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想要克劳修斯不等式,于是他飞,他的世界从此变成有趣的。
“怎么这都学不会啊?任意循环中加给工质的微元热量与热源热力学温度之比的沿循环路线积分值不可能大于零,这有什么难的?”老师痛骂学生。
“老师,我……我真的不理解……”
李华破防了。
为什么,为什么!这点物理知识,我就是学不懂啊!作为热力学第二定律最普遍的数学表达式,整个式子里只有三个字母,为什么我不会呢?
就这还学物竞?
李华从小就喜欢科学,尤其是物理。为什么磁铁吸引但又排斥彼此?五彩的电视是怎么工作的?南极的冰山和茶杯冒出的蒸汽,真的是一种物质吗?这些都让他着迷。
所以他到了高中,开始学习物理竞赛。他发现,物理作为一门学科,实验越来越少,视觉冲击越来越弱,而公式和定理越来越多,仿佛一切都是由这些看不懂的希腊字母组成。他沉浸于题目的计算,埋头于推导与证明,用一个个三角函数式和根号,得出这世界的答案。
但这,似乎已经不是他喜欢的物理了。他不只是学不会,他开始探寻这一切的意义何在。
李华喜欢颜色的变化,喜欢定性的解释,他被这些计算搞的晕头转向。这的确是物理:这就是物理学家们每日每夜做的事情。但这又不是物理:物理应该是对世界的解释,是出人意料的实验,而不是这些又臭又长的式子。
他还发现,自己学的知识越来越飘忽。电势是什么?波长是什么?做功怎么理解?凭什么有理想气体方程?好像现在李华学习的物理,已经与生活完全无关了。他看不见,摸不着这些概念,只是老师一股脑的塞给他,他接受罢了。
这克劳修斯不等式,正是压倒李华的最后一根稻草。没错,这是热力学最基本的定理之一,是描述世界的其中一块基石。但他学不会,他也不想再学了。
于是他飞。
他飞上了天空,找寻小时候对科学,对地球的兴趣。他感到,自己越升,周围就越冷;他发现,云彩越来越少,直到四面八方都是晴空万里。他见到了鸟儿,它们是怎么飞起来的?他看到了太空,这漆黑中的闪光,又藏着哪些秘密?
这些都是他小时候着迷的问题啊!这些才是他喜欢的科学啊!
他突然看到一个人。
“你好,我是克劳修斯。”
或许我撞进了天堂吧,他想。
“克劳修斯先生您好!”李华面露愧疚。
“我的孩子,你怎么了?”
“先生,我正是因为学不懂您的定理,而对物理丧失了兴趣。我喜欢能看到的,能摸到的科学,我喜欢实验和定性,但这些字母和表达式让我无所适从。”
“哦孩子,这非常正常。你和我所爱好的,都叫科学;只是你更喜欢直观,而我擅长于推导罢了。科学的确是越深就越无趣,越抽象的,而真正走上科研之路的人,则少之又少。然而,又怎么能说浅显的兴趣没有意义呢?世上只有不到一千万的科学家,但却有多很多的人想要理解这个世界。你所能做的,或许是帮助他们。如果你不喜欢计算,就忘掉我的定理吧!忘掉那些积分,那些循环,只记住:热不能自发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对你,这就够了,因为不由兴趣推动的任何事情,都没有意义。”
李华坠落到地上,马上就把物理竞赛课程退了。他考上了一所大学的文学系,最终成为了一位科普漫画家,致力于带领普通人了解科学,以及带领孩子们爱上科学,最终进入实验室,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他出的第一本书,就叫《忘掉定理:科学也可以很有趣》。在写作时,他终于回到了小时候的状态:不拘泥于定量理解,只求有趣、好玩、可见,且与所有人有关。找到自己真正的所爱,不因外界压力而改变自身,探索着自己热爱的道路,他的世界,最终又有趣了起来。
哈哈哈哈哈哈看到“马上就把物理竞赛退了”的时候真的非常能共情。
哈哈哈哈哈爽文
呱唧呱唧飞得好?
为什么克劳修斯谆谆教导那个关于热传导的事情呢……?
这篇习作写得灵动自由。李华想飞就飞了,看得人好开心。
如果让克劳修斯在五光十色的天体和自然之中,怡然自得地写公式,这给了李华启示,怎么样?(而不是 他人一教导,主人公就悟了)让主人公自己有个领悟的 过程。最后,我觉得红给李华安排的职业很强,只是从文学系出来做科普漫画家有点点不容易。我猜很多相关职业的人原本是学理的。原因?文学的爱好可以自行发展,而文学系没有高数,文科人自修理科的极少。
最最后,如果李华的经历能代表全中国小朋友,那可是再好不过了呢。
啊!本来让李华要当科普作家,后来改成了漫画家,然后专业忘改了(笑哭
热传导大概是让他忘掉复杂的计算,只留下最浅显的,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定性道理
嗯嗯嗯我觉得自己领悟的过程很有道理
好啊!
炒鸡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