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船_终稿

1

紧绷的黑色连衣裙压得满船的胳膊都无法抬起来。

这不是第一次。父母的工作再次让满船跟随着周转各地,使得她在每一个学校都上不了几个月。第一次的是,父母告诉她,他们终于给她请到了最好的家教。也就意味着,从此以后,满船所能见到的同龄人就只剩下了那些人们通常说的从“好”的家庭被养大的孩子。

就好像她本就无趣的童年告终了。

先前的生活像梦游一样,令人无力挣扎。满船依旧跟着登上了这艘载她去往下一个站点的大游轮。她第一次在船上有些呼吸困难。麻花辫扎得她头痛。

 

母亲告诉满船说,她可以四处走动走动,她能够独立。满船在走动中得到的结果是,这里只有无数晃眼而喧嚣的“社交场所”,觥筹交错,扎堆着像她父母一样皮笑肉不笑的人们。母亲指望她独立到哪儿去呢?去做这些事。又是一个海上的牢笼罢了。

房间的大理石桌子上只有赠送给旅客的演出门票,满船兴味索然地拿起来扫了一眼:高雅的戏剧。好吧,去吧,既然母亲想让她看。她倒要看看能看出什么名堂。满船赌气似的把票攥在手里,皱皱巴巴。

离开场还早,坐在正对深红色帷幕中间的座位上低着头打瞌睡的满船被不满的声音打搅了。声音的主人试图在这种场所保持礼貌:“小姐,这是我的座位!”满船眼皮一抬:“我确信这是我的。”“旁边还有一个剧场,你的票应该是那边的。我要看的就是这部……”看似很讲礼貌的西装男。没等他说完,满船起身出去了。你这么喜欢,你看。已经被团成球的票被满船留在了座位底下。

从漫无尽头的椅子背和人的膝盖缝隙中挤出去,剧院的灯光恰好暗了下来,演出即将开始。满船凭着记忆朝远离舞台的方向快步走去,拐弯,推开了一扇门。

 

仍是昏暗,没有走廊的灯光。嘈杂声起,面前是一块投影的小幕,电影已经开始。一些人围坐在幕前,脸朝前,很认真地盯着屏幕。满船站定在这群人身后,目光投向放映的电影:摇晃的第一人称视角,背景传来急促的呼吸声和飞快的脚步声,还有交叠在一起许许多多诡异的笑声。一个人在逃跑,在两侧布满了奇形怪状的门的走廊。

“你,还站着发什么呆呢!快跑啊!!”

一句台词。满船饶有兴趣地想继续看下去,镜头突然移到前方,展现出了这人戴着粗框眼镜、半边脸溅满血迹的惊恐的脸。身后是蜂群一样密集得令人恶心的东西,用手指蹦跳爬行的断手。

有点被唬到,但是满船被引得忘了走开。

“就是你啊!!你怎么还在那里……”男人正冲着镜头,喊得声嘶力竭。声音渐渐被那诡异的笑声掩埋了。那些背后的手追上他,扒上他的身体。红色溅上镜头。

——可是尖笑还没有停止。

断手们却纷纷散开了。它们围住那摊仍在扩大的血红。男人的身影完全不见,那中间,是一只新的断手。

关节弯曲,它扑向了镜头。

 

刹那间刺眼的红光充斥。满船瞳孔扩大,向后退去。

“原来你的‘东西’是提线木偶?”男人的声音还在。刚刚坐在幕周围的人们缓缓转过头,用一片空白没有五官的脸冲着满船,随着一道道红光,变成了一个个被天花板上垂下的细丝吊起来的小木偶。最后一个转过来的人戴着男人的粗框眼镜,用男人的声音说:“可惜现在我帮不了你了。”说罢,他的红光也闪过。

笑声越来越多,越来越响。

终于意识到一切都过于不对劲,满船转身掀开帷幕想要离开这个小空间,却发现眼前的不是大剧场,而是男人逃命的走廊。

满船惊恐地瞪大了眼睛。一生之中心脏从没有跳动得这样快。

来不及思考,她像刚刚的男人一样,拼命地跑起来。

当她迈出第一步,身后的木偶立刻开始甩着提线上蹿下跳,疯也似地跟着充斥了走廊。

 

 

2

越来越近了。笑声,摩擦弹跳的声音,木头撞击墙壁和地板。

走廊看不到尽头。

一根细丝甩过满船的面颊。

越来越近。

满船猛吸一口气,靠近墙壁,拉开一扇方正的大门,用最快的速度闯入,最大的力气摔上了门,紧紧抵住门把手。接连的怦怦声。门外的木偶们碰壁了。

满船试图调整自己急促的呼吸。八音盒清脆的音符突兀地从远处的一束光亮飘来。满船不由得挪动脚步走去。

靠近了。八音盒上一个小人独自旋转着,一遍一遍地重复舞动。直到满船靠近了,她停了下来,向满船伸出了一只邀请的手。

煞白的光束之下,她穿着黑裙子,梳着麻花辫。

冷汗爬上了满船的背。

她只想离开。

 

砸上的门里怦怦又是木头撞上的声音,门外笑声又再次响起。满船已不知道是什么在驱动她的腿奔跑,也无心回头看木偶离她还有多远了。她只有一个念头:想要离开。她跑。仍看不见尽头,只有一闭眼,打开另一扇门。

瘫软在门上,力气几乎要用尽。可又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满船错愕地看向房间内。

“小船,不用和那些小孩子一起玩。”是她的母亲。她穿着工作时的西装,弯着腰——站在椅子上小小的满船身前,掸着她衣服上的灰尘。

而十七岁的满船此时站在一旁。搞不清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这是她六七岁时住的房间。阳光从窗户照进来,祥和得像一场梦境。

“爸爸妈妈工作挣钱是为了让你好好长大,不用和那些没有教养的孩子混在一起。”

她想起来了。上小学之前,她还有一段没有跟着父母辗转各地的生活。那时他们不经常在家,家里只有父母雇来的人照顾她,在这个小房间里学习和玩耍。

那时满船第一次终于难以抑制好奇心,跑出去大房子,和同龄的小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不料那天母亲回来了。

“你已经不小了,看来我们可以带上你一起到工作的地方了。”

小满船低着头,头发挡住了脸,没有说话。一旁的满船绝望地闭了闭眼睛。原来是从这一天开始的吗?自己第一次的自由,赢来的是父母为自己铺上的,直至今日的轨道。

为什么从第一次开始,就学会沉默和妥协了?

满船发现她们无法注意到自己。她看电影一样站在旁边。

天花板突然落下细线。

小满船抬起头。

她没有五官。

 

满船的心跳都停滞了一瞬。她终于不管不顾地冲上前去,拨开那些提线,跌跪在地上,拽上小小的自己的手。

不知道小满船是否感受到了。她抬头看了看天花板。眨眼之间,稚嫩又委屈的小脸回来了。她张了张嘴。

“告诉她,你想自己去上学,不想跟着。你可以自己去考上学校,你可以参加各种活动,你可以认识不同的人……”满船恳求自己能够听见。即便这是梦,即便是梦,即便无法改变。她怔怔地望着地面。“……不要过我的生活。”

“现在学会这样说了,小船?”手里柔软的触感不见了。母亲的声音却还在。

 

 

3

满船已经对这里会发生的任何事不再感到奇怪。房间里只剩下现在的她和母亲。

她的母亲从不对她发火。因为满船很听话,总是在母亲强硬的时候顺从。

“为什么不要?妈妈做得不对吗?我什么没有给你,你有最好的老师,所有小孩子里最好的生活,甚至不需要担心考不上好学校,没有好前途……”母亲抚上满船的手臂。那里变成了木头的纹理。可满船只顾紧盯着母亲的脸。那里五官清晰。嘴唇张合。“跟我走。”

细线静悄悄向她靠近。

满船看着母亲瞳孔中自己的倒影。

 

每个她临时插班进去的学校里,都有人在背后好奇地谈论她。“就是那个从来都不笑的麻花辫女,月考之前她突然就转学过来,竟然就拿了年级第一。”“天天穿得那么正式,对谁都甩着个脸,还不是靠钱……”拿第一怎么能是父母安排的?但又确实是,因为是他们安排满船学习,早就学过了学校教的东西。

难道她可以不接受安排吗?

不知道转到过几所学校,满船终于将要离开学校了。因为自己做得太好,她赢来的仍不是做其他选择的自由,而是更长的轨道。

她忍受得已经麻木。麻木得快要变成木头。

此刻她所想,只是想过小满船差一点就碰到的,自己眼中的对的人生。

 

“于你是对的。”满船说着听到了细线的声音,“我不想要了。我要走。”

线一根根崩断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把满船推回门上,推出门外。母亲一脸说不出话的表情,随着房间里的一切模糊了。

刺耳的笑声再次响起。满船知道她又回到了走廊上。地板开始晃动,灯光开始摇曳。木偶们从远处弹跳着靠近,但是提线的,总也追不上一个奔跑的。

自己的呼吸声越来越大,仿佛被塞上了耳塞,又仿佛沉入水底,只能听到自己。满船体内像有什么东西要喷涌而出。没有别人。她可以控制自己的步伐、感受自己的心跳。

 

 

4

不知道后面的东西是否还在追她。满船跑,不停地跑。她感到这里快要塌了。走廊里已经像关灯的影厅一样昏暗。

前方有细长的一道光缝。满船的手臂直直向前伸去,手掌绷劲儿直到颤抖。那一定是出口。一定能推开。一定要——

跑出去!

自己的脚步声变重了。踏在木地板上的声音。人声的嘈杂。

跑出去,跑出去。

满船向前推。绒布的触感。光亮使她无法睁开眼睛。摇曳攒动。

她又一下子将眼睛睁到最大。这是舞台。那个堂皇的剧院。人们正在离场。她不在意。她终于来到了舞台之上,对的地方,只是晚了点。不过无妨。

身后已没有东西,只有暗红的幕布。

她要跑下去。

她在偌大的舞台边缘,向没有人给她掌声的地方谢幕,跳下了舞台。

——去到还能继续跑下去的地方。

 

第二天,满船在中途停靠的码头下了游轮。雾笛长声呜咽,不见满船身影。

 

 

改得好混乱!=_=  删删改改了好多次添加的场景,感觉有点重复又删掉了只剩下一点。还能再清晰和不那么突兀一点的,改变,但是脑细胞实在实在不够用了暂时。不知道现在是更好一点还是更坏一点了。

玉米粥

24/10/27

avatar

3人评论了“跳船_终稿”

  1. 只捋外在的剧情线索不够,还需要捋内在的、真正的主线,就是主人公的内心变化。目前,满船状态的改变缺乏节拍,不清晰。玉米粥辛苦了!下半学期的创作再战江湖。

  2. 玉米粥_jiaziqi

    自评

    头脑风暴:9/9
    第一次头脑风暴
    第二次头脑风暴
    把很多的想法整理起来,从想法变成了清晰而可以实施的样子。对于我起初创建故事中的场景和机制,并把它们和人物故事联系起来确实有很大帮助。

    同伴互助:5/5
    给别人留言的感觉非常奇妙的好,收到的留言也非常非常惊喜。当时初稿都还没有写完,几乎是被留言感动了而一鼓作气完成了。

    结果有遗憾的地方,但是第一次做不算短的原创创作的感受真得很珍贵。写作上还有太多有待我发掘的东西呢。

    1. 今年没有请大家做创作后的总结。能在这里读到作者玉米粥对头脑风暴和互助的感受真好。课程能帮你唤醒种种能量真好。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