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眼体验

作为被蒙眼的人:

路线:西楼大门-北楼-操场

听觉:水声时隐时现、操场上学生在上体育课、给我指令的同学指的很清晰(角度+方向)、没有风声、其实围巾连耳朵一起包上了包的很严实,听不到什么声音,

触觉:和另外一个蒙眼的同学撞上了,他不出声的话我都不知道那里有个人;脚接触地面可以明显感觉哪里突起、哪里平,金属地面、木地板、大理石地板有明显区别;石柱、电线杆、墙、玻璃门有明显的区别;去北楼的路上阴风阵阵,去操场的路上有暖风,靠温度大概能辨别出来我站在什么位置,我才发现上操场有两个斜坡,虽然我上去了很多次但是我一直以为它只有一个斜坡;

嗅觉:带着口罩,快要喘不过气了

想象:迈大步还是迈小步其实取决于自己的想象,如果自己感觉前面有台阶,那就会不敢往前,即使根本没有台阶;有的时候我觉得是在往西走,实际上我在往南走,我以为我往右偏转了90°,其实我只转了45°。

 

作为发指令的人:

视觉:刚开始看到很多同伴,后来没人了;看蒙眼的同学进坑进水很有趣(我不是故意的),在西楼西门门口的空地有很多鸽子在水里蹲着;路过的同学奇异的眼神太搞笑了;看到一层很多不认识的同学在自习;路上碰到了别的组的同学,画面很搞笑,两个正常人和两个蒙上眼睛的人还有一群鸽子在对着草坪发呆,鸽子和人一起站在水里;被蒙眼的同学总会不由自主往左偏,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这样

触觉:路上折了一点松针叶(本来想把松果取下来的,但是觉得这样太过分了就没摘)

味觉:中途取口罩闻了闻松针的味道,什么味道都没有(可能是因为我感冒了鼻子失灵)

 

5人评论了“蒙眼体验”

  1. 这不是笔记,这是报告了:)
    告诉了我们你去了哪里、感受到了什么,不过没告诉我们“又如何”,也就是那些感受它们到底是怎样的。我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
    比如,“金属地面、木地板、大理石地板有明显区别”这区别到底是什么呀呀呀呀?

    不知文竹写这样的总结开不开心。我觉得写已知的事物是没什么可开心的。写矇昧半知半不知的,才开心。在写的过程中,是在回忆中再次咂摸那些感官体验的味道,是真正地完成这次探索世界的任务。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