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闹市,有一个女孩子扯着妈妈的衣角,站在一家小铺子的门前不肯走。铺子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丝带与装饰品。她的妈妈很无奈地叹着气说着:“家里的丝带已经很多了,小熊身上也绑满了丝带,为什么还想要呢?”
小女孩口齿不清地说着“剧院”,“丝带”,“好看”之类的话,但妈妈显然没有明白她的意思,低头看了看手表,扯着她说芭蕾课已经要开始了,想去剧院的话就要好好上课。小女孩听了,立即转变了态度,拉着妈妈向着教室的方向奔跑着。
下了芭蕾课,妈妈带她去看剧院的表演,每个演员身上都系着很多条五彩缤纷的丝带,有的从剧院屋顶垂下,有的系在身上随着动作舞动。她看的很入迷。
几年之后,已经长大的她终于有机会进剧院演出,她对剧院的一切充满好奇,于是偷偷溜出化妆间四处探索。于是看见幕布之后的一角有一条浅粉色的丝带,好奇和渴望的心情掺杂在一起,促使她撕开幕布上的魔术贴,走进幕后仔细观察。
幕后的丝带很多,多到女孩几乎无处落足。她抓住其中一根丝带,扯了扯。她听到机械部件之间摩擦和碰撞发出的刺耳声响,黑暗的幕后有一抹浅粉色的东西在空中晃了晃。适应了黑暗环境之后,她发现这跟极长的丝带被悬挂在房顶上,于是她顺着丝带向上攀爬,来到了剧院的房顶。丝带的终点连接着一个巨大的十字骨架,因为她刚刚的攀爬在空中晃动着。抬起头,她发现房顶上悬挂着无数个十字架,每一根十字架都固定在对应的轨道上。顺着齿轮转动的声音向前看,她看到几个十字架正在轨道上移动着。她抓住房顶最右侧的铁杆,攀爬到前方。
攀在剧场顶端的铁架上向下看,她发现,这些丝带连着演员们,牵动着他们的动作,使他们在音乐中舞蹈。
女孩意识到她向往多年的丝带对于演员来说是一种束缚和操控,感到有些震惊和唏嘘。演出结束,所有的十字架都滑到轨道尽头。她没有犹豫,把所有的丝带从十字架上撕了下来。想要解放那些被常年绑在丝带上的人们。撕裂的声音掩藏在闭幕的熟悉音乐里。丝带一条一条被扯下来,无力地坠向地面。那些人没道谢,而是跌坐在舞台幕后的墙角。经过漫长旅程的丝带终于来到地面,盖住了他们的脸。她很唏嘘,感觉这些人被红丝带牵绊了太久太久,甚至一时间不能独立行动。她的演出即将开始,她顺着墙角的梯子爬下来,回到台前备场。
舞台上,红光漫天,音乐想起之后,她开始跳舞。在舞蹈中,她享受着舞台带给她的成就感,又回想起自己刚刚拯救了他人的善行,她感觉自己的世界是幸福而温暖的红。
第二天,她再次去剧院观看演出,想重温儿时回忆,也关心一下昨天在幕后显得很落魄颓唐的演员们是否还好。当她站在剧院门前时,她看到墙上贴着一张红色的举报书,内容是有人蓄意破坏了剧场中所有的木偶表演道具,演出取消了。那片鲜红在她眼中慢慢扩大,在那一瞬间淹没了她的世界。
感觉作者将这几个关键词相连接的方式真的好巧妙!大环境的设定使得整个文章的氛围和气质都很统一。有些好奇文章开头女孩对于丝带的执着与后文有什么联系。
把这三个离谱的词很好地串起来了!哈哈哈哈哈虽然最后结局掉下来的不是真人只是木偶,但情节也很精彩
感觉能将这几个词汇串在一起就很好啦,整体链接流畅完整,情节设计很有创意性。
有违生活常识……?
为什么一个大女孩(应该有十几岁?)看不出丝带下的演员不是真人是木偶?
为什么她会用这么“疯狂”的方式去获取丝带?
1、按着你所读到的,这篇文章的三个词应该是什么?
丝带 扯 红色的
但感觉我能看出这三个词的原因是它们在文章中被有些刻意地强化到了不能被忽视的程度
2、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自己认为的助人对他人来说可能反而带来伤害?
二 作者反思和修改
1、回到主旨——如果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去概括你的故事,你将会怎么说?
主人公有一个欲望——实现愿望的过程中发现偏差——解决偏差(感觉好怪)
2、现在,请重新确立你的三个词 。
丝带、撕、红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