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上高中的这一段时间以来关于“自我”这个话题我还是颇有些感触的,然而这并非源于某些正向的发掘,而是在一些自我折磨中建立的。
我总有种习惯,那就是去“追求”某种无谓的(或许吧)痛苦。
小时候我一直不敢一个人睡觉,甚至直到现在这种恐惧还没有完全消失,这或许听起来让人觉得有些可笑或是不能理解,但对我而言这确实是一个困难的事情。我总会在睡前陷入某个情境。其中,总会有某些不明生物浮现在我眼前,我无法准确描述它们的样貌,因为那仿佛只是一种感受。而往往在不同时期它们会有不同的形态,但都无疑能唤起我内心深处的恐惧。或许这和我白天那些自找的焦虑情绪有关吧。
还曾经有一度,大约是在初一初二,那时我因为一些胡思乱想总陷入一种认为生活没有意义的悲观情绪中。
到了后来我变得实际了一些,开始纠结自己要不要放弃学习路线,去走舞蹈艺考。其原因本身非常简单,就在于我总觉得因为学习耽误了跳舞的时间,致使我在这方面做的不够好。然后就开始陷入一种对自己各方面无比苛刻的身材焦虑、能力焦虑甚至对于人生选择的焦虑。这样一来,这个本来让我心情愉悦的爱好,却成了我不愿提及的痛点。
直到现在,即使在学习上,我也总是习惯于反复试探自己的极限。然而这当然并非长久之计,所以我的这些尝试都以情绪的崩溃而终止,并伴随付出更多的代价。
现在回想起来从小到大,我似乎在每个时期总会给自己“找点麻烦”,总的来说就是克制不住的让自己陷入了一个反复纠结的痛苦状态之中。然而它们并非只是想想而已,而是在某些时候已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的正常生活。这或许是源于我(在某些方面)丰富的想象力,或许源于我没有办法很好的掌握一个“度”,亦或是因为我内心的不成熟和敏感吧。
也正是在这种纷乱的思绪中,我好像形成了一种自我PUA的习惯,就很难长期保持一个正常、积极的情绪状态。因此,似乎不论我的年龄如何长大,内心深处我总还是需要“妈妈”这个角色,也常常看起来(当然应该就是)幼稚或不成熟了。
当然我也在尝试改变,有时回过头来想想,事情往往也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糟糕。
5人评论了“关于自我”
发表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为什么说得好像要bye-bye一样:)以及这份自评交早惹兰芽
1.当初写完后感觉“我认为这次的创作是经过了这一段时间以来我对自身的思考的,并且是我想要表达的。因为关于我自己的某些特质也确实一直困扰着我,可能我没有办法很好的理清自己的思路,但至少这次创作或许让我在解开这个困扰上又迈出了的一步吧。”但今天再读自己的文章觉得多少有点尴尬,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点过于纠结于某个问题了。
2.不太确定自己在内容方面所选取的角度和所做的表述是否符合一个回忆录标准。感觉自己所写的内容太局限了。
1.我感受到的是你想写那种,想把每件事情都做得特别好?还有那种其实自己还不错但是对于自己学习、爱好、外貌上的焦虑?我觉得焦虑还挺有共鸣的。我觉得能够写出来这些焦虑已经很棒啦哈哈哈,或许可能是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了? 你提到了“似乎不论我的年龄如何长大,内心深处我总还是需要“妈妈”这个角色,也常常看起来(当然应该就是)幼稚或不成熟了。 ” 需要妈妈的安慰不一定是代表幼稚吧,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情感表达途径?
2.其实可以在写一些自己从小到大的各种对自己的“折磨”? 按照时间顺序,找到自己不同时期纠结的点和为什么纠结。比如学习、舞蹈都可以再细化一下?
1、确实生活当中会面对很多的悲伤、焦虑、纠结等等负面情绪,或许你更加在意这种焦虑带给你的影响,比如我在面临中考还有择校的时候也会很焦虑,但总会想办法缓解,通过自己也好,借助他人也好。“事情往往也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糟糕。”狠狠赞同,因为当时是第一次面对某种情况,有点手足无措的感觉,所以会产生焦虑,而现在再去反思发现其实也就那样。
2、我觉得的思考的很深刻了哈哈哈,我觉得回忆录也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界限,可能你的叙事比较少一点。
很喜欢这篇!喜欢这样真诚而深入表述
或许把探索的一个问题讲明一些,再细化描写几个具体的部分,就很好很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