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厨房
记忆里的厨房不大,甚至觉得很小,那时候觉得小,现在看来估计就更小了。
厨房的格局是四四方方的,很规整。
厨房的门是木头制成的,大概是时间久了,每次从外面拉开都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但也不是锯木头,带着些那种像魔法门打开的神秘感,门上有块儿玻璃,有时只能看到红黑格子相间的围裙,但如果运气好的话,我是有机会看到变魔法的全过程的。
厨房的窗户是那种手拉的老式窗户,边框被染成了白色,当然是透过时间给它留下的灰尘才看出来的。窗户玻璃不算干净,甚至有油烟留下的污垢,但是还是可以透过窗户看到对面马路上的车流。每到假期的时候,我总是窝在这里寻找妈妈的车牌号,任何一辆红车都不会逃出我的法眼。看到期待已久的车牌号后,我就蹦蹦跳跳欢欢喜喜的告诉姥姥盛饭,然后拿上碗筷放到餐桌上后到门口迎接妈妈。
厨房的瓷砖也是白色的,缝隙不算大,但是没有做美缝,远看看不出来,但近看有点嫌弃。
厨房的东西很多,很杂,最为显眼的是放在柜底的两箱烘培用品,翻着玩过一次,各种量程的量勺,叠在一起的纸质蛋糕杯……东西挺全,只可惜只被我妈翻出来玩过一次。她第一次懊悔地说蛋白打发不到位,下次一定多打会儿,但第二次刚摁开电源没一会儿就放弃了,自此,两箱东西就永远被封印在了柜子的底部。
小的时候对做饭有一种特别的迷恋,就喜欢在厨房里看着,实在没办法,所以案板上总有我的身影。
厨房的桶是红色的,有次买了一条鱼,为什么没吃不记得了,也不知道哪里来的想法就把它养在了桶里,补水的时候不知道不能往鱼身上浇,结果没过多久就翻了肚皮。
家里是北方人,常做面食,每次揉面的时候都把面粉溅的到处都是,所以厨房里感觉总有没有擦干净的面粉。
啊我姥姥家的厨房和你笔下的厨房好像,老式窗户、吱呀呀的木门、永远被油烟糊住的抽油烟机……描写的好好,虽然没有一丝不苟地去将厨房的样貌全部记录,但我仍能从中抽象出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昏暗的小空间,也可能是因为我也有这样一个关于厨房的记忆吧
“记忆里的厨房不大,甚至觉得很小,那时候觉得小,现在看来估计就更小了。”提醒读者一位“现在时”讲述的大号“我”的存在。后面的两个半句带了判断。建议中间逗号改句号。
“记忆里的厨房不大,甚至觉得很小。那时候觉得小,现在看来估计就更小了。”——感觉会不会不太一样?
拉开老式门的声音搭配红黑格子围裙+“欢欢喜喜”,为这个厨房勾勒出憨憨实实的家的味道。可惜后面没有跟进。
文中的那些细小的点都有意思。鱼呀、面粉呀。可惜有些散,缺乏有意无意把它们往一块儿拢的意识。
“对做饭有种特别的迷恋”。既然说到“特别”,就总要多说两句才好。可惜又没有。读者有、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