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安独自坐在钢琴凳上,右手抚上洁白到透明的琴盖。
家里静得有些不像家了,母亲去国外演出,父亲刚刚被叫走替班,只有奶奶还在家里捣鼓着那些瓶瓶罐罐。
“奶奶,你又在做梅子酒吗?”他侧着身体,像坐在马鞍上一样骑在琴凳上。
“嘿咻——又被小家伙看见了。”奶奶的声音依次跨过厨房和阳台的门洞,钻进苏明安的耳朵眼里,弄得他心痒痒的。
苏明安小时候最难以抛弃的执念之一就是喝到奶奶酿的梅子酒——每次清明节过完家里总会飘满青梅和米酒混合起来的,闻起来让人晕晕乎乎但不至于倒下的香气,中间还星点着独属于蜂蜜的甜味。
但奶奶总是回答着“等你成年了就喝的到啦”云云,连那精致的透明酒罐子都藏起来不知所踪。
于是他故意拖长声音问:“还是不能尝一口吗——奶奶——”
“跟你说过啦——等成年了想喝多少喝多少——”
苏明安并不觉得垂头丧气,只是无声地偷偷笑了。
不满十岁的他还有些属于男孩子的调皮和逆反,故意不听大人的话。就如现在——母亲说面对钢琴时要尊重,除了右脚踩踏板端正坐好别无其他。
……好不容易她不在家。
这就是母亲和奶奶的区别,他只会在奶奶身边悄悄放肆一下。
揉了揉青紫渐渐褪去的十指,他毫无察觉地回复了面无表情的模样,心思重新被洒满月光的洁白钢琴勾走。
他想起了之前弹过的《月光》,那首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神秘而轻盈,温柔而悠扬——是母亲数次砸下琴盖想让他弹出,却弹不出的感觉。
“叮咚——”门铃恰到好处地打断了他继续往下想。没有麻烦奶奶,苏明安轻巧地从琴凳上跳下来,走向客厅看向猫眼。
“明安,是我。”是玥玥,邻居的同龄女孩。
随着红木大门角度的变化,女孩身上大片的淤青和血迹一点一点地出现,衬得那对漆黑的眼睛比月亮还透亮。
“你爸回来了?”他半侧身让玥玥进屋,顺手给了她一双备用拖鞋。
“嗯,他现在在砸东西,我逃出来了。”
“……快进来吧。”原生家庭的不幸让玥玥总是特别理性,就连上熟悉的人家里——也算是朋友吧,都会待在原地等待他的许可。
苏明安没有再问,这种痛苦他也经历过无数次。
玥玥默契地让沉默在两人之间往返穿行,轻轻地把穿着破洞袜子的脚伸进拖鞋里,才开始转移话题:“我是不是打扰你练琴了?我听见琴凳动的声音了。”
——明明已经很小心地跳下琴凳了啊?
苏明安越发地觉得玥玥像一只小黑猫了,敏感又细心。
“也没有,你想听我弹吗?”他问,也许这样会让玥玥好受一点。
“好啊,如果你愿意弹的话。”玥玥笑了,她依然尊重着苏明安的想法。
“那你想听什么?”他又一次这么问。
“我不知道那些曲子的名字。”玥玥眨眨眼睛,再一次这样回答,谁都没有埋怨谁。
“那就德彪西的《月光》吧。”
神秘而轻盈,温柔而悠扬的《月光》。
他这一次没有歪着坐,挺直身板,双手触键,右脚轻轻放在延音踏板之上。
这首曲子苏明安还弹的不算好,除了弹过无数遍又被打断的开头,自曲子的第五行开始密集出现的重音和弦让他难以控制轻重与缓急,半音也弹得有些七零八落。
但他依然在弹着。
弹到那段动人的琶音时,他忍不住想起来父亲的话:“明安啊,这段弹的好啊!这怎么,手指飞快的就划过来了呢?还真挺像月亮。哈哈哈,爸爸不懂这些,你别笑爸爸。”
“嗯,你比妈妈好多了。”他在心里笑着,悄悄回答,手指不停。
第二段——为了方便,苏明安总是这样偷偷叫,节奏骤然加快,但触键轻巧而连绵,想在这样的曲谱上弹出月光可真的不容易。
有些听众形容这种感觉是月亮的倒影被水波搅散,波与波之间有缝隙却连绵成片。
但他却总是想起小区门口那只大爷养的,不怕人的小猫。
“出去上学啊,明安?”
“嗯,早,陈爷爷。”
小猫咪轻轻叫着,跟在他的自行车后面跑了很久。
第二段仍在进行着。
“明安啊,你谈的这首曲子,让爸爸想起来年轻的时候听过的那个什么什么进行曲……哎呦可带劲了……”
……弹好真的很不容易啊。
一想起父亲,苏明安总是不由自主地发笑。父亲是一名特警,经常值夜班,出任务,奔波于救人一线。
“爸爸,你不累吗?”他曾经这么问过。
“不累啊。”父亲回答,“明安,你要热爱这个世界。”
带着他不曾察觉到的笑意,苏明安以又一串琶音结束了这首长达五分多钟的曲子,青梅依然飘香。
期间玥玥一直静静地托着腮,没有打断他。
“明安,在你的琴声里,我听见了火。”
“火?”
“炽热的,明亮的,充满热爱的,火。”
苏明安没有因为《月光》之名而否认玥玥的话,他一直很尊重玥玥的看法。
……火。
为什么是火呢?
不过既然她听见了火,那也许我心里就有火吧。
……
第九世界,二十六周目。
苏明安数不清这是玥玥的第几次死亡了,也数不清这是自己的第几次死亡了。
他停驻于被自己的血肉尸骨染红的时间长河之中,竭尽全力燃烧着,散发出的光芒远行万里,灿烂到如同盖住月光的海上灯塔。
而拉住塔身不让它倒下的——
“明安……你要……活下去。”轮椅上皮肤都开始焦黑脱落的少女艰难地开口,双眼不拘束于血污,在黑暗中如同星火。
“明安,我不后悔救人。……你要热爱这个世界。”病床上的男人身上插满了各种各样的管子,如同一只重伤而濒死的刺猬,但他的微笑温柔而灿然。
“苏明安,你是个好人。”
“苏明安,我们要快乐地玩游戏!”
“苏明安……”
“明安,今天出门这么早啊?”
“明安安……”
“明安……”
——是锚啊。
只有他能做到这一切。
他们是苏明安不得不保护的人类,是苏明安热爱的人类,是苏明安想保护的人类。
他们是点燃火焰的柴,是让火得以传续的氧气。
……
“所以,第一玩家。
“千千万万次,你都会选择这无法回头的道路,救人世于水火,对吗?”
“对。”
只是草稿,写得比较粗糙,还要改改。
第九世界,二十六周目好有感觉,啧啧称赞🌹
很好奇作者心中的构想是怎样的。期待全篇。
1、如果ta有机会为自己写回忆录,你觉得ta会看重自己一生中的哪方面经历?具体到,ta会致力于讲述什么时刻?
19年的人生经历实在太短了,而且原著中描述进入世界游戏之前的内容很少,苏明安曾经觉得进入游戏之前的人生好像是属于另一个人的。
我印象很深刻的描述他的一个词条是“最自私的无私者”,如果他有机会写回忆录,他应该会格外看中那些给予他力量与震撼的人类。比如父亲,比如玥玥,比如同伴,比如各个独立世界的人们。
举一些例子,第六世界,愿自己被困于痛苦的幻想女友冬雪能够“生而自由的行走,爱而丰沛的阖目”的同性恋+跨性别者阳夏;第八世界用上百万次失败构筑100次成功,最后以人身成神拯救穹地的茜伯尔;第九世界“纵我陨落,亿万皆我”的对抗高维,保存火种的璀璨人类群像等等。
这些人的存在让他能够担起这份责任,是他努力的意义。
3、家庭;家庭中(无论小时候的家庭还是成年后自建的家庭,都可以),ta最在乎谁?他们如何相处?谁最在乎ta?为什么?ta最甜蜜的记忆是哪一次?最不好的记忆是哪一次?那一次,发生了什么事?
他最在乎父亲。父亲经常值班,但每到回家就会陪他练琴,做他喜欢的事,相信他,支持他,告诉他要热爱世界。目前作者写到的部分还看不太出来,关于他的童年只提到了父母,奶奶和玥玥,这些人都很在意他,只不过母亲是在意他的“才华”,其他人是“他”。甜蜜应该是父母带他去游乐园的那次,那时候母亲的精神状态还比较良好。最不好的大概是父亲的死亡。
5、外界:对ta自己来说,是受了哪些外界影响,ta才成为今天这个样子?对你(创造ta的人)来说呢?
他自己:是父亲的陪伴,同伴的支持与信任。由于“完美通关”的难度,他总是习惯性紧绷着思维,从高处俯视问题试图挖掘本质,就连放松也很艰难。
我:大致是一样的吧……但苏明安总是时刻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他19岁为什么会有这样高的思想觉悟?这样的觉悟不是父亲带给他的吧,因为每一个世界都会遇见那样牺牲于大爱的人吗?
6、想象……文中曝光的ta这个事件,有或者没有,对ta来说都一个样吗?(会有本质性影响吗?会有些微影响吗?会有看似无但实则有的影响吗?)那影响是怎样的?
单独的事件本身可能没有什么大影响,但他的童年充满了这样的事件,为他后来做出的许多选择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吧,是他人格形成的一个原因。因为小时候直观地感受到了人性的善,所以才能够为了泥沼中一丁点的善意有勇气死去一次又一次。
1、你心目中想要展示的人物核心特质是什么?
有捕捉善意的能力,感性又理智,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
初稿跟上述目标的差距在哪儿?(哪里是你想要、但感觉没写出来的)
“感性” 没太写出来吧,他长大后太内敛了,但小时候应该是会表露出一些情感的。“平等待人”只写到了玥玥一个,我想想怎样才能把苏明安这样一个“拎得清”又永怀尊重的形象从不同方面表现出来。
2、你觉得自己选取的情境/事件是(展示人物核心特质的)最佳选择吗?
想了很久还是决定写苏明安小时候感受到的“善”,以及玥玥。在原著中的评论区里总有读者认为苏明安的所谓“大爱”没有动机和源头,我觉得写下这样的情节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这个人物。至于玥玥,同样的书评区有人认为作者应该让玥玥作为女主多和苏明安互动,我平时看书不太喜欢看有爱情线的,差点被劝退,但看了正文之后觉得玥玥的角色被塑造出来是为了展现女性的力量,她有自己的人格,她的世界不是为了苏明安转动的;我认为她也可以是全方位展现苏明安性格的不可或缺的存在(比如对玥玥的是类似于“战友情”的存在)。写她也是为了帮助自己认清这一点。
3、具体说,你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童年的片段与长大后的腥风血雨太割裂了,平淡的亲情友情又与原著核心“牺牲”与“大爱”太割裂了。明明刚才还在写普通的日常,怎么一下子就跳到救人世于水火了?抬得有点过高了。这是需要一个过渡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