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人

1、 床
黑色钢架床,很窄。黑色薄被子,灰色的枕套。
2、 冰箱
速食食品,同一种wiskey有很多瓶
3、 每天⼊睡前最后⼀件事
摘下耳机
4、 中学毕业于
Middlewood high
5、 喜欢的书、电视节⽬
不看书 看一些老电影,大多是哥特风的,还有恐怖片

7、最好的朋友
现在没有,小学时最好的朋友最后因为自己冷暴力反目成仇,现在当汽修厂老板
8、包
牛皮钱包
9、失眠时会
打架子鼓,然后跟邻居吵一架,吵累了就睡
10、他/她最害怕什么?有过什么噩梦吗?
害怕死人和菜市场(因为有卖生肉的)
12、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依靠的是本能、逻辑思考还是情绪?
情绪 但不如说时依靠习惯 他懒得思考
13、最难忘的事情
被喝醉Nath紧紧抱着,被吐了一身
14、周⽇下午他/她通常在哪⾥度过?
酒吧里一个人喝酒,有女人靠过来的时候说,“get away.”
15、⾝体特征?
小麦色皮肤,常常胡子拉碴的,脸消瘦,脸颊凹下去,五官立体,其实很帅只是不想打理。一米八左右。
16、⾝体语⾔(表情/⼿势)的特征?
没表情,手揣兜或是夹着烟。
17、喜欢(讨厌的⾷物)?
讨厌一切肉类
18、最后,他/她的名字(出⽣⽇期?)
Jack 1962.10.18

同人问卷:
1. 人物性格:痞,不会正确表达情感,极其叛逆
2. 核心情节:是《无声告白》中一个比较小的配角。主要情节是放学后带Lydia(Nath的妹妹)坐自己的车,为了打听Nath的消息。但Lydia不知道,以为Jack喜欢自己。其次是与Nath,由于Nath的父亲是华裔,所以在当时受歧视。Jack在小的时候曾欺负过Nath,后来想改善关系但已经改变不了Nath的看法,所以一直暗恋他。“他恨我,可我爱他。“另外他的母亲,是一位女医生,执着于事业所以let her child runs wild。

 

正文:

 

Linda Smith
1933.4.2–1993.10.2

Jack弯下腰,把花圈轻轻放在墓前。

开车从Los Angeles赶回Ohio的路上遇到山火,抵达已是十月五号晚上十一点。母亲的棺材静静躺在墓碑下面。
十年前他离开时,母亲没送他,他把箱子甩到车上,头也不回的走了。十年后回到故土时,他甚至不记得母亲的声音。
夜里的小镇静悄悄的,只有枯黄的柳枝在晃动,远处的湖面像黑色的漩涡。故土的风是干涩的,也许是他离开的原因之一。
但更多是因为这里没有可以留恋的人。
墓前放着精美的信封,“Dr. Smith.” ,小巧的花体。母亲曾在镇上的医院工作,是唯一的女医生。她为医院竭尽心力,直到上个月她仍站在手术台旁,给被壁炉烫伤皮肤的小女孩做植皮手术。
Jack记得四岁那年,母亲穿着白大褂奔走在各个病房和手术室,他坐在长椅上,“妈妈,我好疼。”他用纱布盖住面颊上的伤口。“别怕,伤口不严重,血止了就用创口贴贴一下。”“Dr,smith!”,“coming!”
那天Dr. Smith夜里下班时在长椅上发现了睡着的Jack,血没有止住。Jack被查出患了凝血障碍。

他站起身,向车的方向走。

上中学时他曾躺在这片墓地,有时睡到天亮,那时晨雾刚刚升起。他背上包往学校去。早上六点,他推开教室的后门。Nath已经坐在最前排,摊开作业本,把头塞进书里。Jack摔上后门,Nath直起腰,回头瞪了他。Jack冲他挑了一下眉,把书包扔在地上,趴在最后排角落的位置,偷偷的笑。

坐在驾驶座上,椅子向后倒,家就在不到500米处,但他不想回。两天半的路程让他疲惫不堪,秋天的夜里的风不知为何,是燥热的,让他静不下来。远处能看到母亲低矮的墓碑,就像她敦实的体格。他闭上干涩的眼睛。

放学后他在外面游荡到十点多,回家时看到母亲喝着冰咖啡。“怎么又这么晚?”他不说话。“以后就不能像昨天一样,在我下班前回来吗?回来就关着门,你……” “那你不回家我是不是就不用回来了?你最好永远别下班!”他冲出房门,跑到墓地里。
他昨天是在墓地的草坪上睡的。而母亲根本没注意到,关上的房门里没有人。

湿热的泪水顺着太阳穴滑下,流进耳朵里。是因为太累了,他想。擦去眼角的泪水,他坐起来,看着路灯昏黄,光摇曳着,像是萤火虫被关在灯罩里。

那天半夜十二点,他看见Nath的车停在路边。在他妹妹死的两周后。他喝的烂醉,嘴里说出没逻辑的话。“警官……Jack,是Jack……Lydia不会……我没有……她没理由……自杀。”
Jack看着警察把他送回家。
没办法,他好像一直很讨厌我。中学,甚至从小学开始,或者是从出生开始,他就用那双黑色的眼睛瞪着我。在校车上、教室里,楼道的拐角,任何角落。或许是我六岁时的一句话,他一直记得。”Jack想。如果我和他一样是黑眼睛……

高中的毕业典礼上,Jack用胳膊碰了碰Nath,“I love you.”
尽管他直直的看向前方,但仍能感受到Nath惊异的眼神,死死的盯着自己。十秒钟,像是有一个世纪一样长。
“You didn’t think it was real, did you? You fool.” 话没过脑子便说了出来。
“Whatever, Never gonna see you again.” Nath翘起嘴角,这是Jack第一次看到他笑。
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快点处理完,Jack想。他不愿在这里多待一秒。

他走进房门。在黑暗中他很快打开了灯,把行李扔在角落的小沙发上。褪色奶白色的墙纸,整个书架的医学专业书籍和角落里他的旧单车,与他童年的记忆重合。水龙头里渗出的水滴落下,“啪嗒。”也许母亲最后在洗菜,准备晚饭。他看向垃圾桶,里面全是吃剩下速食罐头。母亲从未做过一顿像样的饭,直到最后。
他精疲力竭的摊在沙发上,窗外的东方,天蒙蒙亮。屋子里只有分针走动的声音,“嚓,嚓”,在房子里一遍遍回响。他离开的时候曾发誓,要过的自由,像鸟一样飞,不要被无趣的工作困住,不要一辈子呆在牢笼里,对至亲的人不闻不问。但如今,十年以后,走过来大半个美洲大陆以后,在厌倦了架子鼓的震耳欲聋后,在经历了无数次无疾而终的爱情后,他才发现,他飞的太久了,早已没了地方落脚。
他把脚翘在茶几上,有什么东西被他踩住了。一个头绳,准确来讲是很多橡皮筋缠在一起,缠成一根更粗的。他记得,这是一年母亲节的时候他送的,小学手工课的成果。以前还粘着一块塑料的宝石,现在掉了。水彩笔涂上的红色也褪色了,橙黄裸露出来。
头绳松动的不成样子,几乎没了弹性。她一直在用吗?

Jack心里的某些东西也松动了,或许是那根一直紧绷的弦。

窗外的蒲公英仍飘向远方。

avataravatar

9人评论了“迟到的人”

  1. 雨笙-ex universe

    他爱着一个恨自己的人是多么的绝望,自己的母亲离开,自己喜欢的人也离开了,最后好像只剩下孤身一人在徘徊

  2. 真的很喜欢这个切入点!让Jack回忆起过去的点滴。也看到了痞痞的Jack内心脆弱的一面。节奏把握的超级好!一环一环扣人心弦。

  3. 1、职业:ta职业生涯中最经受挑战的是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ta是怎么应对的?带给ta的后续影响有哪些?总体说,这种挑战来自于外界还是来自于内心(例如某种性格弱点)?

    27岁那年因为不想改变风格和乐队主唱大吵了一架,然后就退出了乐队。后来当过酒保,推销员,到最后只能蹲在路边卖白色T恤。他的挑战来源于内心。倔强、顽固还有脆弱的自尊心,他的内心很易碎,所以用冷漠、“无所谓”的态度包装自己,像只刺猬。

    2、性格:如果有机会回看,ta认为自己性格的优点是什么?(ta会想起哪些事情“作为例证”?)ta会痛恨自己的哪些特点?(ta会想起哪些事情“作为例证”?) 

    “率性”,他认为的。对于一切都抱着随便的态度,他觉得很帅。他痛恨自己不会说话,错过了喜欢的人,失掉了好几次加入乐队的机会。

    3、外界:对ta自己来说,是受了哪些外界影响,ta才成为今天这个样子?对你(创造ta的人)来说呢? 

    他认为母亲是一个很大的因素。从小感受不到母爱,让他也不会正确的表达自己的爱,童年没有安全感,不被关注。我认为Nath也是一个因素。他从小就关注一个不会爱自己的人,每一次的接触都接收到负面反馈,让他觉得这就是爱的本质。

    4、想象……文中曝光的ta这个事件,有或者没有,对ta来说都一个样吗?(会有本质性影响吗?会有些微影响吗?会有看似无但实则有的影响吗?)那影响是怎样的? 
    有不同。他一直认为母亲不会想他,但回来后发现母亲戴着他做的头绳,或许母亲因为没有给予他关注而很懊悔。这也许会给他一些往下走的动力。

  4. 1、你心目中想要展示的人物核心特质是什么? 
    初稿跟上述目标的差距在哪儿?(哪里是你想要、但感觉没写出来的)

    缺爱,装坚强但实际上很缺爱
    没有把缺爱的心理写出来,最后的转折也比较生硬。

    2、你觉得自己选取的情境/事件是(展示人物核心特质的)最佳选择吗? 
    如果不是,你现在想来还有什么其他可能的情境/事件可选? 

    这个实践可以写出特质,但我没写出来TT没有写出他表面的坚强被一点点击碎的感觉。

    3、具体说,你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心理描写不太够,不太能把这样一个傲娇的人的心里写出来,或者是没想好用什么行为来体现他的傲娇、敏感。

  5. 这份性格我依稀在其他文艺作品里会读到,大概是受文艺青年稀罕的一种性格。敏感……表面看高自尊,但实则是不自信缺乏安全感导致的低自尊需要被冷漠和乖戾掩盖……然后又成长。
    不过,读不腻。

    头绳作为单独一个事件还不行,太小,初稿里没有写出来分量感。

    从开头到结尾,J的状态欠缺变化。虽然山月对他的那份理解(他从小就关注一个不会爱自己的人,每一次的接触都接收到负面反馈,让他觉得这就是爱的本质。)很好很好。

    不靠心理描写。要有实际的事件发生,自然似的把他的内心“带”出来。举个列子:也许J回乡只是因为地方政府打电话通知他办理相关手续,作为母亲的唯一直系亲属。他本来根本不想去墓地。他只想在旧日的家睡一晚就走。这一晚前半段他还在跟某个音乐经纪人打电话吵架之类,或者被他的某个旧情人打电话骂。接着,临睡前他不小心瞥到了那个头绳……

    第二天临走前他特地绕道墓地,放个小花,然后离开时他再次接到昨天纷争的经纪人或者什么人的电话,他似乎心里起了些变化,类似于可以好好做出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决定(或者有这么个倾向)。

  6. 进阶读者互助:10分钟
     
    1、作者笔下的人物哪里吸引你?(你可以举例、也可引用原文。) 
    我认为Jack身上的反差很有趣,他回忆旧事时情感变化非常丰富,这与他一贯的作风形成了对比。故事中的Jack更多表现出了一种历经千帆的沧桑感?
    单纯读故事,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人? 
     我认为他是一个用刺将自己包裹起来的人,他曾经的嚣张气焰被生活毒打后变成了内心的敏感。
    2、请试着帮Ta解决困难(作者阐述的问题3) 
    或许可以从他遇到事情所独有的反应来体现他的性格,或者通过一些动作描写来体现他的心理活动。
    3、帮作者设想1个情境——根据作者在进深版阐述里提出的目标,你认为展示人物的哪些时刻有助于展示出Ta的这种特质? 
    注意:时刻包括时间、地点、冲突/事件的性质
    或许多年以后他会在某个酒吧看见Nath和一个坏蛋在一起,一番犹豫后他还是上前叫住Nath,而Nath则费了好半天才认出他。Nath讥讽地嘲笑了他和他的母亲,他很生气但忍住没发作,一气之下开车回了原来的家要把这里砸个稀巴烂,但他砸了几个花瓶后却突然停止,发现这里其实没有自己回忆里那么冰冷,他再次环视曾今自己生活和母亲共同的居所,他开始动摇。

    1. 我的天这个情景太棒了,感觉既能把Nath和Jack的关系讲清楚又能写很多关于母亲的故事。我一直想安排他和Nath见面但又不知道怎么写,我觉得你比我更了解Nath和Jack的脾气TT,谢谢宝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