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赎

日志打卡 灌水 赤盐子号 (sharepoint.com)

↑这是世界观部分,整体写得很大概(且越往后越大概,若发现不合理的地方随时提!)

天是焦墨色的,路灯的光冲泄到兰宇的脸上,像审讯室。尘埃在空气中纠缠,久不散,光下愈清晰起来。兰宇浅灰色西服的袖口隐约晕出一抹红,或许是扯死小白鼠时留下的。

两小时前,兰宇的实验成功了——实验组选择了有毒的食物,反之——也就是对照组,都活了下来。这或许算是——减法实验——用兰宇的话说——那种东西叫因子。兰宇是第一个发现那种理论的人——大脑皮层分泌的促因子激素释放激素会刺激心脏分泌促因子激素,最终到达皮肤,令其分泌因子激素,最终吸引因子。至于因子,则是一种可以带来好运的物质。释放出的吸收因子激素会减少另外两种激素的释放,而另外两种激素减少释放会导致该激素减少释放…循环,则可保持一个人的运气一直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不过这件事被人们所熟知至少得是千年后了,此时,至少兰宇坚信,这个秘密绝不会有第二个人知道,而他自己,很快就要成功了。

“成功…”公路回转,重重叠叠,路边小店的招牌闪烁,红绿灯与清冷空气构造出梦幻迷离的夜晚,兰宇只觉得道路宽敞,终点已若隐若现。车内暖气像是要融化他的身体,像与父母离别前的最后一个拥抱,掺杂着苦涩,被暖流撑起,翻山越岭,却无法落地。

兰宇回到家,将桌上的热牛奶一饮而尽,寒意被驱散些许,反而让心的跳动更加明显。他恍惚间到了女儿兰芷的房间——潜意识的、像是被传送过去的那样。他盯着女儿熟睡的模样,一瞬间,突然明白了自己的目的——亲属的受体应该会更接近吧。兰宇吞下口水,声音晕荡开,在他的脑内放大,顿住,像是思考,走至床前,拾起印着粉色波浪的枕头上女儿掉落的头发,装进密封袋。最后,又轻柔捋顺女儿略微凌乱的被角。

兰宇回到他与妻子孟落夕的卧室,缩进被子,罕见的做了梦——女儿变成了实验室里的小鼠,不知从哪里伸出的手,用药匙剜掉它的头,他哭了,像婴孩的第一次哭泣那样,手没了动作。无数双眼睛闪烁着,失望地盯着自己,然后越来越远。他的手晃了晃像是要挽留,才发现,那手是自己的,他接着剜掉了最后一点皮肉,皮一点点展开,将他盖住,像是回到了母亲的肚子,很奇怪的,兰宇感到安心。梦突兀地结束了,眼前是妻子孟落夕的面庞。

第二天,兰宇简单吃了早饭——牛油果贝果和燕麦拿铁,便又去了实验室,那里还有没来得及处理的小鼠尸体——兰宇前所未有的重大失误,不知是兴奋还是失了神。他带上塑胶手套,抓了满满一手,掉进了黄色塑料袋,又拿清水涮洗被血液染上的容器。有些血液已凝固在上面,洗不掉,他转身,在瓶瓶罐罐里找到稀硫酸溶液,用棉签蘸到了上面,一切痕迹便消失了。本能般做完一切,他看向白板,眼睛眨了又眨,神色却无丝毫变化,像呆住了——又是前所未有的——实验到哪步了—预实验,实验材料是——兰芷。

 

avataravataravatar

3人评论了“救赎”

  1. 山精大脑启动→红灯 绿灯 蓝灯 CPU发热 风扇启动 → 各脑电波上跃动新的想法,同时交织撞击和困惑。

    为什么兰宇要去B线绑架兰芷?
    两个时间线的母亲的意志可否有一点区别?
    我有个想法:这个秘密能否加一个设定,既血亲之间的因子活动会有特别之处。因为毕竟因子相吸是生物机制,而血亲在生物遗传上有代际传递的相似性。
    以及,如果有因子被吸引,是否会有因子被排斥?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