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慧——你在哪?”尖锐而沙哑的声音从楼梯间传来,办公室内也闻声嘈杂起来,但很快就平静。随着呼喊声、拖鞋与地面的摩擦声越发清晰,一个瘦小的人影出现在门口。“你们有看见……”前台看清凌乱的灰发和那件大红色夹袄:“在里面”,他朝房间内伸手一指,打断了徐凤英的呼喊。她黯淡的双眼亮了起来,就要朝着玻璃房奔去。
徐慧正在整理文件,突然传来消息,她妈妈又来了,徐慧心里一紧,放下手中的笔,匆匆赶到前台。只见母亲站在那里,眼神迷茫,手里还紧紧抓着徐慧小时候的照片 。“妈,你怎么又来了?我这是在上班,下班就会回去。”徐慧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和。林凤英回过神便立刻拽住徐慧的袖子,只是喃喃地说:“你别乱跑啊,害得我到处找你,赶快回家!”这句话,徐慧已经听了无数次,但她每次都只能无奈地摇头,抓起笔记本电脑,然后带着母亲离开。
林凤英害怕坐车,曾经因为晕车要把车门打开;也不能让她坐自行车,稍有不稳就会掉下去。徐慧挽着她的胳膊缓慢的走着,时不时指着花鸟教妈妈认识。
“看那里,长着长尾巴的鸟是喜鹊”
“我要把盖在头上的东西拿掉”
“这个小公园里的菊花开的特别漂亮”
“这里居然新修了一个公园,怪好看的”
“……是啊,我也喜欢”
十年来,这条回家的路已经走过很多遍,也只有这时候徐慧可以稍微放松一下,陪伴着妈妈,尽力加深她与世界越来越微薄的联系。
一个小时过去,周围的一切对于妈妈来说都是新鲜的。推开房门,徐慧扶着她绕开涂抹在瓷砖上的果酱和菜籽油。
“这可是我设计的新图案,以后要给女儿绣到手帕上。”林凤英自豪地嚷着。
“今天又走了那么久的路,早点洗澡休息吧。”徐慧没有接她的话。
好不容易来到卫生间,一股臭味涌了出来,几个卷纸空壳散在地上,剩下的纸全部塞在马桶里。“这还算好收拾”徐慧深吸一口气,“至少散在地上的不是……”妈妈却呆呆地看着她笑,那口气吐不出来了。
所有事情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徐慧往沐浴露瓶里灌了点水,拧上盖后使劲摇晃,然后把里面的液体一点点倒在妈妈的背上搓洗着。手机的电话铃声突然响了,她先大声告诉林凤英不许动,自己快步来到客厅,熟悉的来电号码让她的心又沉了沉,连忙把手往身上抹了抹,接通电话。
“你的情况确实比较特殊,我们也都理解,但是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困扰,我是说……如果不能避免的话,只能……”
“实在是抱歉,我会尽量处理……好的……给您添麻烦了……”
徐慧明白公司忍耐到这个程度已经是很难得了,明天得给大门换一个锁,用钥匙可以在外面锁紧的那种。
徐慧刚准备打开花洒冲洗,坐在塑料凳上的妈妈抓起一旁的沐浴露,把剩余的全部倒在头上。她今天格外开心,嘴里哼着年轻的时候喜欢的歌。
几天后,徐慧正在汇报工作,手机铃声再次响起,邻居打来电话,说徐慧家里出现烧焦的味道,让她赶紧回来看看。她也顾不上工作,一边弯腰道歉一边退出会议室,打了辆车就赶回家。开门之后刺鼻的烟味扑面而来,徐慧冲进房间找妈妈的身影,结果发现她正在厨房里煎蛋,已经糊锅了。
“不是跟你说过不要碰厨房里的东西吗,房间里的东西不够你折腾吗?”徐慧不耐烦地喊到,顺便关火开排气扇,距离上次朝妈妈发脾气已经过去一个月了。
林凤英却一改先前的和蔼,把徐慧的手推开:“凭什么轮到你这样的人来指点我,平时打理店铺已经够忙了,现在要给我女儿送饭,她跟你一样挑剔麻烦!”她大声叫喊,尖锐的声音贯穿了徐慧的耳膜。
想到还没有做完的汇报、上班时挤地铁被刮破的裤子、冰箱里变质的剩菜,徐慧崩溃地喊到“什么女儿,你的女儿在十年前早死了,因为她不想再伺候你了!”她说完就把妈妈推进房间锁了起来,不敢听到任何回答。
收拾完残局,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了,徐慧鼓起勇气打开了房门。房间里没有一盏灯是亮着,林凤英呆呆地坐在床上,面朝着门的方向。
“女儿……慧慧,是我对不起你”她的声音在颤抖。
徐慧跪在床前,双手捂着头,她已经要累垮了。
“慧慧是懂事的孩子,母亲节总会送我自己做的礼物,学习也很少让我操心,反倒是我在连累她……”林凤英喃喃自语。
徐慧眼眶里住满了泪水,妈妈的脸只剩下模糊的轮廓,她却一直看着远处。徐慧想拥抱她,像小时候那样,但自己还是妈妈的女儿吗,她心中的女儿又在哪里?徐慧的双腿灌了铅似的,移动不了半步。
夜已经深了,徐慧和林凤英并排躺着,徐慧感觉身边有动静,但她太累了,连翻身的力气都没有了。迷迷糊糊间,突然听到清脆的一声,可能是瓷碗掉落在地板上,她伸手往旁边一摸,只有冰冷的床垫。她惊讶立刻起身,披上外套就跑出房间,看见虚掩着的大门,没看见妈妈的身影。徐慧一时间失了神,冲出家门,看见妈妈正往天台上走,她一把抓住妈妈的袖子,把她拉了过来,横抱起她。她的身体像纸片一样,靠在徐慧怀里,嘴里还轻轻吐着几个字:“我要去找我女儿,你别拦着我”徐慧无声地哭泣着,把怀里的人抱的更紧,握着妈妈发凉的手,此刻她什么都不在乎了。
- 回到房间里,徐慧给妈妈加了一床被子,她还在低声说些什么,不过已经听不清了。徐慧紧紧地抱着林凤英,像是抓住生活最后的希望。
最后一段编辑有点问题加了一个点
头脑风暴:
1.徐慧 47岁 女 大学毕业 社畜
善良,能干,
他的父亲很早去世,被母亲养大,曾经差一点被拐走。所幸被一位摊主救下。在近几年母亲患了阿尔兹海默症,她就变得忙碌,照顾她。
2.林凤英 78岁 女 高中毕业
爱干净,做事比较有条理,很爱女儿
之前开了一个裁缝铺,丈夫因为癌症在女儿两岁的时候去世,有一次看店,不注意女儿差点被拐走。
近几年阿尔兹海默症状加重,开始分不清人和事,偶尔清醒时却无法接受自己的变化。
呀好好好
“像是抓住生活最后的希望”这句不大懂~
感谢山精的想法,应该是妈妈对她还是有爱的,是一直在支持她。
加上她离婚的经历,妈妈对她而言确实是唯一陪伴她的
写作者鱼白:
下午好。
我认真拜读了你的自由命题大作品初稿,同时也翻看了你的两份头脑风暴。很高兴看到你的创作从最开始对照顾得了健忘症的母亲的关注和探寻,成长为现在这个故事的雏形。
初稿阅读过程中,最吸引我的是女儿奋力想补上篓子于母亲一直捅娄子的冲突。
我愿摘录如下:徐慧崩溃地喊到“什么女儿,你的女儿在十年前早死了,因为她不想再伺候你了!”她说完就把妈妈推进房间锁了起来,不敢听到任何回答。读这里,我的感受是女儿心中挤压的怨气、矛盾的总爆发,充斥了女儿生活的疲惫、对母亲的崩溃与愧疚,种种复杂的情感压在一句话上倾泻而出。
还有,你对母亲古怪行径的描写也颇为精彩。当你写到“妈妈却呆呆地看着她笑,那口气吐不出来了”,我感觉到照顾健忘症患者的压抑感。
最后,我认为不能不提到你的母亲对女儿的关爱却认不出女儿的情况。你写道“自己还是妈妈的女儿吗,她心中的女儿又在哪里?”“我要去找我女儿,你别拦着我”,我觉得有一种绝望的痛苦,却有暖意在其中温暖。
我理解,在这个故事里,你最关注的应该是儿女照顾健忘症老人的矛盾。这也引发了我的思考。从作品中看,你认为老人是爱孩子的,孩子也应悉心照顾老人,给予孩子最后希望,而我的观点是:也许再过些时日,老人也会忘了女儿,终究是无限的绝望。
根据这篇和我以往对你的了解,你擅长挖掘展现一个人的内心。这使得你就像那种细腻的画家。你对花卉敏感;你感兴趣人物个体的矛盾。这个初稿让我想起了《困在时间里的父亲》。
同时,我阅读后也有疑问,不吐不快。
第一个问题:徐慧这个年龄没有组建自己的家庭吗?我不明白,当母亲离去,她是否只剩下了孤独。
第二个问题:头脑风暴中提到,徐慧小时候差点被拐走。我想知道,这件事对这个故事有什么影响。
第三个问题:文中母亲是否有过清醒的时候?
我知道时间紧任务重。你一定还有没来得及完成/完善之处。在这方面,如果有什么我能帮到你的,不妨直言。
我感觉你的故事适合在雨夜里时阅读。同为写作者,我也有建议,修改时不妨试试扩写创作。咱们都在意怎么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创作,对此我的建议是或许可以留个一晚上单干这件事。
写作方面,我最想向你学习的是你对人物的剖析。期待在你的终稿里看到一个更加完整的小家。此致
冬安及大作早日完工
你忠诚的编辑 辟久
2024年第二次创作,兵荒马乱之际
非常感谢你的建议
关于问题
1.修改了一下情节,可能是结婚后又离婚了,离开母亲确实只有一个人
2.对情节影响不大,可能就是妈妈经常到处去找她,比如去她的公司
3.还没有,可能之后会修改,但就算清醒了也是迷迷糊糊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