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句话
一:全身瘫坐在眼前的亮光中,眼睛直视光源,手无意义地挪动着鼠标,让指针在眼前的矩形里漫无目的地游走
二:万籁俱寂,只有来自遥远地方的嘈杂声,空气中没有任何味道,眼睛慢慢感觉到亮光带来的刺痛感
三:盯着眼前被软件一分为二的电脑屏幕,一半软件是生活学习有关的,一半是放松游戏有关的,顺着指针依次浏览屏幕的每处角落,即使我已经看过无数遍了
四:没有任何的情绪波动,意识穿越于每个软件之间,想象着点开它之后会发生什么,仔细回想着它的画面和声音,脑子里细数着距离上次打开它已经过去了多久,整个空间里只有他和他眼前放着亮光的矩形,矩形仿佛是穿越到异世界的门,里面传来让人好奇不已的光亮,慢慢充斥到整个空间
五:几乎是日复一日,在节假日的频率或许会更高,这会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吗?如此的频繁却又如此的微不足道,如此的短暂
六:这些肆意游走的意识都在开门声中汇聚到我的身上,“吃饭了!”,直到有一天,没有了往日的开门声,而是窗外传来的阳光,照在屏幕上,强烈的光线让我难以看清屏幕上的内容,让这时刻戛然而止
四维空间
在说话声中打断
于阳光中戛然而止
不可或缺的时光
微不足道的想象
瘫坐于光中
日复一日
万籁俱寂
嘈杂
从远处传来
眼睛
被阵阵刺痛
让软件一分为二的电脑屏幕
一半是
劳累
另一半是
放松
意识
肆意游走在软件中
想象着
它的种种过往
异世界的门
向他打开
神秘的光线
充斥着整个空间
或许这不是发呆
或许这才是生活
作者阐述:我平常回到家都会先对着我的电脑发一会呆,同时等着妈妈做饭。我的电脑桌面为了整齐,整个屏幕基本上一分为二,左侧用来放一些学习和生活有关的软件或者是文档,右侧则全部是游戏,每次对着这样的屏幕发呆都会有种想要点开游戏的冲动,但最后都没有付诸行动,并不是家长不允许,好像更多的是因为不知道该玩啥。在构思的时候我是以第三人称视角看自己的,我的房间比较暗,整个房间的光亮几乎都集中在电脑屏幕上,给人一种通向未知的门正在打开的感觉。整篇诗的顺序其实经过了对调,并不是按照前面六句话的顺序来写的,我把整个过程的结尾放在了开头,希望能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题目是四维空间,主要是因为我在发呆的时候,意识可能会开始思考某样东西的过去和未来,有一种在三维空间上重叠了时间的感觉,于是乎就用“四维空间”来作整首诗的标题,也比较符合我所处的状态。
我很喜欢短句。我觉得它们能被赋予更多晦暗不明的东西。很喜欢对意识的描述“肆意游走”。意识比人更加自由。第一次读的时候并没有发现开头是结尾,而是直接顺着读下来理解的。似乎也能说的通吧。我想人生的大部分时间留给睡觉,第二多的时间就留给放空吧。想象是在清醒意识下做梦。
“意识比人更加自由”
诗歌的节奏有些拖沓,不过从记录到诗,能看到行空在思考。首先题目的确抓人了 👏 其次好像从讲述的中间直接切入做开头,的确“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因为它明显已经在某个事件中,这个“在……中”给人一种动感。
不过,说到节奏,我觉得一开始你可以尝试写得更短。在有限空间里,让想要表达的主题更突出。如果很多短句,缺乏变化,虽然跳跃,也会给我拖沓的感觉。
最后,我不太明白你为什么不尝试直接写出自己当时的思绪。“意识可能会开始思考某样东西的过去和未来“这样的说法偏概括,我还是有些触摸不到那个你的思维(意识)里的状态。这会让主题有一、空,有一、“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