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节选自《时间之外的往事》
自从6430年夏天的那场决定性谈判以来,人类历史迈进了新的一页——重返地球时代。人类将在7000年以前,将全部人口输送回到地球。届时,地球将再度人满为患,不过这并不在殖民派官员,乃至于任何民众之上的人的考虑范围之内。他们已经有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即将带到地球上作为主要能源,实现非可再生能源零损失。这也是殖民派的底气所在。
地球的深处,在古登堡不连续面之下,流淌着丰富的高温铁镍,正是这种铁镍流不断在地心深处周期运动,带来了地球磁场,也带来了巨大能量。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就可以对其有效的发电。这一技术最大的困难在于制造耐高温的输电线路和切割磁感线装置。这对于之前的地球人来讲或许十分困难,然而本千禧年的头号发现——新固态——让这一切都成了可能。新固态是一种高密度材料,具有耐高温耐高压导热性差还有绝缘等诸多优良特性。科学家利用超固态材料成功研制出了全套的地磁能发生器,并在临日测试中取得成功。与地球不同,火星的地热能匮乏,磁场几乎消失,这一方法没有前景。反观地球的地磁场,强度足够,且环境适宜,因此地磁能发生器将在地球上大放光彩,成为发电主力。
人们就这样怀着憧憬来到了阔别4000年的地球。先来的一波是安装发生器的工人,他们来到北磁极,开始向下“挖洞”。地磁能发生器要抵达2800公里深处,因此使用沉管工艺,先发射大量地下探测飞船,抵达相应位置后定点,随后投放两圈圆柱形的新固态沉管。新固态沉管借助自身重力不断下沉,知道相应深度的飞船将其固定,组装。考虑到新固态沉管需要承受强大的剪切力,内外共布置双层进行加固。发生器也沉到最底部并固定后,管道内部的地壳和地幔物质开始被挖掘并利用。最后要做的就是铺设电路和散热管道的了——尽管新固态导热性差,管道及发生器内部的温度也高达500摄氏度,只有周围温度不高于50摄氏度发生器才能正常工作。
完成后的发生器不断运动着,不断切割磁感线,源源不断地强劲电流从北极输向各地。气态水不断从洞口冒出,形成一个超级大烟囱。每天都会有络绎不绝的“回归客”来拜访这能量之源。
从发电量上看,这一能源的确是极为成功的。人类彻底告别了化石燃料时代,向着行星级别的能源迈出了坚实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