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不大,印象中三四平米的样子,形状是规规矩矩的横放的长方形。
门处在长方形的右下角,棕色的边框,包裹了一块长方形磨砂玻璃。玻璃上有蓝色的四角星星装饰。推门进去面前是冰箱,有细微的嗡嗡声。冰箱挨着低矮的橱柜和洗菜池,铁皮橱柜上放着电磁炉,电磁炉用了很久了,电线摸起来有点油腻,不过炉子擦拭的很干净。洗菜池里放着小盆,盆里浸泡着蔬菜或者生肉。水管拧不紧,偶尔有水珠滴下来。洗菜池旁边又是铁皮橱柜——好几个低矮的橱柜挨着长方形的三面墙,把厨房半包围起来。不过这个橱柜上放的是铁丝碗架,上层是盘子,下层是碗,边上挂的塑料筐里装的是筷子。碗架旁边是灶台,上面是关不严实的壁橱和抽油烟机。油烟机旁边的橱柜上放着高压锅,墙上挂着菜板。橱柜里是米面调料鸡蛋等干粮的大杂烩。
厨房里外都有窗户。外侧的窗户被油烟浸染,好像有擦不干净的一层污渍,推拉的时候不是很顺畅。内侧的窗户连着饭厅,坐在饭桌的时候可以透过玻璃看见大舅或是姥爷围着围裙,满头汗的烹饪。不一会厨房门打开,厨房里蒸锅的声音、油遇见水发出的噼啪声一股脑的涌出来,然后就有一盘热气腾腾的菜被端出来。
我其实很少关注厨房,因为我不会做饭,享受家人端来的饭菜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写到这里有点惭愧。每当我想学做饭的时候我姥姥都会说小孩学什么做饭啊现在好好学习以后这些家务事就自然会干了,然后把我撵走。但大概是长久的相处使得我与它熟稔,我记得它的样子。
厨房很干净。姥姥姥爷都很爱卫生,橱柜擦的一点水不留,抽油烟机表面的油也都被擦去。地上没有垃圾,水槽过滤斗里没有剩菜或杂物。不过用的久了,还是会有点顽固污渍,导致瓶瓶罐罐黏黏糊糊的,油瓶总是滑溜溜,塑料盒里的盐和糖总是受潮结块。
厨房有一种我形容不上来的味道。像是米面、油、炒菜等等味道混合起来形成的。并不呛鼻或者难闻,也并不很浓郁——因为厨房总是开着窗户。假如我是个盲人,由人引导着按下门把手,听到门与门框摩擦的咔擦一声,紧接着闻到这股味道,我就能很确定我来到了厨房,我家的厨房。
厨房里的冰箱,大概是跟我相处最亲密的一样东西了。每到夏天我就买各种养乐多酸奶果汁回来放到冷藏里,然后拉开冷冻层摸个冰棍出来啃。不过夏天的冰箱有股不太好闻的味道,每次拿东西都会先屏住呼吸。
厨房的西瓜刀永远有蒜味。切出来的西瓜也有蒜味。有蒜味的西瓜真的非常可怕…
周末的时候舅舅家会来我们家做客,然后大家买点海虾或者鱼或者螃蟹,做丰盛的午餐。我就把手伸到黑色的塑料袋里去戳叽还活着的虾蟹,选其中比较鲜活的放到小盆里养,但从来没养活过。
这是济南的厨房。因为疫情,我已经两三年没有回去过了。写的时候,有些细节已经有点模糊了,比如厨房西北角上,是放了调料,还是几只碗?有点记不清楚了。
我惊觉这些与我朝夕相伴的东西里,镌刻着我的宛转流年。我慢慢的想,慢慢的写,眼前有生动的画面,回忆多的好像数不完。
可能阴天使人多愁善感,我又想回济南了。
回忆多的写不完…骤然停在这里。
我发现聚精会神写作的时候好像进入了一个状态,每次写完的时候我得花点时间从这种状态里出来,从“归南”回归到邱昱婷。之后会觉得有点累,心里有点空空的。
下次回济南一定得去厨房看看。
具体的厨房更多在前面,不过有一点流水账,似乎把里面的东南西北历数了一遍。反倒后面的省略和问号,更有滋味。
“细节模糊”——是的。如果不是我们总会忘掉那些根本的,人也就不用写作了。愿后半学期写作快乐,归南? 顺便,
我还挺喜欢那种“空空的”。好像如果白天你用心爱过,之后就什么也不想解释或者争取,直接洗洗睡下就行了。
“每当我想学做饭的时候我姥姥都会说小孩学什么做饭啊现在好好学习以后这些家务事就自然会干了”,我妈妈之前也老这么说,我也是什么饭也不会做TT。“可能阴天使人多愁善感,我又想回济南了“,原来人真的会产生对故乡浓重的情感啊
”
“厨房的西瓜刀永远有蒜味。切出来的西瓜也有蒜味。”对于这一点深有同感,我家里经常用水果刀弄蒜,小时候很懵懂,而且水果上的蒜味是随机出现且程度不一的,经常以为是自己的问题。“我慢慢的想,慢慢的写,眼前有生动的画面,回忆多的好像数不完。”,对故乡有怀恋藏在小小的细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