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评价(认真版,上回赶时间写得太仓促了)

1. 其实都挺好的…喜欢音乐和小纸条,豪玩,还有养什么()非常好活动这使我联想能力提升并分享灵感。
2. 食物拟人叭()其实是我自己的问题我不会编故事啊啊,想了半天我那个青提是个啥人结果写的特别平()
莫名很意外的是当时绞尽脑汁想不出来的东西前几天我找回文章时扩写的特别顺利。
3. 片段式写作
(1)观察很细致,拟人很抱歉,但是后来补档时写的人物还是比较立体的,之前第一次写的时候只抠着青提最浅显的几个特点使劲想,后来结合了其他几个我独到的观察(比如在塑料杯里的声音或者皮上的花纹啥的)就写得比较充实了,至少有了情节,没那么平面和无聊了。
(2)整体像小学生阅读理解题的文章。有悬念设计,但戏剧性的结果不是主人公导致的,下次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可以尝试放开写,给主角一些更主动更劲爆的行动或者转换视角,深挖引领情节发展的角色。
4. 学到啥了?
最难的时候:自己凭空编故事,或者看着几个词语死活没灵感的时候。
最爽的时候:写自己经历过或了解过的事,还有卸掉无关设定回到舒适区的时候。
学到了写作的时候不要太刻意去死抠一个或几个点,写的时候要放松,打开思路;写的时候不要把它当成“作业”或是“考试作文”,别太功利;无关主旨的没必要的东西可以删除;不要没活硬整,要写那些真正触发自己灵感和思考的东西。(其实也是对这个学期大作品都不是很出彩,反而片段式自由写作的小作文写得比较满意的反思)。
5. 最好的作品:微小说,最结合现实的一集。写的时候完全是有感而发,非常顺利。还有就是二改后的青提,有了情节和比较立体的人物塑造。
重要的事:有强烈的情感冲击,把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象的情节或者描写,能够感染读者,使读者“看得带劲”;写手和人物处于同一维度,设身处地去想人物,甚至是切身体会人物的生活环境后写得会特别好(这点点名表扬《黄玻璃精神病》)。
我是一个摄像头式写手—-观察,体验,记录。
自由写作的感觉就像是在画画,有的时候用五颜六色的颜料一顿狂涂觉得特别爽,有的时候却为了描摹自己心目中的美人画得特别难以下笔,结果还画得不一定好看。
6. 鸥和法老!你们的语言都好有质感和韵味啊啊,而且感觉两位都非常喜欢深挖人与自我或者周边世界的关系。
7. 朋友互助!这个好!一下就能知道剧情里的bug在哪,还有山精一对一,这样可以知道文章有什么伤筋动骨的大问题。
在经历了一些事情后有感而发的头脑风暴!在教学模式上其实比较像秋或者造字那两次活动,用意象或者一个创意行为牵动自己的生活体验。
10分!目前没jio得有啥问题。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