“可是我的狗不是流浪狗啊…”读完这句话的一瞬间眼泪夺眶而出,痛心、同情、心疼穿插着,交杂着,我真想站在赞成的旁边,摸摸他的头,抱抱他,轻轻拍拍他的背。赞成那一刻会不会想到爸爸呢?
③埃文的死亡其实是爸爸的死亡的等比例影射,同样的疾病,同样为了结束自己和自己所爱之人的病痛,选择以最不留余地的惨烈的方法走向死亡。可是小小的赞成,再也没有爸爸和埃文了。
“最终赞成面对埃文因疾病走向死亡” ——赞成“面对”了吗?“面对”了多少?
“埃文的死亡其实是爸爸的死亡的等比例影射”——埃文和爸爸的命运收尾如此相似,可是赞成的这边有没有不同面对方式呢?
3① 感觉格物很能理解奶奶。如果只站在主人公这边,会感觉奶奶这个配角是个负面人物(比如我一直带着对奶奶的“恶感”往下读的)。但听你一说,有种“的确是”之感。以及我想起我的婆婆也总是执着管我家的猫叫咪咪,虽然人家叫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