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你放过风筝吗?”
—————————————————
风雷震吼的夜晚,一个丫鬟将刚出生不及半个时辰的男婴弃在田野。天生目盲和陪他降世的那场大火让王府上下对他避之而恐不及。后来,男孩被下山采药的道长发现,名之“笙昀”。但不久之后,道观被毁,道长被杀,他和一个叫荻沨的打杂小道士被当做奴隶送进了王府。
七岁那年,小道士拉着他躺在草地上。
“喂,你放过风筝吗?”
“……”
“我听底下人说,风筝能飞好高好远,就连天涯海角都能越过。”
小道士歪头看着笙昀:
“唉,可怜的小瞎子。你连自己父母都不知道,还怎么出这府呀。”
“其实……我现在也……也挺好的……”
不等他说完,小道士一下从地上坐起来,拼命摇着他的肩膀,声音低到极点却含着无法遏制的怒气。
“笙昀,你敢再说一遍试试!你是乐意被打还是甘愿就这么过一辈子!你忘了道长临终前舍身护你是为了什么?你忘了他一遍遍说要快乐自由地活下去?你忘了他那一身傲骨了吗?我问你,什么是风度?什么是风骨?你难道都忘了吗?”
“……怎么会………”
小道士忍着眼泪盯了他好久,目光扫过他身上的每一道疤,终于松开了手,望向天空。
“总有一天,我会离开的。离开这个王府,去我所热爱的地方像风筝一样远航。”
风筝、风、风骨,从那以后,每当被打、被折辱、亦或夜深人静时,笙昀总会在独属于他的黑暗世界里把这些词细细品味,尽管很多时候都是以一盆冷水泼下而告终。
究竟该怎么反抗?又该去哪里找到独属于自己的风筝?谁知道呢。于是,日子就这样一年一年地流逝,直到王府出了事。
“诶诶诶!瞎子!过来过来,你摸摸这是啥。”
“……为什么是我?”
“因为你是瞎子啊!瞎子触觉好嘛。”
“……我不喜欢这个称呼。”
“呦呵!给你面子了是吗?挑三拣四,摸个东西这么费劲。”
“……”
终于,他伸手向那人捧着的瓷盘里滚烫的烙铁摸去。
然而,就在即将碰到的那一刹,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耳边响起——
“放开他!是我干的!”
再之后,一片混乱。
笙昀呆愣在原地,空空的房子只剩下他一个人。随后,他循着温度向那块滚落的烙铁弯下腰去。
荻沨要去找属于自己的风筝,于是烧了块通红的烙铁攥在手里,见到拦门的人就一概贴上去,硬生生闯开一条路,带着血肉模糊的双手逃离了王府。但他没有忘记那个躺在草地上的小瞎子,于是偷着跑回来,想在夜晚带他逃走。
但是,王府奴隶逃跑是件天大的事,为了找替罪羊让自己免责,管家找到了笙昀,借着他看不见的优势要栽赃于他,却不曾想荻沨自己跑了出来。
救他,是刹那间闪过笙昀脑中的念头。或许上天在他降生时就把王府的空间结构刻在了他脑子里。于是,他咬着牙攥住那块烙铁,闭眼跟着风的声音转过一道道回廊、小路,抢在荻沨之前赶到了他必经的竹林。
当众人押着荻沨走过时,他开始触摸风的形状、在竹杆间描摹风的样子,最后用手上滴落的鲜血染红一片竹叶,让它蓦地脱手而去。
要知道,飞花摘叶,皆可杀人。而这,只有当你沉下心去触摸风、像断线风筝一样去信任风才能做到。
众人慌乱间,小瞎子带着小道士从竹林间飞驰而过,两个流血的手紧紧贴在一起,他们就这样逃离了王府。
后来,小瞎子还是小瞎子,但他的世界不再漆黑一片。只是因为小道士的存在,那抹昏暗从此有了暖黄的基调。
都有道观了,是不是应该是封建社会、不再有奴隶制了?当作下人也可以的,不一定非要是奴隶。
沨和昀两位少年都谙熟用烙铁做护身法器的思路是吗?
沨和昀各自是什么性格的人?昀是主人公,不过他的意志在叙事里还不大清楚。他为什么会那么信服小道士的话?他的性格和小道士有什么不同?
最喜欢的是最开头笙昀和荻沨躺在草地上的对话,结尾懒得写,所以很有问题
笙昀是被遗弃的王子,碰到了小道士荻沨,他们被卖进笙昀父亲的王府当奴才,受到压榨和残害,最后荻沨逃跑成功,但为了救笙昀又被抓走。结局是笙昀天赋异禀,会祖传的法术,于是带着荻沨跑走了。王爷很惊讶,因为他知道那是自己唯一的儿子,于是三番五次让人请他回去,但屡次被拒绝。
A结尾太仓促
B王爷应该是个好人,但好像没有体现()
C结局没写出玄幻感
A多花点时间写
B多说说王爷
C同A
笙昀是什么性格?为什么要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