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始课作业

强烈投入

其实我时常能够投入什么事情、进入心流状态,但是可以称“强烈”的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画立绘、做live2D模型的那段时间。为了腾出完整的时间画画、做模型,我在暑假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自律,在假期的前十几天写完了作业(原谅我吧,以我初中的作业量和我平时对学习的懒惰性来看,这个速度我已经尽力了);接下来的时间,我完全自发的每天画画,边画边设计的难度加上我因为喜欢执着于细节造就的超缓慢速度,让我在每天画8小时的情况下用十五天才画完立绘。不巧的是,还没来得及在做模型上投入几个新的8小时,我就要开学了。这种模型的制作需要不断调试各个角度,像是需要美术知识的图像版编程,是难免无聊、大量重复、需要耐心的工作。但是我发现放学回家以后,除了做模型,我好像没什么想做的事了。于是,又是完全投入的一个月,这场“史诗级”的工作终于完成了。

回顾这个过程,我惊奇的发现,我在这一个半月的时间几乎每天都保持着心无旁骛的投入状态。虽然这么紧迫的做模型的一个直接因素是软件的免费试用期只有45天,但是我完全没有被逼迫完成任务的感觉。真的是一段特别的经历啊。

想要记录

大概是在看书、思考其中深意时,体会到如同流星般闪过的灵感时吧。这时候我会用自己并不快的记录速度,意图揪住流星的尾巴,将其拾起。这时,我才领悟到,写批注或读后感应当是如此自然的过程:有了足够强烈的情感或足够完整的思考,想要将这可贵的瞬间记住。或者说,也许写作就应当是这样的过程。

(不知道要怎么讲的有趣,就写这一点吧)

avatar

1人评论了“起始课作业”

  1. 已经不少了。
    写批注或读后感应当是如此自然的过程:有了足够强烈的情感或足够完整的思考,想要将这可贵的瞬间记住。或者说,也许写作就应当是这样的过程。” 任何的表达,本应该如此的自然。你说得对,做立绘和写作、以及其他那些我们热爱着的事,是殊途同归啊。

    流星的尾巴——其实记录时,自己为了表达记录精准而一再反刍、咂摸,过二遍、三遍的流星才真的属于我们吧。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