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稿 待完善

“是我杀了他。”

审讯室里灯光昏暗,呈现出一种蓝调,男孩的身上和脸上残留着血迹,血的颜色已经不鲜艳了,深红色凝在蓝白色校服上。

“你今天已经十六岁了你知道吗,你要承担完全法律责任的,动手之前你有想过后果吗?”

“没有……我就是一时情急之下就……”

……

“你为什么要杀他?”

“他侮辱我。”

“仅仅是因为侮辱你吗?”

…………

“不想说,还是不敢说?”

“看到墙上的字了吗?”

深蓝色的墙壁,白色的大字在灯光下隐隐发着白光——“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我认罪,还不行吗?”

—————————————————————————————————————————

女警官一边走着一边把手中的笔记本递给身边的一个男警。

“他养父那边怎么说?”

“说他和自己大吵一架之后就离开家再也没看见过他,我们排除过周围所有有记录的摄像头,确实如他所说,没有拍到他回家。”

“这孩子真是奇了怪了,和父亲大吵一架怎么就直接上街行凶了。”

“死者和他的关系调查清楚了吗?”

“死者和他是同班同学,平时交流不多,他很内敛,不爱说话,至于其他的要等明天去学校再继续向老师和同学了解情况。”

女警官停下脚步,转头看向男警。

“回去继续盯着那小孩,我不信问不出原因。”

“好。”

————————————————————————————————————————

11.1

我转到新学校了

11.7

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老盯着我看

11.13

连续一周了,一直盯着我看,我不想去烦爸爸

11.16

原来他们想要钱,那就给他们,只要不再影响我

11.20

我没钱了,原来攒的钱也花完了,爸爸的生意还没有起色

11.21

今天他们把我拉到厕所里打了一顿,我原来也很能打的,只是这两天没好好吃饭,幸好伤不在脸上

11.22

我还是打不过他们,今天又来了几个我没见过的人,我像个用来发泄的玩偶

11.26

我和爸爸坦白了

11.30

他们打我打的更频繁了,现在每天围观的人也更多了,我看到我们数学老师走过去,没管我

12.4

再这样下去我会完蛋的,我要不报警吧

12.5

警察说我的伤不足以立案,难道要我撞向他们的刀尖吗

12.10

爸爸知道我报警了,他让我别没事找事

12.12

他们又盯了我一整天,我不敢出教室,不过他们看起来心情不错,往常他们会直接把我拉出去的

12.17

爸爸又亏钱了,破纪录骂了我一个小时,嗓子都骂哑了,妈妈也是因为这个和他离婚的吧

12.20

身上的伤好的太慢,体育课一瘸一拐让他们找到新笑柄了,爸爸说我

12.24

妈妈说钱明天会打到爸爸卡里,爸爸心情好了,生日也能好好过吧

12.29

钱好像快花光了

12.30

三天没吃过饭了,数学课上晕过去被送到医院,爸爸骂了我一顿,说我浪费钱

12.31

新年快来吧

1.1

新年快乐 生日快乐

————————————————————————————————————————

“这是蒋泽轩的日记,从内容上来看,可以确认是校园霸凌。”

“可是据同学的证词,死者从未参与过校园霸凌啊。”

—————————————————————————————————————————

[“蒋明舟,1月1日晚,你与你的养子蒋泽轩爆发了一场争执,之后蒋泽轩离家出走,在街心公园西南方小路上杀害同学余琛,你是否知情?”

“我只知道他离家出走了,其余不知情。”

“你和蒋泽轩争执的内容是?”

“我喝醉了,失手把他的蛋糕碰到地上了,不过说了他两句他就离家出走,其余的事我真的不知情啊”]

女警官按下暂停键,“这是你养父蒋明舟的供词,他所述是否属实?”

“蛋糕是他故意打碎的,他骂我败家。”

“你身份证上的生日是在1月3号,为什么1月1日要在日记本上写生日快乐,买蛋糕?”

“我的生日我想几号过就几号过。”

“请你正面回答问题。”

………………

—————————————————————————————————————————

白板上,错综复杂的关系网链接着几个人,硕大的问号横在余琛和蒋泽轩中间,红色醒目,比蓝白校服上的血亮眼。

冬日的阳光就算再明媚,基调也是昏暗的,寒而刺骨的。

光打在蒋泽轩的照片上,他没有笑容。

—————————————————————————————————————————

“1月3号也是余琛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

女警官抬起头。

1号,3号……

到底有什么联系……

—————————————————————————————————————————

“他妈妈是1月3号走的,去年这个时候。”

“死者余琛的生日和蒋泽轩的生日都在1月3号,你知情吗?”

“我说了我不认识余琛!”

一张纸被推到蒋明舟的眼前——通话记录。女警官拿起取证袋,向蒋明舟展示袋子里的一部黑色手机。

“可是你藏起来的手机里有余琛家座机的通话记录。”

……………………

—————————————————————————————————————————

出了人命也不能阻挡高三学生复习,一层的高三教室里安安静静没人说话。

“你看那是警察。”

“你怎么看出来的?”

“他别着枪呢你眼瞎啊。”

高一高二学生对八卦尤其感兴趣,他们看着一行人走进教师办公室。

“蒋泽轩啊,成绩挺好,就是太安静了,课下也一句话不说,不知道的以为他是说不出话来呢。”

“其他同学对他什么态度?”

老师眼神飘忽一下,“挺好的啊挺好的,转学生嘛,多少有些不适应是正常的。就是为了一时的矛盾就动手,太恐怖了这孩子……”

“矛盾?”

“诶呀小孩之间的小事。”

“他爸没来开过家长会,倒是那天家长会之后有个女的来过问他的学习状况,自称,是他姐姐。”

“您说说余琛吧。”

“余琛,这孩子可是叛逆的很,每天不是逃课就是打架,对了,他之前还替蒋泽轩出过头呢,不过两个人关系也没好到哪里去,但是不管怎么样这蒋泽轩也不能恩将仇报啊。”

—————————————————————————————————————————

天空之城的调子回响在审讯室里,罕见地,优美动听。

蒋泽轩眼前出现一部手机:“妈妈”字眼在联系人一列。

“这是从出事当晚到现在为止她给你打的第十五通电话,你养父该说的都说了,你母亲她就坐在外面,她马上就要知道你犯下的错误了,你想让最后一个支持你的人……”

“别说了……”

“她很着急,她想见你……”

“我说别说了!”

女警官在单面玻璃后和同事相视一笑:起作用了。

avatar

5人评论了“初稿 待完善”

  1. 头脑风暴1
    他是谁?刚满十六岁的一个男孩,杀害自己的同学
    愿望?见到母亲(和这个世界和解)
    为什么杀害同学?冲动,内心脆弱,被养父伤害,被校园霸凌,被激怒和冒犯,也许还有一个潜在的原因,。
    案件还原:蒋泽轩放学回家,和父亲吵架,蛋糕被打碎,冲出家门来到公园前小路上,遇到余琛,余琛在语言攻击蒋泽轩后遭到蒋泽轩攻击,二人打斗中,蒋泽轩用路边砖头打到余琛头部,余琛失血过多死亡

    头脑风暴2
    蒋泽轩
    外貌特征:漂亮
    日常行为习惯:写日记
    他的性格特征:孤僻 极端
    形成原因:被亲生父母遗弃 校园霸凌 家庭暴力
    家庭:被原生家庭遗弃 养父会家暴母亲导致离婚 会骂他
    一生最在乎什么:一切情感与温暖

    蒋明舟
    蒋泽轩养父
    日常行为习惯:抽烟
    性格特征:暴力 冲动
    形成原因:事业失意
    一生最在乎什么:自己的颜面

  2. 写作者dream:

    下午好。

    我认真拜读了你的自由命题大作品初稿,同时也翻看了你的两份头脑风暴。很高兴看到你的创作从最开始对()的关注和探寻,成长为现在这个故事的雏形。

    初稿阅读过程中,最吸引我的是蒋泽轩的日记。

    我愿摘录如下:11.1到1.1。读这里,我的感受是蒋的压抑迷茫,日记用很独特很细腻的方式透露出很多细节。

    还有,你的“妈妈”的来电也颇为精彩。当你写到“女警官在单面玻璃后和同事相视一笑:起作用了。”,我感觉有点压抑,也好奇后面他会讲出真相吗。

    最后,我认为不能不提到你的案件里的“1月3号”。你写道“死者余琛的生日和蒋泽轩的生日都在1月3号。”“他妈妈是1月3号走的,去年这个时候。”我觉得这是藏着很多故事的一天。

    我理解,在这个故事里,你最关注的应该是案件的真相/人物情感(吗)。这也引发了我的思考。

    根据这篇和我以往对你的了解,你擅长氛围的塑造。这使得你就像那种总是拿个水晶球操纵世间的巫师。你对敏感;你感兴趣(蛮广泛的)。这个初稿让我想起了猎罪图鉴。

    同时,我阅读后也有疑问,不吐不快。

    第一个问题:日记里提到的数学老师是警察询问的那个吗。我不明白,老师为什么像是要隐瞒什么。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在1号那天写生日快乐。我想知道,如果身份证上的3号是他的生日,那1号会是姐姐/妈妈的生日吗(瞎猜ing)。

    第三个问题:“家长会之后有个女的来过问他的学习状况,自称,是他姐姐。”这个人究竟是谁?

    我知道时间紧任务重。你一定还有没来得及完成/完善之处。在这方面,如果有什么我能帮到你的,不妨直言。

    我感觉你的故事适合暴雨夜靠在窗边(一片漆黑)时阅读。同为写作者,我也有建议,修改时不妨试试在夜晚关着灯创作。咱们都在意怎么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创作,对此我的建议是或许可以留出时间给创作…补药拖延症(共勉)

    写作方面,我最想向你学习的是特别有代入感的场景。期待在你的终稿里看到悬案破解。此致

    冬安及大作早日完工

    你忠诚的编辑 竹妖

    2024年第二次创作,兵荒马乱之际

    1. 回信
      我的悬案已经破解 不过还有很多细节没有解释清楚 希望期末之后有时间去把它完善
      Q1:数学老师就是日记里的 他是想隐瞒蒋泽轩被校园霸凌的事实 以免被追责
      Q2:1号和3号在终稿里有一些新的改动
      Q3:这个人是蒋泽轩的母亲

  3. 下午好。

    我认真拜读了你的自由命题大作品初稿,同时也翻看了你的两份头脑风暴。很高兴看到你的创作从最开始对青少年犯罪的关注和探寻,成长为现在这个故事的雏形。

    初稿阅读过程中,最吸引我的是蒋泽轩犯罪的真正原因&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我愿摘录如下:
    出了人命也不能阻挡高三学生复习,一层的高三教室里安安静静没人说话。
    “你看那是警察。”
    “你怎么看出来的?”
    “他别着枪呢你眼瞎啊。”
    高一高二学生对八卦尤其感兴趣,他们看着一行人走进教师办公室。
    “蒋泽轩啊,成绩挺好,就是太安静了,课下也一句话不说,不知道的以为他是说不出话来呢。”
    “其他同学对他什么态度?”
    老师眼神飘忽一下,“挺好的啊挺好的,转学生嘛,多少有些不适应是正常的。就是为了一时的矛盾就动手,太恐怖了这孩子……”。
    读这里,我的感受是:对现实的观察十分仔细,若有若无的冷淡氛围写得特别好(可能间接揭示了蒋泽轩犯罪的原因之一)

    还有,你的视角转换也颇为精彩。当你写到蒋泽轩的日记,我感觉衔接自然,内容读着很有代入感,而且始终没有偏离主题

    最后,我认为不能不提到你的语言描写。你写道
    “你为什么要杀他?”
    “他侮辱我。”
    “仅仅是因为侮辱你吗?”
    …………
    “不想说,还是不敢说?”
    “看到墙上的字了吗?”
    深蓝色的墙壁,白色的大字在灯光下隐隐发着白光——“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我认罪,还不行吗?”
    我觉得能够在单一的语言描写里体现出压迫感和主角的反抗,非常厉害,在文章的开篇就吸引住了读者。

    我理解,在这个故事里,你最关注的应该是校园霸凌以及青少年犯罪的社会现实(某方面的主题)。这也引发了我的思考。从作品中看,你认为青少年犯罪是一场没有人能逃脱罪责的悲剧,而我的观点是:就是这样。

    根据这篇和我以往对你的了解,你擅长把人物的情感和形象夹在语言里。这使得你就像那种思路敏捷的网络写手。你对情感起伏大的句子敏感,可能对清晰明快的写作风格感兴趣。这个初稿让我想起了很多日本推理小说,它们都探讨过青少年犯罪及其立法的话题。

    同时,我阅读后也有疑问,不吐不快。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蒋泽轩要在一月一号写生日快乐?

    第二个问题:头脑风暴里说的隐藏原因是什么。我想知道,是和他“漂亮”的外表有关吗?

    第三个问题:他对于审讯那么抗拒但妈妈出现后却转变了态度。好想知道妈妈是不是故事的关键。

    我知道时间紧任务重。你一定还有没来得及完成/完善之处。在这方面,如果有什么我能帮到你的,不妨直言。

    我感觉你的故事适合裹着被子时阅读。同为写作者,我也有建议,修改时不妨试试列出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创作。咱们都在意怎么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创作,对此我的建议是或许可以在周五晚上一口气写完这周的份。

    写作方面,我最想向你学习的是情节之间的自然转换和场景氛围的描写。期待在你的终稿里看到一个能引起深刻反思的悬疑案件。此致

    冬安及大作早日完工

    你忠诚的编辑 moondye

    2024年第二次创作,兵荒马乱之际

    1. 回信
      感谢你的来信 可是我还是没有在周五把它完成
      Q1:1号生日问题在终稿里有新的改动
      Q2:在终稿里你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结局
      Q3:妈妈是蒋泽轩最后的一个寄托。所以说是特别特别重要的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