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很小的空间,最多容纳三个人,两个灶台,一圈柜子,以及一个台面,一个水槽和一个摆放各种现代化厨房用具的架子,就没有别的东西了。
或许是因为小时候馋嘴,而长大后又相对喜爱料理的缘故,自己每天都会深入厨房溜一圈。有时为了偷吃厨房里面的零食,也有时候为了看母亲做饭。因此,自己对整个厨房的印象都格外清晰,什么东西放在哪,自己都一清二楚。
但是,一个绿色的、半透明的盆,是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
小时候溜进厨房,寻找零食的同时也在观察着各种器具的摆放位置。在保鲜柜上面有一个很大的绿盆,里面似乎装了很多东西。有一次,在保鲜柜脚下发现了一袋特殊的零食。那是一种枣,但它的核是花生,尝了几个,发现那种属于红枣的甜味和略有粘性和韧性的口感在最终迸发出来,没过一会还会涌现花生那种脆脆的感觉以及脂肪的香气——简单来说就是挺好吃的。我环顾四周,发现那绿色的盆里面似乎有一大袋子相同的东西,可是那时自己的身高还不够一米二,根本够不到里面的零食,只能悻悻而归。
现在再去厨房,绿盆里面装的都是一些能长时间保存的食材,比如干香菇和木耳等等,但是那蕴含着我儿时记忆的红枣花生早已消失不见。
环境描写和细节处理好好!喜欢对花生的描写:“过一会还会涌现花生那种脆脆的感觉以及脂肪的香气”
感觉我对我家厨房的环境没有啥特别的印象
“但是,一个绿色的、半透明的盆,是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这样单独一段的处理,太吊人胃口了,会让我觉得跟后面讲述(它在你的回忆中实际的分量)不太相称。
“自己”这个称谓也有些怪怪的……我在想为什么不用“我”呢?思忖.jpg
如果晨大月有想法,欢迎这里回我。
总的来说感觉写作不够放松,不够发散和深入,离着我们混沌、细微又宏大的生活隔一层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