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尤克里里的13种方式

1、和吉他相比很短,只有一条手臂的长度。拿起来的时候比我想象的要轻很多,几乎没有重量。整个琴身是深色的,木制感很强。凑近闻先尘土,然后才是被掩盖住的醇厚的木头味。看来在大厅里沉睡已久了。轻轻拨了一下第一根琴弦,不出我所料,调子很偏。声音小,但是悠长又有穿透力。

2、很久没有工作的中年人,无所事事,身体和脑子的一些零部件已经开始衰退

3、主要就是弹出来的声音,传进耳朵虽然调子不准但是很清晰。

4、工厂制造,应该是外国的工厂。制造出来以后没过多久就被放在了博雅大厅,路过的人只是瞟一眼,或者都不会注意到。几乎没有移动过它,更不会有人弹过它之前引以为傲的琴弦。我想它以后的生活应该没什么不同。继续被安静的放置在大厅的架子上,50、100年都有可能。

5、、它的功能本应是弹奏出美丽的乐曲,但现在看起来观赏性早已大过演奏性。

6、它所在的架子三面环抱,视野很窄,只能看看对面的一间教室和一个短走廊。但可以一直旁听老师讲课。

7、对于别人来说它的存在完全没有必要。但从我自己的角度来看它的存在营造出了一种氛围感,典雅的。

8、我希望它能和我回家,这样它就能被充分利用了。

9、它作为一个尤克里里的安静。我不想忽略任何东西。

10、是失业的中年人,他的青年生活也没好到哪去。

11、规则有过,但早都已经被遗忘了。里面的音乐家要确保琴声的准确性,但他们罢工了。

12、我把它放在我腿上。为了形成一个平面我的脚一直踮着,酸了。

13、我成以为一个卖艺的人,和它相依为命。

“我不满足于我目前的生活,我想拥有自己存在的意义。”

avatar

1人评论了“观察尤克里里的13种方式”

  1. 三水的观察是灵敏的——
    调子很偏。声音小,但是悠长又有穿透力。”
    不过不够。结论有些单一。

    真的不能想象会有任何一个路人曾经伸出手指拨弄琴弦吗?在没有灰尘的当初,它又是怎样和人们的声音唱和呢(其实是有的,在图书馆配楼4层小小的博雅办公室里)……很快得到一个结论,就不往下想了吗?
    以及,最重要的,对一把琴的观察,难道声音不是缺一不可的吗?不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弹动拨弄它,去聆听它的生命吗?它现在还没有老到弦全部断掉,三水说的我认同,是中年人。不过,中年也可以是人生中段那个最年富力强的阶段。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