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

故事背景

1991年12月25日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正式宣布辞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历史宣告终结。新上台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政府与西方国家积极交好,以缓解苏联与西方在冷战时形成的僵硬关系。但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大打折扣,新的政府又不断的向西方讨好和妥协,这使得曾经是超级大国公民的俄罗斯民众深感失落和不满。极端民族主义的激进思想也在俄罗斯国内蔓延开来。极端民族主义者认为,当前的俄罗斯政府并没有真心的去关切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而是去引进西方的价值观和经济模式以讨好西方,这将摧毁俄罗斯的国家意志,损害俄罗斯的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他们认为,俄罗斯要复兴的主要障碍就是以美国和英国的为首的西方世界,俄罗斯不能支持西方的政权。

2011年

苏联解体将近二十年,俄罗斯激进分子伊姆兰·扎卡耶夫希望让世界重新回到两大超级大国对峙的冷战时代,他和中东某国军阀–极端的宗教主义和民族主义者卡莱德·阿拉萨德勾结,以俄制武器和伊斯兰宗教力量,构建了一个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定的恐怖主义政权,并拥有正规军和核武器。扎卡耶夫、阿拉萨德和另外两名参谋人员组成了绰号为“天启四骑士”的核心团伙,其魔爪已经深入到了乌克兰、阿塞拜疆、加沙地带、埃及等地,阿拉萨德在扎卡耶夫的支持下在中东大肆破坏战火纷飞为此美军直接出兵中东以平定冲突。

 

人物介绍

伊姆兰·扎卡耶夫(Imran Zakhaev)

俄罗斯极端主义分子的最终的幕后黑手。在十五年前(1996年)被普莱斯和用巴雷特M82A1在普里皮亚季打断左臂,落下了残疾,从此和普莱斯有不共戴天之仇。战争期间支持卡莱德·阿拉萨德发动政变,绑架并杀害了阿夫拉尼总统,建立恐怖独裁政权。在发动政变国的首都准备了一颗核弹,授意马卡洛夫、阿拉萨德将其引爆,导致当地三万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全军覆没与大量平民死亡。

最后被“肥皂”麦克塔维什击毙。

 

卡莱德·阿拉萨德

在中东某国发动政变,在电视转播中枪杀了阿弗拉尼总统,引起美军参战,后来在首都战役中引爆核弹 (确认为马卡洛夫引爆的核弹),造成了3万多美军和大量平民的伤亡。最后在阿塞拜疆被SAS小队抓获。被普莱斯上尉用手枪爆头。

 

谢菲尔德将军

美国陆军三星中将。一个看似大义凛然实则虚伪狡诈的野心家。他曾担任抓捕卡莱德·阿拉萨德任务的总指挥,在行动中他亲眼目睹了自己的三万部下死于核爆的惨烈情景。为了给这三万名战士发抚恤金,为了恢复美国的国际地位,更为了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拯救美国于战火的英雄以满足私欲,五年后他与马卡洛夫合谋挑起了美俄战争。通过欺骗政府获得了想要的一切军事资源,实现不可告人的计划。但是由于普莱斯的介入打乱了他的步骤,逐渐将141特遣队视为绊脚石,开始设下圈套并指挥影子部队清洗自己组建的特勤部队以毁灭证据。

 

弗拉基米尔·马卡洛夫

马卡洛夫,一位残酷无情而又狡诈的战略家,在策略方面常胜出对手一筹并将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他总是相信零和博弈,为了占取上风甚至不顾搭上许多人的性命。马卡洛夫确信只要目的正当就可不择手段,直至死在约翰·普莱斯的手上,否则他的疯狂或许会改变历史的进程。

 

 

根据谢菲尔德将军收集的情报,作为前任苏联红军上尉的弗拉基米尔·马卡洛夫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最初服役于伞兵部队。后来他进入苏联特种部队,两次在车臣执行任务。据认为在他的指挥下,某连队参与了一些惨无人道的”清洗”行动。

很快,联合国开始调查这些被指控侵犯人权的行为。马卡洛夫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欧盟提交的报告名单之首,然而在他退役后这次调查也戛然而止。为逃避调查除了离开军队外别无选择,通过这件事他对西方和俄罗斯政府恨之入骨。之后,马卡洛夫凭借着军人的本领和素质开始涉足犯罪界,诸如贩卖人口,洗钱,炸弹袭击以及暗杀等等。不久,新兴的极端民族主义党领袖伊姆兰·扎卡耶夫看中了他并许诺给其在党内的职位。

 

 

尤里

曾为俄罗斯极端民族主义党成员、弗拉基米尔·马卡洛夫手下,后因目睹其在中东引爆核弹杀害三万美海军陆战队士兵,同时也得知马卡洛夫要策划莫斯科机场屠杀计划,对马卡洛夫心生不满,愤然叛变,向联邦安全局(FSB)提供有关情报,而后进入141特遣队。

 

 

“这笔交易将会给我们带来数百万的利润。金钱可以买到任何东西,包括权力。我们通往未来的路途就在此开启,我的朋友。”,马卡洛夫向尤里解释他们的目的。

1996年,当扎卡耶夫在普里皮亚季交易核燃料棒以换取壮大极端民族主义党的资金时,马卡洛夫和他的战友尤里也在现场,目睹扎卡耶夫遭到普莱斯中尉狙击丢掉了左手。马卡洛夫驾车载着扎卡耶夫从现场逃离并且救了他一命,因此也取得了扎卡耶夫的信任。

 

 

这个世界就像火药桶,只要有人点燃引线,就会爆炸。引发战争或许只需要一个漂亮的谎言,但中介战争却需要付出无数战士们的鲜血。在游戏世界中,存在着许多肩负伟大使命而在战场上挥撒血汗的战士。从他们的视角来感受战争是非常震撼的体验。这可以令玩家热血沸腾,也可以让我们潸然泪下。我们的主角是《使命召唤-现在战争》即COD4/6/8和重置版给我留下难以磨灭印象的约翰-普莱斯。

现代战争的故事发生在距离我们非常近的时代,战争从政府与民族主义极端分子之间的对抗渐渐演变为美俄两国之间的战争。战火波及到了世界各地,整个世界笼罩在核弹和毒气的威胁之中。然而这场战争的幕后黑手只有三个人。他们就是点燃火药桶的人。(伊姆兰·扎卡耶夫(Imran Zakhaev)弗拉基米尔·马卡洛夫 谢菲尔德)有人引发战争就需要有人终结战争。这就引出了TF141(Task Force 141)141特遣队(one for one我给他翻译成“以牙还牙”?141的发音是我的联想)约翰普莱斯就是这只特遣队的队长。普莱斯是贯穿整个战争的重要角色,他亲历过的多次任务之中,包含了战争的开始和结尾。从起点开始,这次战争也是在他的手上画上了彻彻底底的句号。Price是一个喜欢带圆形奔尼帽的胡子大叔,雪茄是他的最爱。

一开始普莱斯隶属于英国皇家特种空勤团,也就是鼎鼎有名的SAS。中尉身职,负责领导行动。普莱斯经验老道战斗技巧出众,在战场上能够沉着冷静分析局势做出指挥。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脾气温和,在艾萨拉德被绑在椅子上审讯时,他用1911结束了他的生命,该果断的时候比谁都要果断,这又令我想起了在英国的皮卡迪利大道遭遇恐袭时,普莱斯带领我进入建筑物内部,拆除炸弹,来到坍塌的二楼时,我们才明白所谓的炸弹时人肉炸弹,当普莱斯大声质问我情况时,我只能告诉他我解不开铁锁线路,他凌厉的目光仿佛要撕裂了我,然后一把将我推开,转身将人质踹下二楼,随着一声巨响和振动,我狠狠的撞在地上。“这里是B6,炸弹拆除,卫生组进来。”普莱斯对着通讯说到,“你没事吧,中士?”他拉我起身,拍拍我,仿佛又变回了那个慈祥的老头。

7人评论了“COD”

  1. 1、如果ta有机会为自己写回忆录,你觉得ta会看重自己一生中的哪方面经历?具体到,ta会致力于讲述什么时刻? 
    现代战争时期,从普里皮亚季和麦克米兰上尉的开始到炼油厂的结尾。
    2、职业:ta职业生涯中最经受挑战的是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ta是怎么应对的?带给ta的后续影响有哪些?总体说,这种挑战来自于外界还是来自于内心(例如某种性格弱点)? 
    嗯,最经受的挑战应该是战争的结尾,照片上的人终究只剩下了他一人。外界的挑战。活到最后的人往往要承受最多。
    5、外界:对ta自己来说,是受了哪些外界影响,ta才成为今天这个样子?对你(创造ta的人)来说呢? 
    战争,或许说是一种使命,像是诅咒一般。
    6、想象……文中曝光的ta这个事件,有或者没有,对ta来说都一个样吗?(会有本质性影响吗?会有些微影响吗?会有看似无但实则有的影响吗?)那影响是怎样的? 
    影响肯定是有的,以一个老人的视角来看待战争,或许经历了这么多,他已经释怀了。
    1、你心目中想要展示的人物核心特质是什么? 
    初稿跟上述目标的差距在哪儿?(哪里是你想要、但感觉没写出来的)
     呼,希望我可以吧整件事情讲明白。核心特质是则个人本身的经历吧。
    2、你觉得自己选取的情境/事件是(展示人物核心特质的)最佳选择吗? 
    如果不是,你现在想来还有什么其他可能的情境/事件可选? 
    是的,毋庸置疑。
    3、具体说,你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没有困难!

  2. 1、作者笔下的人物哪里吸引你?(你可以举例、也可引用原文。) 
    单纯读故事,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人? 
     还没写人捏,只看背景是一个军人身份的老兵,地位应该是不低的(不然不好写),然后应该是对战争有一定的理解
    2、请试着帮Ta解决困难(作者阐述的问题3) 
    没困难,不用解决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