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厨房的总体印象不深,因为没怎么进去过。
小时候我老是看猫和老鼠,里面有一集应该是汤姆做饭的场面,那个时候我特别想学它的颠勺技术,然后就三番五次的进厨房。厨房里的墙壁是白色大理石,桌台是墨绿的,桌台前面靠墙的箱子里放着土豆西红柿芹菜等食材,食材左边是垃圾袋,分两个垃圾袋,一个是装废弃食材的,一个是装纸盒一类的。
当然爸妈不可能让我六七岁就学颠勺(笑),所以我进厨房只能当苦力,帮忙刷碗或者拖地。离谱的是我小时候觉得刷碗很酷,就一边刷一边想象自己是大厨,然后把水洒的到处都是,自此之后爸妈就不怎么让我进厨房了。
但我还是会偷偷摸摸的进去,就抽桌台下面的抽屉然后观察胡椒芝麻这一类的调味剂,还把盐和糖拿出来找不同(又把自己想象成中医了),但是没搞出什么祸事来所以爸妈也就同意了。再到大一点我就对桌台上面的刀具感兴趣了。刀箱是木制的,里面有五把刀,我最喜欢的是最细的水果刀,就一直拿出来乱挥(危险行为),所以后面我又被禁止进入厨房了。
再到后面我又长大一点之后,我就又开始帮着刷碗了。我记得那个时候我又多了一项活,那就是帮忙给土豆或者水果削皮。不过不是用刀,因为即麻烦又不安全,我用的是专门用来削皮的削皮器,爸妈在做饭的时候我就进去帮着给蔬菜削皮。
厨房对我来说除了做饭还有一个用处,那就是取暖。冬天家里就算开了暖气气温还是不尽人意,所以我就经常在爸妈做饭的时候进厨房在后面用生火做饭的烟取暖,但是每次进去取暖的代价都是帮忙做饭……
厨房现在还是小时候的样子,就是墙上多了些油渍,抽油烟机声音变得有点大。
作者阐述:因为小时候不太进厨房所以印象不是很深(我太懒了…),所以写的基本就是对厨房比较深的一些印象,不过最近进的比较勤,也学会做一些菜和颠勺,也算是对小时候愿望的满足吧
描写好可爱,尤其是讲每个年龄段进厨房干什么的那几段,全文对厨房本身描述不多,但讲了不少自己的故事,可读性还挺高的
不知怎么的,这个厨房在我脑海里形成了属于它的样子——不是很明亮,但光线算够。没有窗户,给人现代家居的印象。也许是“汤姆杰瑞”/墨绿色/没有对窗户或者光线的描写……自动拼接在一起的效果。
因此这篇描述给我凉爽、快节奏生活的感觉。不同于其他同学笔下传统的中式厨房。
不过,也许这完全是错觉。我觉得文章可以有更多的细节,一些你真的有感的小地方可以不因为其小而一笔带过。否则就是什么事件都笼统描述,似乎读到了但又留不下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