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于阳光下,平坦的石板路。往前,上两级台阶,脚下突然变得光滑,伸手摸到光滑的柱体,有一点点凉,但也有阳光的温度;往前没两步,又是同样的圆柱体。下台阶,蹲下,摸到了一个膝盖高的物块,表面是粗糙的,指尖碾过有微微的灰尘,质感并不像石头一样有份量,我用指关节敲敲,听出了是空心的。
起身向前,开始刮风了。眼前暗下来,大概是走到了树荫下。风从裸露的脖颈拂过,穿透了毛衣的孔隙,有点凉。再向前,耳畔有老师讲题的声音,是从扩音器里传出来的,有点失真,比真实的人声更沙哑一些,听不真切——“看一下第八题选……”。
阴凉地里走了许久,突然遇到了认识的人,叫我的名字,我应答一句,突然发现有回声,一瞬间好像听到声音微微朦胧了,好像感受到声波向四周扩散、碰撞、再返回。
再往前进教室,我摸索着开门,在门扇上抚摸,我摸出来这是玻璃门,贴在掌心有点凉,是一扇双开的门,门把手在中央,上面套着海绵套。出教室,应该是在地面是光滑瓷砖的楼道里,右手一侧是砖面砌的墙,每过相同距离会突然低下一截,那是窗户的位置。身后有老师进去锁教室门的声音,有锁钥转动的“咔啦”金属声。
向前走斜坡出了楼,有阳光透过眼罩进来,我仰着头向前,分辨光影的变幻。起风了,不远处一片叶子在地面上被风推着跑,有断断续续“呲啦——”的摩擦声。再往前,听到了唱歌的声音,男中音(还是男高音?我猜是王春然老师)。
然后——突然记不清是在这之前还是之后了——走着走着我撞上了面前一块金属板,没有很用力,但左边肩膀和手臂感受到了碰撞,我伸手摸,摸到了很规则的一片圆孔,手感光滑,有点凉凉的,是金属材质,是到了秋千长廊。眼前明暗交错,我猜是阳光透过头顶的方孔断续地洒下来。果然,往前就是秋千的铁链,我摸索着坐在秋千上,微微荡起来,风把头帘吹起来,我又伸手去按住。身下是木质的座椅,表面光滑,应该是刷过漆的缘故,在阳光下晒得微微热了。
起身再向前,走过了一段草地,声音“沙沙”的,是靴子底和草叶的摩擦。
再往前,我忽然听到左侧传来风扇呼呼的声音,闷闷的,隔着一层什么,我意识到是通风管道。走近摸上去,是比较规则的立方柱体,大概是笔记本那么宽,摸上去表面是粗糙的。中间一段是一棱一棱,很细小的纹路,两侧稍光滑。
再转向,向前走,走进了椅子的乱丛里,是藤条(?)编织出来的椅子,大把抚摸好像是粗糙的,但每条纹路都很光滑。稍有磕磕碰碰地往前走,走过了三(或许是四)把椅子。
伸右手,摸到了植物的叶子。很干燥,好像有点干枯了,叶尖好像打着卷。我用食指和中指的指尖夹住一片叶子,顺着捋下来,发现叶片形状是偏狭长的,中央纵向一条叶脉比较突出,我判断这是竹叶。伸出手臂去扒拉,听到了窸窸窣窣的声音。他说,这是刚竹的叶子。
我摘下了眼罩,重新沐浴在阳光下。
你好机智,摸叶子的脉络就可以判断是哪种植物。
摸那块石头音响时,能感受到你的疑惑。或许把眼睛放空,许多曾经忽视的小物件会浮现出来,显得比平时更有趣和令人好奇。
你的观察比我更细致,比我更善于运用触觉,例如旋转门上的小圆孔、通风管道上的纹路。
有点遗憾,若是上周五不刮大风,一只青灰色的狸花猫有一定概率温顺地趴在草丛里,也有一定概率会伸着头让你摸摸它,那会是更有趣的体验。
在写作复盘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好像对学校里比想象的更熟悉些,毕竟才仅仅在这里待了一学期。但也确实感知到了很多平时没太在意的东西,就比如那块有趣的石头音响,现在想想真是太有意思了,我一边疑惑一边忍不住回想,又一边怀着更强烈的期待向前走——是“未知”的吸引力!!关于旋转门,大概是在碰撞后的一瞬间所迸发的敏锐感知呢。
另,我也知道老校门的那只猫猫哦!有过几面之缘。还会有机会摸到的哈哈哈哈哈~
已评论:Stardust、崧青、凉茶不加糖、归南
很喜欢第二段的描写,有风吹来的触感,有风的声音,人的声音。特别是描写了一句风吹来的话,一句话就把校园的静谧感和学习的氛围感描述出来。由于我也经常听到类似的声音,所以很容易就通过这句话构建出了画面。这句话好生动!
”突然发现有回声,一瞬间好像听到声音微微朦胧了,好像感受到声波向四周扩散、碰撞、再返回。“我的意识从这里进入了清醒梦。往后读,把白色的电脑屏幕看出了被阳光晒得发黑的那种黄褐色,你所说的每一事物也在我的身体和意识中回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