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湿气笼罩着的冬天,湿润而寒冷,太阳很大,光线刺得人睁不开眼,:“知野,收拾收拾出发吧。”邻居清雅醇厚的声音响起,:“很快了,不着急” 知野随手从旁边的柜子抽了一件大衣,习惯性地把一顶黑色羊皮小帽压在头上,那帽子已被磨的有些掉皮,小床旁边的红木衣柜里还放着十顶一模一样的帽子,崭新的,完好的。
湿冷的天气好像无意中把这干燥的冬日增添了一丝温暖,但小镇道路旁边栽种的草木还呈现出鲜嫩的绿色,路上的人都以自己的节奏稳步向前走,着,所有人头顶都压着一顶帽子,遮住眼睛,露出嘴巴。:“所有人出门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戴帽子”这是小镇的规则 ,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人们的头总是被笼盖住的,像一层云,像一层雾,人们也不知道这样的规则是什么时候制定的,更不知道是谁制定的,但他们也不去问,似乎也不想知道,也懒得知道,只是机械地适应着这种规则,然后融入其中。知野是这座小镇一位普通的居民,16岁,就读于这座小镇边境处的一所学校,小镇与“外界”唯一的连通处是一座港口,而知野的学校在这座港口附近,上学无聊发呆时,知野就喜欢望着窗外港口来往的船只,因为她那顶羊皮小帽的缘故,她的视线总是会被遮挡一些,但她还是望着,望着,船只上的水手戴着水手帽,货船上的运货员戴着鸭舌帽,渔船上的渔夫戴着渔夫帽,似乎在知野世界里出现的每一个人都戴着帽子,似乎是一种保护,一种掩饰,知野也曾经通过教室的窗户见过一些没戴帽子的人,她当然知道这些人不属于她的小镇,她很想知道这些人从哪来,往哪去。她曾利用零碎的课间时间奔跑出去问过,而回复她的却是一些冷漠,与船上大人对小孩:“快走快走,马上来不急了”的呼唤。当然她也成功过,之前有人给了她:“恬城”的答复,她还想再问,但随着船的行驶愈发遥远,她最终也没能问成。
与其他人不同,可能因为与外地联系“紧密”的原因吧,知野对有关帽子的事总比他人多一丝兴趣,多一丝好奇。这天上体育课时,知野同一众同学围着操场跑着步,每人头上的帽子似乎都有些摇摇欲坠,像一盏没太安装好的吊灯,人们用一只手捂着帽子,另一只手摆着臂,知野也做着同样的动作,尽自己的努力向前跑,汗水浸湿帽沿,湿湿头发被黏黏的粘在额头上,脑门被皮质的帽沿划出一道红色印记,她向前跑着,不知不觉间步伐有些错乱,喉咙干的发涩,同时还带有一股血腥味,眩晕,难耐……。碰!知野摔倒了,她一手护着帽子,但帽子还是顺着身体的惯性掉了下来,轻轻地落在地上,她那头顶漏了出来,凌乱,散漫,但她只觉得一阵清风微微拂过,清爽,放松,似乎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她甚至希望这种状态多持续一会,但周围的同学已惊慌失措,手脚忙乱,像目睹犯罪现场一般 ,扑着,抓着,每个人都向前冲着,都好像在用手捕着什么,像个猎人。但都离知野远远的,最后,一个男生试探着向前,目光回避着,踌躇着,然后惊慌失措地把帽子盖在知野头上。
太阳有些晃眼,刚才在知野旁边的人也渐渐地散了,只留下知野一人,明晃晃地暴露在太阳下,还是刚才那个姿势,没有改变。太阳很大,但她却不觉得刺眼,羊皮小帽的帽檐已经有些卷边,它把知野的后脑勺硌的有些别扭,不知怎么的,知野感到有些不适,她第一次这么想让帽子从自己的头上脱离开来。草坪湿哒哒的,太阳出奇的大,很奇怪的天气,但小镇似乎一直是这样,似乎没人在乎,没人注意,知野的手上沾满了水,她摸了摸自己的帽子,湿哒哒的,是汗还是水?她自己也不知道。她试探性的从头上拽下帽子,想找回刚才那种感觉,一阵凉风从头上拂过,吹动了知野的发丝,头顶变得有些凌乱,她笑了笑,把帽子放到一旁,直直躺到草坪上,轻松,愉悦,释然。
她没有带帽子,这显然违反了小镇的规定,但无人发现,无人注意。她拍了拍身上的土,踉跄着从地上站起来,至于帽子呢,则被她随手扔在草坪上,她没有捡起来,似乎是觉得是一种累赘,一种束缚。而这种感觉似乎是从刚才才开始有的,之前从未有过。很短暂,很强烈,但随后一种血腥与粘腻的感觉在她的喉咙中交织,发丝糊在脸上,她无比想快一点,急促一点的把帽子拿下来然后赶紧离开操场,但很快就又有人把帽子扣到她的头上,她难受的有些动不了,她想让有人能来扶她一把,但是事实并未如此 奇怪,明明大家都围着她,但只是看着。
她走着,看上去有些格格不入,人们似乎也注意到了她,但没人说话,只是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她,不戴帽子会怎么样呢?貌似也不会怎样。知野走着,没有目的地,她也不知道她怎样就来到了拿出港口旁,今天港口的人好像比往常多一些,形形色色,有戴帽子的,也有不带帽子的:“嘿,马上开船了 快上来!”
一个没戴帽子的男人朝知野喊道,知野认出了他,正事给她“恬城”那个答复的男孩,他好像把知野认成了同他一条船上的人,是不是因为没戴帽子的缘故?还是因为她今天的样貌过于难看?知野也不知道,她踌躇了一小会,但随着船的启动,男孩又招呼了知野:“快点啊,开船了,快跳上来” 男孩伸出手,知野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她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只是有一种热切的盼望在她内心驱使着她,她顺势递过手,然后以一种不可抗力跳上了船。
船就这样缓缓行驶,离开了小镇,知野心里燃起了一种莫名的恐慌,害怕,期待, 她怎么就这样草率的离开小镇了呢,她瘫坐在甲板上,船上人来人往,都没有戴帽子,她坐起来,四处走动着,她碰见了那个男孩,忍不住开口问道:“我们要去哪?” “回恬城” “离这里远吗” “还好吧” “通常一天就到了,难道你忘了吗” 知野有些发愣,她怎么就这样来到恬城了,她之前在脑海里描绘过无数次恬城的样子,算不上梦寐以求,但至少是想去的。“邻居姐姐会不会担心?” “学校的课业怎么办” “回不来了怎么办 ” 她有些担心,有些矛盾,但事已至此,她也没有别的办法。
恬城到了,小城很小,甚至比知野生活的小镇还要小一点。这里的人基本都不带帽子,人们快步走在街上,行色匆匆,低着头,说什么语言的都有,但他们都长的很像,基本一个样,道路两侧基本都是高楼大厦,好像在一定程度上遮挡了太阳光,太阳很小,空气还是湿润而寒冷,没有什么树木,街道窄窄的,甚至连个垃圾桶都没有。知野想去找那个男孩,但她没有任何头绪,自下船起,那个男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被这个世界吃抹掉一切痕迹。知野就那样站在原地,呆呆的发愣,她知道自己不属于这座城,但她也不想回到自己原本生活的那个小镇,她好像哪都不属于,她有些无措,自己心心念念的恬城好像和她自己的预期不太一样,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对恬城有着如此之高的预期。她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她只是学着这里的人的样子走在大街上,她尝试快走,却不知不觉跑了起来,周围的人纷纷投来一种异样而奇怪的目光,嘴里说着知野听不太懂的语言,这些东西仿佛一根根尖刺,把知野扎穿,知野怎能感受不到呢,她当然感受得到,只是不知道为何,她还是继续跑着跑着,她跑的越来越快,她觉得仿佛这样就可以屏蔽掉那些恬城本地人说话的声音一般,她听不懂他们到底在说些什么,但她就是不想听到。渐渐的,她哭了,不过这次好像没有什么恬城人注意到她了,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流,她的脸像针扎一般难受,但她只是忍着,没有说话,脚步慢了下来,没有跑步,缓缓的走着,她走的比谁都要慢,用手擦着自己的眼泪,她好像有些发不出声音了,怎么也说不出来话,她感到喉咙一阵发涩,她想喝水,是不是因为刚刚跑得太快的原因?还是因为哭泣的原因?她分不清楚,她想找一家卖水的店铺,可四处都是高楼大厦,有些遮挡住了知野的视线,大厦好像没有入口,但人们就是能奇迹般地进入,知野也想进去,她学着恬城人的步伐快步走着,但她貌似被一到无形的玻璃挡住了一般,怎么都进不去,她蛮横地敲打着,用头撞着,她一点血都没有出,却也无济于事。
知野崩溃了,她想快点离开这座城,赶快回到自己的小镇中去,她顺着自己的记忆朝着码头方向以自己最快的速度跑了过去,周围的人还是像刚才一样,用她听不懂的语言说着什么,声音似乎比刚才大,她还是哭着,却尽自己的全力向前跑着,她的嗓子愈发干涩,喉咙想别人掐着一般疼,她现在不想管周围的人说了什么,她只是想快点回到自己的那个小镇。
知野跑到了码头,踏上了和自己来的时候长的一模一样的小船,和他一同赶来的人们还都奇怪的与来时相同的姿势呆在船上,知野找了个地方呆着,低着头,不断咽着口水,刚才的那种感觉似乎已经消失的差不多了,她感到有些困,随着船的启动,她渐渐睡着了。大概走了一天半左右吧,知野回到了那个小镇,一种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但知野好像没有感到有多快活,她没有戴帽子,守港的安保人员看了看她,也没有多说什么,便打开了通往小镇的唯一一扇门。知野麻木地走着,她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凭着感觉,她回到了熟悉的那个小屋子,带上了她那熟悉的羊皮小帽,跟邻居姐姐打了声招呼,去往了她的学校。
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一切都在正常进行着。知野又添置了两顶羊皮小帽,只不过不是黑色的了,而是一顶蓝色,一顶白色,至于她为什么要买这两个颜色的帽子,她自己也不知道,可能只是觉得好看罢了。她仍然坐在靠窗的位置,但似乎她很少再往外看过了,上课还只是发呆,但只是茫然地望着前方。奇怪,跑步时她似乎在不觉得帽子碍事了,绊倒了也是捂着帽子,急忙从地上爬起来,周围的人好像注意到了她,但依旧没有任何行动,知野没有什么异常,还是继续捂着帽子跑着,汗水浸湿帽沿,湿湿头发被黏黏的粘在额头上,脑门被皮质的帽沿划出一道红色印记……。
春天到了,知野又为自己添置了两顶新帽子,红木衣柜里那十顶羊皮小帽仿佛崭新的一样,原封不动地放着……。
“春天到了,知野又为自己添置了两顶新帽子,红木衣柜里那十顶羊皮小帽仿佛崭新的一样,原封不动地放着……。” 仿佛能看到添置小帽的知野,低着头,沉默而按部就班。
此篇为终稿
同班互评5 分 头脑风暴自评8分
叙事上不够完整,从结尾能看出来。不过,有那么一种“味儿”——作者气质带来的、讲述的氛围感,仿佛总是阴雨、湿冷、压迫感。苍白与沉默。这点珍贵👍
第二份头脑风暴里,知野的人设没打开。知道知野其人的性格、家庭背景……才能拓展故事空间里对知野的深度理解(也会帮到情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