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个瞬间
(1)在田里劳作
我的奶奶是农民,ta非常勤劳,总是天不亮就上山劳作
(2)紧抓着我的手
每次我回老家ta总是一遇到我就紧紧抓住我的手,仿佛希望将我永远抓紧
(3)吃剩饭
ta十分节俭,甚至于吃剩饭
2、随身物品
一件穿破的外套
这件外套并不美观而且很旧,但ta始终随身带着或穿着这件外套
3、习惯
唠叨
ta总是坐在沙发上给我讲ta之前的故事
4、心愿
ta的子孙平安
5、反差
(1)对家里人非常好但对外人有些严肃
(2)有时会丢三落四但是有时会很细致
6、照片
没有捕捉到照片
ta有些迷信,一直不愿意拍照
弯腰劳作的身影出现在清楚和傍晚的山岗,
皲裂的双手和黝黑的皮肤都是爱的写照,
只为ta的子孙永远平安。
作者阐释:ta十分爱ta的家人,甚至于有些溺爱,ta皲裂的双手和因毒辣的阳光而受伤的皮肤都是ta为自己子孙的付出,ta用ta并不伟岸的身躯为我们筑起了以个遮风避雨的屋棚
看完文章,仿佛看见奶奶伟岸的身影,即使没有照片,也能幻想出奶奶的沧桑和慈祥。不过最有趣的我觉得还是奶奶不爱拍照的情节,立马能想到一个对着镜头慌忙摆手,左右躲闪的老太太的形象。 ᶘ ᵒᴥᵒᶅ
啊为啥写奶奶要用ta…… 这也是一种忌讳吗(歪头)
我想看到奶奶的外套。什么颜色?什么图案?哪里磨破了?感觉诗或许可以从你最熟悉的地方下笔,不要一写诗就把自己有的素材都扔了,然后说些看上去像话的话。隔阂。
其实我们看到一些细节,会自动感受和揣摩这是一位什么样的人。不需要作者把她的功德直接摆出来。所以,作者不是夸人或者骂人的人,也许就是勾勒自己印象最深的那个形象,一遍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