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 挥舞 明白的

1910年初夏,在泰晤士河畔林立的工厂中,一个二十左右的工人在连续工作十七个小时后终于做完了工,回家的路上,远方的地平线还泛着紫色,他心想今天下班是不是早了?哦,夏天来了。到家时天色已经黑的透彻了。迫于生计,他和一个五口之家以及两个工坊的学徒共住在一个两居室里,五口之家的父亲是个酒鬼,此时还不知在哪里鬼混,母亲和老大还没回来,大概是还在工厂,三个孩子中小一点的两个已经睡了。两个学徒也想刚回来,还在扯谈,一个人说这活该什么的另一个附和这。他累的不行了,倒下就睡了。

第二天东方的鱼肚白还没有翻起,工人就已经坐在流水线前了,亨利的一遍遍重复着手里的活,眼睛酸痛,眼皮止不住的往下坠,好不容易熬到午饭,工厂主管让他去跑腿,本想趁机眯一会的亨利只好一路飞奔出工厂。一出工厂门,阳光刺地他睁不开眼,走了一会他才睁开眼睛。望着泰晤士河尽头的地平线,他看的出神:伦敦的天气难得晴朗,远处林立的大楼与天空交织在一起,呈铜青色,天气是如此的澄澈,又轻盈又光滑,河水与天际交界的地平线处浑然一体又截然不同,像是工人宽广的胸脯,像是母亲柔和的脸,向夏日农场上卷成捆的干草一样干爽,向森林中噗噗涌出的泉水一般清甜,白云像无辜的绵羊般向地平线靠近、又远离,悠悠哉哉……

一艘游艇忽然从远处突破了哪平静而优雅的地平线,人们的笑声让亨利如梦初醒般想起自己的任务,急急忙忙赶去商店。

下午做工时他的脑子总是不经意地会想着那蔚蓝色的地平线,一望无际、色彩澄澈,让他联想到自由与明亮等等与他阔别许久的事物。他已经多久没有看到如此明亮的地平线了呢?两个月?不,已经有半年了吧,还是几年?他记不清了,他以前从不关注钱以外的细枝末节,少得可怜的薪水和温饱线上挣扎的生活容不下那些东西。工厂里是昏暗的,午饭时他也常常走出室内,但工厂高高的围墙将美丽的地平线关在了另一边,下班时天也早就不再亮堂了,仲夏时也顶多向昨天一样有些发紫。神游的亨利想着,忘记了劳累,心中莫名涌起了澎湃的欲望,他不明白这种感觉,也不明白为什呢会想流泪,但他知道,他想要永远拥有那个明亮的地平线。

他向四周张望,他在三楼做工,比外面的围墙应该稍微高些,但奈何一个窗户也没有,要是有个窗户,上工也可以看到地平线了。于是他开始琢磨着弄个窗子。到家后,两个石匠学徒醉倒在了桌上,不知今天是不是发了工钱。亨利见他们的工具箱就在脚下,小心的拿走了凿子和锤子。第二天他将工具藏在鞋里,偷偷带进了工厂,中午时他假装面对墙睡觉,实则悄悄的、小心的敲打着墙面。短短的十分钟休息根本不够做什么,他在发现身后的墙没有任何变化,身旁的人也没有任何察觉后,索性挥舞起凿子砸向墙面,一下又一下,直到午休结束。回家后,他发现被他偷了工具的学徒满面愁容,走路一瘸一拐,像是被打了,不过关他什么事。

一天,他终于砸通了一个小洞,他将眼睛对在洞口贪婪的看着外面,他的鼻子压在墙上有些难受,但无所谓了。这面墙面朝塞纳河,河畔美景与远处的无尽天空和地平线一收眼底。可惜,有雾霾。不过足够了,蓝天总会有的,亨利想。在灰盒子一样的工厂里,透过一个比老鼠洞还小的墙眼,窥视着外面的世界。

亨利满意极了:他的世界此时又回归了平静,心中的波澜安静了,他的世界又是他所明白的了。

avataravatar

3人评论了“地平线 挥舞 明白的”

  1. 虽然捧在手里小小一个故事,好像一片棉絮,却有着挂在棉丝上的晶莹眼泪。一只小老鼠的生活,连带他身边的石匠学徒工、平坦悠游的泰晤士河、河上成群的🐏……这仿佛19世纪末现实主义小说(专门写底层劳工的那种,比如《嘉莉妹妹》《德伯家的苔丝》,还有20世纪初劳伦斯的小说……),虽然小巧,却是可圈点的一幅人间世象画片。

    关于泰晤士河的那段景物,让讲述停下脚步,我们跟着赶生活的亨利一起心驰神往。这是困顿水喉里的小皮钱👍👍

    结尾我感觉过于完满了。亨利当下的“满意极了”,终归不能改变他的命运呀。

  2. 墨鱼游 — 祎岚

    1、把脉
    初稿写完了感觉哪里是你喜欢的?哪里是你觉得有问题的?为什么?
    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主人公被吸引以及砸墙的情结,但感觉写的很仓促,因为描写的很粗略,对人物的心理、细节没有说明

    2、抓方
    如果按你理想的样子一句话概括剧情,你想怎么说?
    亨利干了一件小事,但这件事挑战了权威,不过没人发现,他最终满意了。

    依照这个剧情,你认为目前最大缺憾在于哪里(请列出A B C)?
    A,关于权威(厂长)没有说明
    B,情结没有起伏
    C,主人公的心理没有变化

    3、取药
    请自己尝试给ABC找答案。最后,你目前解决不了的问题是什么?
    不知道怎么在短篇幅内让人物一波三折。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