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千纸鹤

调查问卷:

床:柔软的床垫、铺着一床有很久使用痕迹但洗的干干净净的小碎花被单,上面有淡淡的洗衣液香味

每天睡前最后一件事:写日记。她上了年纪,觉得自己总是忘记事情,拿出自己年轻时工作单位发的牛皮纸本子写日记。

中学毕业于:家乡的一所重点中学。她学习很好,嗓门大所以做了广播员。

喜欢的书:她喜欢读地理历史类的书籍和那些有关的纪录片。

怎么跟妈妈说话:妈妈已经去世快一年了。或许是思念积蓄了太多,她渴望在梦里梦到妈妈。

最好的朋友:初中同学。她们喜欢在家乡的山山水水间游玩,喜欢品小溪间掬起的一捧清茶。

包:女儿亲手缝制的手提包,提手的木柄已经掉了一块漆。

失眠时会:习以为常地吃一粒安眠药。

她最害怕什么:她最害怕的是家人的离开。

我见到她的时候她正要去哪里:她坐在长椅上享受即将消逝的夕阳。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她依靠80%逻辑思考和19%的本能和1%情绪。

最难忘的事情:和外孙女一起在家乡的一条小溪旁,踩进小时候和伙伴一起嬉戏的水里,听蝉鸣声,让外孙女录下来,看纷飞的蝴蝶,看树荫间落下的细碎的阳光。

周日下午她通常会躺在家里的竹摇椅上念佛经。

身体特征:个子168,她戏称比孙女矮了一个头。有软软的肚腩和一张圆得慈祥的脸,眉角有一枚痣。

身体语言的特征:她很喜欢笑:微笑、大笑……声音哑哑的但听得出来很开心。

喜欢的食物:她没有讨厌的食物,喜欢的水果是榴莲和椰子,喜欢吃家常菜和各种好吃的,只是因为得了糖尿病要控制饮食,但还是会从外孙女那偷偷吃一小口甜食。

她的名字:名字里有一个桂字。

头脑风暴:

1、请给出ta性格的一个核心特质(这将会是你这次作品的主题,是不是呢?)

她性格的一个核心特质是:随和且自由。

2、请围绕这个核心特质,构建情节(这次创作的主体内容)

她离开家去看从未看过的海。

故事正文:

秋天到了,秋天了。

院子里的清洁工人们用力地摇晃着银杏树干,身着白色绒毛的橘色果实从树上掉落,树枝像外孙女小时候坐的旋转秋千一样旋转晃动着。

她只是坐在棕红色的长椅上,拿着卷边的经书默默读着。

她并不习惯北京的秋冬季,干燥得令人头疼。本就骨质疏松的她一到季节寒冷的时候便会关节痛。可女儿说家乡的老房子里没有暖气,冬天更是冷人。所以一到老家开始下起连绵不断的秋雨时,她便和老伴儿拉着轮子掉了一个的小皮箱,拎着装有外孙女最喜欢吃的土特产,坐那一夜都丁零当啷的卧铺。

就这样,她在北京与家乡之间穿梭,十多个年头。

她记得,初次来北京时推着外孙女的婴儿车在午后的院子里踱步。暖乎乎的阳光笼着那张红扑扑的小脸,照得棉质小毯子也微微温热。

十几年间,更多的皱纹爬上了她的面庞。可她并不在乎,因为本来脸上就很多条。

她说这些皱纹中,有一半是老伴儿气皱的。

老伴儿有心脏病,她总是和他形影不离,像是把他装进口袋里,到哪都带着。他脾气不好,总是和她拌嘴,她却总是不爱还嘴,虚张声势地训老小孩几句。她担心这隔几天就发生的争吵会影响到外孙女的学习,便悄悄地提早回老家的日程。

大抵是2023年初,她感到自己记性越来越差,从陈旧的书柜中翻出年轻时工作单位发的牛皮纸笔记本。她想起种植菌种的那些日子,和同事一起培育那些蘑菇,做工作报告和记录,可能是那时候没有写完的本子。

她开始写日记,写下她的所有情感和故事。不像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写日记的时候也无法真实的记录自己,总会潜意识里美化美化,以至于在遥远的未来某一天翻开而不会感到愚蠢至极。

她写着和老伴儿大战三百回合的具体内容,写着外孙女从北京发来的一张热腾腾的面,写着今天遇到了哪位老友,送了她一筐自己家养的鸡下的土鸡蛋,写着女儿一家暑假回来看她和老伴儿,每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都是不同色彩的千纸鹤,她们飘在她记忆的河流里,飘啊,飘啊。

她有时会翻到本子上记满同事们电话号码的那几页,伸手摸摸那些许久未见的名字。

上学时,遇到国家变革的时期,失去了考大学的机会。她上山下乡,去农村插队,喂过鸡鸭鹅,种过各种作物,挑担子,打水,她都做过。在不知道过了几年之后,才获得机会,去家乡的林业局研究菌种。77年恢复高考时,她已经成家。

她的70年中,有五分之四都待在那个小小的县城里。县城两面环山,处于中原的区域,她是个从小都没见过海的孩子。过去她总喜欢给外孙女唱“晚风轻拂彭湖湾白浪逐沙滩,没有椰林缀斜阳只是一片海蓝蓝”,可她没有见过那片海蓝蓝,她最想去看看大海的样子。

在家中当老二的她,在姐姐去世后,决定自己一个人去海南,看看那片椰林,究竟是什么样。

她收拾好简单的行李,带上几件夏天的短袖t恤衫,带上一顶遮阳帽,一部刚刚学会怎么用的手机,和她的日记本。

她让女儿为她买了去海南的票,女儿买了飞机票。她这才发觉,自己从未坐过飞机。

她踏上这趟令她好奇的旅途。

在飞机上,她看到晴朗的天空上飘着的云朵,像抽丝的细腻布匹一样在蓝色的天空中摆着伸展的姿态。

来到海边,她脱掉肉色的短丝袜和黑色的皮鞋,光着脚走进沙子,任凭白沙裹住她的双脚。她捧着新鲜杀开的椰子,青绿色的外壳嫩的出奇,她掐上一个指甲印都会迸溅出几滴汁水。吸着椰汁,她感到和在北京女儿给她买的白壳椰子好像没什么不一样,只是更甜了些。

运气特别好,她赶上无比晴朗的日子,卖椰子的老板说,昨天还下着雨。

海风迎面扑来,她不由自主地闭上眼睛。原来咸腥的海水味并不怎么好闻呀,她想。她走到一棵树下,巨大的叶片举在半空中,相隔抬头望不尽的距离,别提什么遮阳了。她戴着从家里带的遮阳帽,请路过的行人为她和大海拍下一张合照。

路人把手机还给她,笑着问她,阿姨年纪大了,还能自己出来玩,真好呀。

她也笑了笑。

她面朝着海滩,看海浪一次又一次拍向沙滩,孩童们围着绚丽的游泳圈冲进海水,踩着双脚飘在海面。远处冲浪的人们穿着紧绷的冲浪服,在海天交接的位置飞起来;帆船也扬起帆。

她终于看到了大海。

她把照片传给外孙女的微信。

“好美的海啊。”

她又叠起一只千纸鹤。

作者阐述:

本来是打算写同人文的,可突然改变了主意,所以推翻之前重新来。

写的时候并不流畅,其实故事在脑子里重演了好几遍,但还是觉得写出来比连起流水账的线还要长,没有什么关联。

其实我想写一个看到椰林和蓝海的老年少女,就像是千纸鹤从指尖飞了起来,飞进天地之间。

可就是没写出这种感觉……

avatar

3人评论了“蓝色的千纸鹤”

  1. 感觉还是很有哒❤

    “二姐过世后”……她决定去看海,似乎出于某个命运的小契机。而这里叙事时没抓住,轻飘飘就带过了。

    在海边,她最真切的领悟是什么?有什么事件吗?这里似乎也没抓住。一手软碎金沙。

    可是我还是爱着清松对桂的理解和默默支持。关于初来北京的午后、关于桂的菌类工种(好像精灵的职业!)、关于桂对于丈夫和家庭无声的奉献以及自己的忍耐。从调查问卷开始,一路就是舒坦的阅读。好像不热烈的阳光,暖暖斜照身上。

    以及,千纸鹤(我脑海中是普通四方形手工纸的天蓝色)似乎没机会出镜?

  2. 进深版答卷(回答版)
    1.如果ta有机会为自己写回忆录,你觉得ta会看重自己一生中的哪方面经历?具体到,ta会致力于讲述什么时刻? 
    我认为,她会致力于讲述她还是孩子的时候,和兄弟姐妹一起生活、长大的时候;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她在时间的流逝中变得温婉成熟(原先也很温婉)……其实,我认为她会看中她全部的人生。她是一个很乐观、积极的人,至少给我这样的感觉。她好像将自己的经历和故事用钢笔记录在一张大大的草稿纸上,从不打算擦掉那些不好看的字迹,她应该会珍视地注视那张人生的纸。有的疲惫的人,甚至会被生活所活着,可桂在我看来,她是会握着自己的生活坚定地活下去的人。事实上,她的人生已经足够坎坷,几十年来的病痛,错失的机会,可她明确地知道自己是富有着的拥有着什么:她拥有足够的细腻柔软和豁达,她拥有着复杂交织但稳定运行的情感关系。她看重她一生中的她自己本身,以及与她有关联、她在乎的那些人与事。
    如果有机会为自己写一本回忆录,那大概她会一直续纸吧,会不辞辛劳地一笔一划地写下她不普通的故事们。
    4、性格:如果有机会回看,ta认为自己性格的优点是什么?(ta会想起哪些事情“作为例证”?)ta会痛恨自己的哪些特点?(ta会想起哪些事情“作为例证”?) 
    如果有机会回看,她应该会认为自己性格的优点是积极、乐观。这是能从桂的脸上洋溢出来的品质,所以她清晰地知道自己浸在这样温暖的力量中,也不惧任何坎坷的到来。她一共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两个弟弟,在家里排老二,只有她和妹妹失去了考大学的机会,因为那时候国家正处于变革的时期。可她从不向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女抱怨过这些擦肩而过的过往,也从不避讳提起,她说那时在牛棚里干活也会唱起劳动的歌。我想她已经放下了遗憾,将其卷起塞进行囊,并非歌颂苦难与不平,而是挺过这段经历的自己是无比可贵的。
    她会痛恨自己的哪些特点……其实我觉得她不会痛恨自己的哪些特点。尽管有些外人对于她的部分有着不太好的看法,但我认为,她始终深深地享受着人生,爱着自己。如果硬要说的话,或许是有时的隐忍吧,面对老伴儿的拌嘴,她总是选择不争吵,所以有时会独自承受着气话划开的伤口恢复的痛苦的自愈期。
    5、外界:对ta自己来说,是受了哪些外界影响,ta才成为今天这个样子?对你(创造ta的人)来说呢? 
    对她自己来说,有很多外界的事情,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影响着她。
    前面已经提到过,她和妹妹没有赶上一个好时期,没有机会参加高考,可姐姐赶上了,并且走了音乐类的专业和方向,我想她有时心里肯定会羡慕姐姐在唱歌时的优雅从容,以及掌握一门高尚的艺术所培养的文化底蕴。可正是在这种衬托之下,在牛棚里干苦累活也会唱歌的她,其实也掌握了一门高尚的艺术——她也懂得音乐的真谛是让生活变得更加喜悦。
    她的职业也有所影响。她做着培养菌种的工作,与农业有所联系,她深爱着养育了她的那片土地。山精的评论给了我对她更多的思考——我从未想过,培养菌种这门职业其实有点像小精灵。的确是,她将自己的心掰碎,撒进她热爱的土壤里,每一朵蘑菇都是绽放在她心上的花。
    文中我写到她一个人坐飞机的事情,这看起来是个蛮健康的人才会坐的事情,可桂拥有着羸弱的身体。她生育女儿的时候,因为大出血摘除了子宫,在中年时期又患上了被迫相伴一生的糖尿病和心脏病,而且骨质疏松,关节也不太好。
    她内心是很渴望看到海的,但即使在有经济条件能去看的时候也没有去看。是因为姐姐因得癌症迅速地去世和母亲在新冠过后的去世从心底带来了打击,她从来是个不服老的人,可她的的确确地意识到自己老了,她不愿麻烦孩子们,即便将重心放在家庭上是她因为爱家人做出的选择,但她认为这并不影响她真正地正视自己内心的愿望。
    想象……文中曝光的ta这个事件,有或者没有,对ta来说都一个样吗?(会有本质性影响吗?会有些微影响吗?会有看似无但实则有的影响吗?)那影响是怎样的? 
    不会有什么影响,微影响是她变得更加勇敢,更加坚定自己在爱家人的基础上更深程度的爱自己。
    进深版作者阐述
    1、你心目中想要展示的人物核心特质是什么? 
    勇敢、充满爱、自由、有亲和力
    初稿跟上述目标的差距在哪儿?(哪里是你想要、但感觉没写出来的) 
    我觉得在她真正看到海的时候写的差点意思:我想要写出她看到大海的释然与欣喜,被海风裹挟着爱世界。
    2、你觉得自己选取的情境/事件是(展示人物核心特质的)最佳选择吗? 
    是,但只是写了个骨架
    具体说,你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无法很流畅地修改,总是很纠结,无法让思绪顺畅的像没折叠的肽链,现在就像扭曲的蛋白质

    1. “我觉得在她真正看到海的时候写的差点意思:我想要写出她看到大海的释然与欣喜,被海风裹挟着爱世界。”同感
      BTW 扭曲的蛋白质无罪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