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缪是对的”

2669年8月25日于X基地

“你没听说过吗?很早以前就有史料记载,喝了用玫瑰花瓣碾碎后沏成的茶会让人更爱这个世界。我们试试吧!”

我第一次看见伊蔚时,正抱着一盆刚播种下的玫瑰花枝前往我的秘密基地。一路上都在纠结它几时才能开花,开出的花会是什么样的?同时也抱怨自己得到花卉知识太少了,毕竟,这里是X基地,没有人会做这种没用的工作。

我遇见了伊蔚,在我的秘密基地里。看见我时,她慌忙地起身道歉,手里还抱着那些我不知道的东西。

很久之后我才明白,那些东西叫纸质书。

这个叫伊蔚的女孩和我一样,被X基地所有人贴着那种“不务正业”的标签,她喜欢读一种叫纸质书的东西,而相对于学校的电子书,这种上个世纪的阅读方式显得笨拙又不方便。为了躲避那些自以为聪明的大人们的排斥,她只能四处寻找可以让她读书的地方,而我的秘密基地恰恰合适。

“但它很真实,难道不是吗,孤舟?伊蔚盘腿坐在秘密基地的阁楼,翻阅着一本被先人们称为《加缪手记》的书。我顿了顿,一边给我们的梅花浇水,一边问出了我心里最想问的真实的问题。

“你说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余洋

 

2669年10月6日于X基地

在这篇日记的开始,请允许我先介绍一下X基地吧。

很多年前,这个世界的能源到达了枯竭的程度,沙漠遍地,人们为了争夺仅有的资源相互杀戮,在荒蛮的环境中向同胞竖起尖刀。而X基地就是一个用来保护幸存者的封闭地区。他们认为是世界抛弃了他们,剥夺了他们原本自由的权利。

但我认为,比环境更可怕的,是人类本身。都说历史是循环往复的,在这里人们就犹如井底之蛙一样,每天抱怨着世界的无能,只在乎着眼前的存亡。

而我现在却能很坦然的讲述这段历史,因为我从出生就没离开过X基地,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我有预感,我还会死在这里。所以我出生就被教导,一定要做有用的人,一定要活下去,而我在人生的16年,反复问自己,什么才是有用的?活下去之后呢?

我有我自己的爱好,只要读上个世纪的纸质书,就会使我感觉到真实和满足,但有些时候我也感觉自己像一个可怜虫,连读书都需要藏起来,因为在其他人眼里,这是没用的,因为读书不会使你活下去。

这真的太可笑了。

伊蔚

 

2669年12月15日于X基地

天气渐渐寒冷,伊蔚有些担心秘密基地的那盆玫瑰花,我不想直接告诉她玫瑰花的开放时间,让她感知些未知,不是惶恐,反到是好奇,也许并不是坏事。

X基地就是这样,对所有人来说这里是平等的,但我仍相信这里是最不平等的地方。这里膨胀着许多人的欲望,但普通的人只能拼命地满足他们的欲望。伊蔚曾经问过我,什么是真实?我很难回答她的问题,但我相信世上一定还存在着真实,一定的。

我决心离开这里了,本想等着那盆玫瑰花开放,可惜我看不见了。

在走之前,我掏出昔日培养瓶中仅剩的两片玫瑰花瓣,把它们碾碎,炒熟了茶叶后浸泡在一起,倒入了《加缪手记》旁的保温杯中。尽管之前说的那些史料记载鬼话都是哄着雨辰玩的,但我还是希望它能够起作用,至少她可以明白……

余洋

 

2670年2月5日于X基地

我的那位植物学朋友自由了。

昨夜下了一场大雨,当我跑到秘密基地时,破旧的仓库漏雨,已将那盆刚刚盛开的玫瑰花打落一地。只剩一本孤零零的《加缪日记》和保温杯。冷气钻着骨头缝侵入身体,还真有点冷,我拿起手边的保温杯猛干了一通,脑子里想着他去往了新的生活,他选择用笨拙的方式拥抱世界,他感觉那很真实。边想边咂摸着嘴巴,不对!是玫瑰花茶!我看了看地上被打落的玫瑰花瓣愣住了神,将他们捡起夹进了《加缪手记》第二卷里,带上我的日记,不知不觉走到了X基地的边界,我将这两本书深埋于地下,希望有人在不久的未来能看见我的文字。

然后我爬上围墙,看着X基地灰蒙蒙的世界,我突然笑了。

加缪是对的,只要我们能拥抱世界,那拥抱得笨拙些又有什么关系。

伊蔚

 

三个关键词:学校、喝、浪漫的

avatar

8人评论了““加缪是对的””

  1. 木三子-李雅彤

    加缪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但是在荒谬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觉得文中以第一人称记叙的“我”很好的表现出了这种感觉。

  2. 木三子-李雅彤

    我认为文章的主旨:
     
    我认为这篇文章在于讨论什么是真实,真实中有没有荒谬,荒谬中有没有最真切的真实。X基地 是一个乌托邦的存在,真实 什么是真实,于洋 和伊蔚,一味的相信世界是荒谬的 余阳 末日余阳 这个在末日里的余阳会给这个一味相信世界是荒谬的全然失去了真实的女孩心中带来了一点光明。
    玫瑰花,在文中是一个线索,从一开始,于洋就说,玫瑰花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欢笑,最后,当伊蔚真的品尝到了玫瑰花茶,她会想什么?她的世界会发生转变吗?玫瑰花开,是一个梦,在二人看来都是如此,因此于洋离开了这个灰蒙蒙的世界,但是玫瑰花还在这个世界存在着。荒谬是花会谢,但是花瓣还会入味,会入茶,入意。
    荒谬但是不颓丧,花枯仍留芳,灰蒙蒙的天空里,执意一味读着纸质书的伊蔚也有自己的空阔的真实。于洋,植物学家,封闭或是开放,走出去或是回来,可能在伊蔚眼中,他是选择了用笨拙的方式拥抱世界,但是在他看来,带着心中未落的太阳去寻找从未看到过的外面世界里的真实,或许才能更好的回答,真实本身是什么,这个问题。用最后的一点余阳打破灰蒙蒙的天,或许出生在X基地,心中的一点余阳,也可以换来蓝色的天空。

  3. 〇伍壹叁 -刘伊琳

    伊蔚一个土生土长在X基地的小女孩,因为从小就被这个所谓的“封闭自首”的环境所束缚,所以一开始脑子中固有的想法便被灌输为怎样才能活下去。但随着岁数的成长,身心的成熟,她不断思考一味的追求活下去的结果是否对于这个世界是最真实的。余洋的到来成为伊蔚生活中的“落日余阳”,玫瑰花瓣的古老传说在伊蔚喝到余洋泡的花茶后得到了印证,她认为或许余洋的到来是想要带给她些什么,恍然大悟后她将《加缪手记》,埋在土中,一是对于自己过去的一个告别,二是暗示她即将去追寻真实去接受去拥抱这个世界的全面性,走出去,并成为X基地人们的救赎(希望有人在不久的未来能看见我的文字),去打破X基地灰蒙蒙的麻醉感。

  4. 是反乌托邦故事。的确浪漫。
    初稿里,双重视角交叉讲述。从比例上看,难以区分哪个视角更重要。因此,如果单独拎出一个主人公,把另一个人做配角,“真实 喝 浪漫的”这个骨架里——女主做的努力并不多。这个故事的推进是二人合力完成的。

    建议零伍壹叁从单一主人公的故事进入写作练习。因为双重视角穿插讲述,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讲述的难度。不容易发现叙事上的问题。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