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忆,很久以前(童年,或者小学时期,或者就是与这个阶段不同的之前的阶段)你的身体常常做着什么样的动作?
手指抬、落(弹钢琴
在做这些运动时,你的身体有什么具体的甚至细微的感知?
说实话因为已经很长时间没弹过钢琴,那种感觉已经有些忘记了。但是,指尖接触冰凉而坚硬的琴键时的踏实,还有一首曲子练成后双手在琴上自由飞舞时的满足感,现在依然记忆犹新。
这是你非常喜欢(感到舒服)、很愿意去做的动作吗?
说实话,小时候练琴都是被逼着的,在钢琴前一遍遍练着相同的东西真的很枯燥,时间长了从手指到小臂每一处不疼,在加上心里不愿意,所以其实是一个很痛苦的动作吧。不过就像上一问说的那样,练的时候再不高兴,时间一久曲子练熟了,听着自己弹奏的悦耳的琴声,还是很高兴的。
做的时候,你有什么自己独特的方式吗?
好像没什么独特的,不过做到钢琴前会有意识的挺直腰板。母亲总说我平时晃晃悠悠的,我平时也喜欢稍稍驮着背,唯独弹钢琴的时候会挺起来,对于我自己来说是个独特的点吧。
你是持续地做这些事吗?直到什么时候?
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学的钢琴了,大概幼儿园?一直到初一学习不太忙得过来,再加上出现疫情上课不方便,才停了下来。不过有时候累了也会上网找找喜欢的曲子弹
随着时间变化,你做的方式有什么变化?
最开始学,是姥姥姥爷带着我去琴行练,就在海淀黄庄那个路口;后来买了一台二手琴,又过了几年换成了现在这台。之前学琴会被母亲要求去考级,这也算是我童年最大的心理阴影吧。每年夏天去考级,小小的教室里被中央音乐学院的那些老师盯着,总会有一种无形的压迫感,导致我整个就大脑当机,全靠肌肉记忆考试。也是这个原因,我一直觉得自己其实是不喜欢弹琴的。不过上了初中后,不再弹琴,我反而坚定的意识到自己其实是喜欢弹钢琴的。那种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自己喜欢的曲子弹好的过程能给人极大的快乐。
二、现在这段时间的你,除了伏案写作业,还有什么爱好/常做/不得不做的事?
现在最爱做的也最常做的,大概是带着耳机听广播剧吧。
在做这些事情时,你的身体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它怎么感受平衡 或者自我调控 伤痛/emo/缺觉会影响它的状态发挥吗? 有没有受伤的经历?
一般听剧的时候,我会让自己瘫在床上,蒙上被子,让自己的大脑完全放松,然后代入到故事中去。受伤的经历大概都是被剧情伤到吧,和文字不一样,对我来说声音能带给我更多的想象力和情感,所以可能看小说时感觉没有多虐的剧情被声音演绎出来,我就总觉得自己无法承受,然后在床上蜷成一团。
你在不同情况下,动作的发挥有什么不同(例如:独自一人or在集体中;白天or 夜晚;高一or 高二;在户外or室内…… )?
放假一个人在家听的时候会更放松一点吧,不用担心被父母注意到,有时候听激动了能直接在家开始“跳舞”。有时候和父母出去也会听,不过这个时候比较痛苦,毕竟憋笑真的很难。
你最喜欢在怎样的状态下从事这件事?
大概中考结束后那两周左右的状态是我最喜欢的吧。没有学习的压力,不用担心父母管,能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里,那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无拘无束的自由。现在开了学,听剧的时间算是除了睡觉外,唯一能让我“忘记一切”的时候了吧。
最不喜欢……?
好像没有不喜欢的时候?唯一就是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不会想听吧。
有没有非常开心或者崩溃的经历?具体怎么回事,那次你感受到了什么?
想了想好像没有算的上“特别”开心或崩溃的。但是每次听完一部剧,心里就会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很淡,但力量很重。那种感觉就像是你现实里的朋友或身边的人陪伴你度过了一段旅行,然后突然人间蒸发消失不见,你只能在自己的回忆里寻找她们曾经存在过的踪迹。
三、日常中,你有什么不自知的微小动作吗?
大概是扣手吧,尤其是在我紧张的时候。记得初中有一次跑800米,跑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特别紧张,完全没意识到自己一边跑着还在扣手,然后结束之后,发现自己满手是血……在公共场合演讲或者说话也是,会不自觉扣手,而且只扣大拇指,因为非常的方便和顺手。不过这种情况现在好像越来越少了,大概是年龄增长,脸皮也变厚了吧。
跟了一段时间的广播剧结束时那种空荡荡,同感了。
从弹琴到听广播剧,似乎还缺一种更深入、也许也更细微(需要寻找)的对于自己身心存在状态的洞察。不过,这本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至少这些文字背后,能看到更加具体的山海之间。
跑完步扣的满手是血……qwq我也这样过,无意识地就把自己的手(比如右手大拇指边缘,食指指甲盖连接肉的那部分)糟蹋地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