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具体说说,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你对写作的理解和来上这门课之前有什么变化?你对于作为写作者的自己呢,自我认知有什么变化?
以前对于写作没什么感觉,不过上了课之后觉得它是一件既快乐又“痛苦”的事。快乐在于,看见自己新奇的想法在一个个字符中呈现,自己脑海中想象的画面能浮现在更多人眼前,这种体验是前所未有的;而痛苦在于创造的过程。卡文,憋半天想不出一个字,遣词造句花了好多功夫,叙事时没有逻辑,人物形象模糊……大大小小的问题在写作过程中不断被放大,导致作品“难产”,真的很难受?不过感觉我好像明白了一些我到底要写什么东西了。
2、18周的学习里,你比较享受哪(几)次课?比较抵触/害怕/厌恶哪(几)次课?原因是什么?
比较享受的是“观察……的13种方式”那节课。当时大半节课都坐在西楼咖啡厅门前观察那棵松树,吹着“冻人”的风。那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这么长时间地观察一棵树,让我感到无比新奇。
比较抵触的是故事分享会吧。虽然班里氛围很好,但是我的作品被抽到朗读,还是第一个,实在是令我羞耻到脚趾抓地,对我这种“人前社恐”实在是不太友好?
3、关于叙事,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是你想知道而没弄明白的?关于叙事,你认为自己做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是你想做到而没做到的?
学到了怎样设置矛盾冲突,通过五感描写一个物品、一件事情,多角度描写一件事,还有如何体现人物性格特征。没太弄明白的应该是开头吧,自己的许多作品都是因为不知道该从哪里下笔而没动笔,而且也没写出过一个精彩的开头?觉得自己的场景、景物描写写的还行,然后可以用对话和动作描写能把一个人物基本立住了。想做到但是没做到的是意图构造一个庞大的世界,现在属于是建了,但是豆腐渣工程……
4、请挑选三篇自己的习作/作品或者作品中的人物,对它们说说你的心里话。抱歉,喜爱和鼓励,理解和质疑,请教……都好
to铜锣烧那个小孩:你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to詹新华詹先生:想跟您一起去实地考察建筑!或者听一次您的讲座!
to大徐:也许你犯了错,可是还有人在爱你。
5、说一个这学期课内最开心的时刻吧。
看到自己的文章有评论!
6、你认为这门课里做的事、学到的思维,有什么(哪怕任何一点点)可能为未来/之后的你所用的吗?说一说~
应该是更关注身边自然环境的变化、人类的情绪、动作、语言等等吧,概括一下就是更仔细感受生活了。
7、如果时间可以倒流,你愿意用怎样不同的方式来上这门课?(或者,还是一切都一模一样?)
用及时交作业的方式……不逼下自己真的就会一个字也不想动呢。
附习作链接:
食物观察笔记——论扒开一个铜锣烧后的小世界 – 北大附中创意写作工坊 (youthwrite.cn)
户外蒙眼体验笔记——论关上窗户后该如何行走 – 北大附中创意写作工坊 (youthwrite.cn)
观看……的13种方式——观察松树的13种方式 – 北大附中创意写作工坊 (youthwrit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