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调查问卷+初稿-托朗和兰尼斯

是历史同人,背景是18-19世纪的欧洲。如果不了解那时候的历史背景,推荐参看九年级上册历史书第19课(88-92页),或高一下学期的历史课本《中外历史纲要(下)》第9课50-51页。

本调查问卷中出现的所有人物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信息来自各种史书、传记和其他资料,但是名字都是我根据真名改的化名,很多内容也有衍生创造。

不用真名是为了提醒我和读者,文中的人物并不是历史上的人物。就像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也写到了那个年代真实存在过的一些历史人物(比如库图佐夫,巴格拉季昂),他们在《战争与和平》中的人物形象和角色经历当然和真实的历史有关,但他们在书中所做的许多事显然是真实历史中没有发生过的,他们在书中的人物形象也显然不能等同于现实中的他们。我写的这个东西也同理,不要当真实历史看。

 

以下正文:

 

纠结了很久也没有决定写谁,就两个人都写了。下文中T代表莱昂·托朗,L代表吉安·兰尼斯。

原著(历史)中的人物背景:简而言之,二人都是当时法国军队中的将军(起码一段时间中是),莱昂·托朗是吉安·兰尼斯的上级长官。

原著(历史)中的人物形象:按照百度百科里的,托朗是“军事天才”,兰尼斯是“勇敢”。

 

 

一、 此刻的 TA

 

1、 床

 

T:有床柱、床帘、很高档的精美刺绣床单和枕头的高级床。但是并不很大,那个年代欧洲的床都不大,据说是因为他们的传说认为如果躺平睡觉就会被魔鬼上身或被死神带走,所以床小一些使人半靠着或者侧躺蜷缩着睡。

出征在外的时候就是简易的行军床。

晚年的床就没那么精美了,但也不至于太差。

 

L:有床柱、床帘、很高档的精美刺绣床单和枕头的高级床,但是配色是很土的大红色和金色,是他买下城堡后自己设计的。但是并不很大,那个年代欧洲的床都不大,据说是因为他们的传说认为如果躺平睡觉就会被魔鬼上身或被死神带走,所以床小一些使人半靠着或者侧躺蜷缩着睡。

出征在外的时候就是简易的行军床。

他没活到“晚年”,40岁就死了,死在战地医院简易的小床上。

 

 

2、 冰箱

 

他生活的那个年代冰箱还没有发明出来。

如果他有冰箱的话,应该会有一些速冻食品或者昨天没吃完的饭,也许还有些酒。

 

 

3、 每天⼊睡前最后⼀件事。 TA 的睡眠充足吗?

 

T:平时是泡澡(他很喜欢泡澡,每天都要泡很久)。

出征在外的时候是下属们商讨、思考战术或第二天的安排,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尽量泡个澡(不过能有这种条件的很少),之后(真正意义上的最后一件事)大概是和仆人说句话,像今晚该守在门外哪里之类的。如果住宿比较紧张,要和其他将军们睡一起的的话大概会是聊天,有可能还会讲(鬼)故事。

睡眠非常不充足。他堪称工作狂,睡得很少,作息极度不规律,经常半夜起来工作。

 

L:平时大概会喝点酒。

出征在外的时候是商讨、思考战术或第二天的安排。

睡眠不充足,尤其打仗的时候非常不充足,经常赶路、与其他将军讨论到凌晨、天还没亮就被上司莱昂踢醒去行军或讨论。

 

 

4、 中学毕业于 (受教育程度)

 

T:9-10岁在教会学校,10-15岁在布列讷军校,之后进入法国巴黎军官学校,成为炮兵军官。

L:没上过中学,甚至小学都没上完,做过学徒,只会识字写字和简单的算术。

 

 

5、 喜欢的书、电视节⽬ /或者感兴趣的思维领域/喜欢听人们谈论的话题

 

T: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对战争、历史、古代名人(亚历山大大帝、凯撒、汉尼拔、腓特烈大帝……)、哲学(伏尔泰、卢梭)、诗作(高乃依、拉辛、伏尔泰、莪相)感兴趣。对科学也感兴趣,喜欢(最起码为了立人设会装的喜欢)和科学院里的学者们讨论,给他们授勋。喜欢数学(当炮兵指挥官必须学的)。不是很喜欢音乐,但是欣赏音乐的宣传作用,对音乐家们很好,也有授勋。

 

L:不怎么喜欢看书,但认识莱昂后应其要求开始看一些历史、战争史相关的书,还有《罗兰之歌》(他被莱昂比作罗兰)

 

 

6、 怎么跟妈妈说话

 

T:很敬爱母亲,即使有过矛盾,小时候偶尔挨过打,但知道是母亲在父亲早逝的情况下把他们8个兄弟姐妹养大的,总是流露出对母亲的真诚的爱与尊敬。

L:就像每个乡下孩子一样,顽皮又不失亲爱。

 

 

7、 最好的朋友

 

T:杜洛克。早期可能是米莱,德斯艾克斯,他们死后也有兰尼斯和巴蒂。可能还有安多(“风暴”)。但其中自米莱死后他最好,对他最重要的朋友应该一直是杜洛克。杜洛克死的那天他推迟了所有的军事行动。

注:杜洛克、米莱、德斯艾克斯、巴蒂、安多等人也都是当时法国的将军。杜洛克算是莱昂的秘书或者说助手吧。

 

L:莱昂。关系从最开始认识的时候非常好,到后来有过疏离的时候(他因为30万法郎事件被除去禁卫军职务的时候、他被莱昂派去葡萄牙的时候),后来又好转了(又把他派回来一起作战了),再之后又有破裂的迹象,但还没破裂,他就死了。从他死后莱昂的反应来看还是很好的朋友。他也一直是少数用“你”而不用“您”来称呼莱昂的人(在法语中,只有对亲密的人或地位低下的人才可以用“你”,对尊敬的人或陌生人要用“您”)

和莱昂的妹夫的关系也很好,虽然他在他们结婚前也曾追求过莱昂的妹妹,但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早期和巴蒂的关系也很好,但法郎事件后就破裂了。

 

 

8、 包

 

T:没有自己的包,总是有杜洛克或仆人和秘书帮他拿着东西。

L:红色的文件袋,上面有金色的花纹和押花纹章,还有一些墨水的印记。是莱昂送给他的,说这样他就没有借口不及时回复公文了。

 

 

9、 失眠时会

 

T:爬起来工作。或者去找杜洛克(他的卧室就在隔壁)说话。

L:睁眼瞪着天花板,或者喝酒。

 

 

10、 他/她最害怕什么?

 

T:失败,尤其是战争的失败。

L:战争,以及在战争中朋友、亲人、下属和自己的死亡,被军队屠杀的平民、烧毁的村庄和城市。

 

 

11、 有过什么噩梦吗?

 

T:在战场上,朋友死在身边,战役输了。

L:梦见在西班牙的战斗,残忍,惨烈,双方伤亡都很大,士兵和平民被以残忍的方式杀死,周围的人死去却无能为力。

 

 

12、 你见到他/她时,他/她正要去哪⾥?

 

T:穿着不合身的蓝大衣,和杜洛克一起在清晨的巴黎散步,正准备去一家小商店看看。

L:走在农村的小路上,正要回家乡去看望亲人(他们家有五个兄弟姐妹)。

 

 

13、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依靠的是本能、逻辑思考还是情绪?

 

T:本能或者说直觉是一部分,也会很准,但最后的决定也要很大程度上靠逻辑思考。除了杜洛克死的那天,那天他的取消全部军事行动的命令全靠的是情绪。

L:年轻时基本全靠情绪和本能,很冲动,后来在莱昂的教育下开始渐渐依靠逻辑思考。

 

 

 

14、 最难忘的事情

 

 

T:可能是最大的胜利?实际据他自己晚年回忆所说,他最幸福的时刻是和沙皇在涅曼河上的大木筏会面签订和平条约,和他与杜洛克微服私访时因为说了自己的坏话被没认出来他的崇拜者用扫帚从商店里赶出去了。

 

L:让他受封爵位的那场战役,法郎事件,在西班牙的所见所闻。(他总是炫耀那场战役,念念不忘法郎事件中巴蒂的“背叛”,至死难忘西班牙的惨剧)

 

 

15 、周⽇(休息日)下午他/她通常在哪⾥度过?

 

T:去郊区的城堡看望兰尼斯,或者和杜洛克一起微服私访,或者陪陪家人

L:在家,在城堡里,陪陪家人,喝点酒,在院子里养羊、种树。如果莱昂来看望他的话就会一起聊天。

 

 

16、 ⾝体特征?

 

T:身高169左右,年轻时很瘦,后来从40岁左右发福了。(浅)棕色头发,晚年略有些秃。灰蓝色眼睛。

 

L:身高173-177,瘦,肩膀窄,有些溜肩。棕色的头发和眼睛。

 

 

 

17、 ⾝体语⾔(表情/⼿势)的特征?

 

T:双手抱在胸前或背在背后。把手揣在胸前的衣服里。皱眉。和朋友和下属(士兵)相处时喜欢捏他们的耳朵表示亲近。

 

L:没什么特别的动作,站着的时候有时会单手叉腰或者按着马刀柄。脖子会略微有点梗着,歪向一侧,是在埃及的战斗中脖子受的伤的后遗症。

 

 

 

18、 喜欢(讨厌)的⾷物?

 

T:没有。只要能快速吃完就好(我认为他最后胃出问题死掉的原因除了家族遗传的胃病之外还有他饮食习惯不好的因素)

 

L:卷心菜(这个梗来自他小时候在家乡农村会骑在石头围墙上向邻居家的菜地扔石头砸卷心菜)

喜欢红酒,会兑点水一起喝(当时欧洲的习惯,喝酒兑水是节制的美德)。

 

 

19、 最后,他/她的名字(出⽣⽇期?)

 

T:莱昂·托朗。原名叫 莱奥尼·托伦特 ,进入法国军队后为了入乡随俗从意大利语版改成了法语版的莱昂·托朗,但认识他最早的朋友安多喜欢叫他莱奥尼。

生于1769年8月15日。

 

L:吉安·兰尼斯。

生于1769年4月11日。

 

 

 

 

 

 

二 、童年的 TA

 

 

2、 父母的价值观?家族有什么信仰或者忌讳吗?

 

T:父亲受启蒙思想影响,最初是独立派,后来“归顺”法国,申请了法国贵族身份。

母亲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对他很严厉。

L:父母都是普通的乡下人,父亲是管马厩的。父母都信天主教。

 

3、 童年时更喜欢妈妈还是爸爸,长大后呢?

T:童年时更喜欢父亲,因为父亲比较慈祥,母亲比较严厉。但他的童年还没完结父亲就去世了。长大后更喜欢母亲。

L:童年时喜欢爸爸,爸爸会带他去看军队里的朋友,帅气的军官和士兵。后来长大后父母都去世了。

 

 

8、 和人发生冲突的方式是怎样的?

 

T:和人理论,用话语或自己更高的地位来解决问题,有时候当场就不理对方了,等冷静下来再背后解决。

L:激烈的争吵,发脾气,打架甚至决斗(他临死前没几天还和巴蒂吵架并提出决斗了)。

 

 

11、 最强技能是什么?是在哪儿、跟谁学的?

 

T:军事技能。一部分天生,一部分军校,一部分战场。

L:战斗技能。战场。

 

 

 

三 内心深处的 TA

 

 

1、 最失败的经历是什么?自己能够承认吗?

 

T:载入史册的巨大败仗。不能承认。

L:在西班牙的战役。能承认。

 

 

3、 有什么个人的小癖好?

 

T:吸鼻烟、泡澡。

L:在城堡庄园里养美利奴绵羊,规划花园里种的树要按照使他封爵的那场战役中他军队的阵型。

 

 

4、 通常被周围人的认为是怎样的(有没有“标签”?)

 

T:(不对这好像是后世和当时不了解他的人贴的标签)

L:勇敢。

 

 

7、 如果必须赴死,什么人是 TA 没有办法割舍的?

 

T:家人和朋友们。他自己肯定还会说最不能割舍的是法兰西。

L:家人,尤其是孩子们。

 

 

9、 身体哪儿有明显的伤疤?伤疤是怎么造成的?

 

T:据说在左腿膝盖上方有一个很大的疤,1793年在土伦被英军士兵的刺刀扎伤的。

L:脖子上有一块大疤,是1799在埃及的战斗中受的伤留下的。

 

 

11、 会为什么样的事情哭?

 

T:朋友的死。兰尼斯和杜洛克死的时候他都哭的很厉害。

L:手下士兵和副官的死。

 

 

21、 遗传特征 & 非遗传特征?

 

T:遗传特征:从父亲那里遗传了蓝灰色的眼睛和导致他们双双早死的胃病。

非遗传特征:军事和政治才能。他的家人都似乎有些缺乏这点。

 

L: 遗传特征:外貌

非遗传特征:冲动的性格,做军人的能力(他当上将军后曾给自己的弟弟找了个骠骑兵的职位,结果弟弟当了逃兵)

 

 

 

人物故事-初稿

 

我小的时候,家住在巴黎,开了一家珠宝店,我也就在店里帮忙干点活。未来的皇帝当时还只是第一执政,但已经引起了父亲的注意,他经常在晚饭时谈论这些事。

一天清晨,店铺才刚刚开门,母亲还没有来到柜台前,店里只有我一个人。我听见有人推开了门,便抬头望去,看见有两位先生挽着手走了进来。

我感到很是疑惑,不仅是因为很少有人会这么早来店里,也是因为走在前面那位先生那身奇怪的打扮:他穿着深蓝色的长大衣,戴着一项宽沿圆帽。他将帽子压得很低,几乎遮住了眼睛。他的大衣款式是当时最时尚的,但是尺寸明显不合身。与他这身衣服相比,他那年轻的同伴看上去就正常多了。但从他的身上,我也看不出他们的身份和地位。

那个年轻人开始注视柜台上的商品,似乎想要买些什么。而那位穿蓝大衣的先生却环视四周,用一种估计的眼光打量着我们家的店。最后他走向我,微微踮起脚又落下,打断了店里沉默的尴尬氛围。

“这是你家的店吗,小家伙?……你们的店看上去货物充足,平时肯定有很多顾客光顾吧?”

说这些话时,他的语气很是奇怪,还带有一种我从没有听过的口音,而这些问题则更是我闻所未闻的。我感到有些紧张,便没有回答他,而是转头向里屋喊:“妈!有两位先生在前店!”

母亲很快就出出来了,于是他又转向我母亲,开始了新一轮发问:

“好吧!现在第一执政已经实现了和平,夫人您对此怎么看呢?“

他尽量使自己的语气变得自然,但仿佛起了反作用,再加上问题的内容,母亲的脸立刻沉了下来。

“如果您不打算买东西的话,”她说,“请您离开这里。”

他似乎还想再说些什么,但他那年轻的同伴把他拉走了。

 

几年后,第一执政加冕成为了皇帝。同许多人一样,父亲很崇拜皇帝。

加冕后不久的一个早晨,两位先生走进了我家的店铺。我一眼就认出了这还是几年前的那两位先生:他们还是挽着手,穿着不合身的蓝大衣,有着奇特的神情和举止。与几年前完全相同,年轻人开始观察商品,而穿蓝大衣的先生则打量着四周。他注意到了柜台前的我父亲,用一种嘲笑的语气开口问道:

“先生,您怎么看待这个新上台的小丑,这个所谓的,‘皇帝’?”

他那独特的口音让我更加肯定他就是几年前的那位先生,但作为皇帝忠实的仰慕者之一,父亲气红了脸,破口大骂道:

“你才是小丑!给我滚出去,你个雅各宾派的小丑!”

他说着,一把抄起门边的扫把向他打去(我敢说我从没有见过他这么生气),同时威胁:“你要是再敢对皇帝陛下不敬就——”

那个年轻人立刻上前拦住父亲。“我愿为我朋友的一切行为道歉,请您息怒。”他说,语气真诚而亲切,使父亲慢慢冷静下来并放下了扫把。而那位穿蓝大衣的先生则已经离开了,但我注意到他离开时脸上带着笑容。

当天晚些时候,我又见到他们路过店门口。他们谨慎的观察了一下,发现我父亲不在,才悄悄招呼我过去。

“你是早上那家店里的孩子,对吧?杜洛克,给他几个硬币吧。感谢你父亲给我带来了一生中最幸福快乐的时刻。”他笑着对我说。那个年轻人,现在我知道他叫杜洛克,拿出几个硬币给了我。随后他们笑着手挽手离开了。

我没把他们给我钱的事告诉父亲,但我也从没忘记这件奇怪的事。后来我又看见过他们几次,也听其他店的孩子说起过他们,不过他再一次走进我家的店铺是许多年后了。

 

那时战事紧张,生意不太好了,我也不再是孩子,而是能在店里独当一面了。

那位先生还是穿着蓝大衣,但是他胖了许多,神色也很疲倦。他缓缓走了进来,我便向他身后望去,却没看见那位年轻的同伴。我便问他:“先生您好,好久不见了。您那位年轻的同伴呢?他是叫杜洛克,对吧?”

“啊?”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显出一种衰伤的神情,“杜洛克他……他不在了。”

我大概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啊,战争,是吧,这该死的战争。都是皇帝们发动的战争,却要我们这些普通人来承担——”

我停了下来,因为我突然发现他在直直的看着我,那双灰蓝色的眼睛望着我,却又好像看什么别的东西。

“抱歉,先生,”我立刻补救道,我可不希望他是个政府的密探或像我父亲曾经那样的皇帝狂热支持者,“呃,您有什么想买的吗?”

他眨了眨眼,转身看向柜架,却随即又愣住了。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是一个小雕塑,上了色的陶瓷胸像。

“这是元帅的——”我尽量回忆这是哪位元帅。

“对,我知道,兰尼斯元帅,”他苦笑了一下,看看我,又看看雕像,“还做得挺像的。

他又把雕像举起来给我看:“你们长得挺像的,小家伙,你不觉得吗。说话也挺像的,什么该死的战争啊,皇帝该结束了,别再流无辜的血……”他越说越激动,随后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扶了扶帽子停住了话。“开个价吧。”他最后把雕像放在柜台上说。

很少有人会买这种东西,于是我就随便开了个价,没想到他当即决定要买下来,但一摸口袋,却发现没带钱。

“他原来都会帮我带钱的。”先生低声说,仿佛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我听。他又翻了翻口袋,找出一只怀表递给我,“这个押在你这儿,过一会儿会有人拿钱来换的。”

“好的,请问您的名字是?”我问道。最近世道艰难,常有人拿东西来抵押,我常自嘲我家的店已经快成当铺了。

“哦,当然,”他想了想之后说,“莱昂·托朗,就记这个名字吧。”然后他就让我把东西用纸包好,离开了。

我仔细看了看那块怀表。应该是镀金的,非常精美,后盖上有一个“N”字的雕花。从磨损来看这东西有些年头了,但是走得还是很准。

不久后,一名士兵走了进来。这让我有些紧张,不知道他是来干什么的。但他很快就开口了:

“有怀表抵押在你这里吗?”

“是的,是一位穿蓝色大衣的先生押在这里的,”我拿出怀表给他看,“他登记的名字是莱昂·托朗。”

“就是这个。”他接过怀表看了一下,把钱递给我,转身离开了。

 

avatar

9人评论了“人物调查问卷+初稿-托朗和兰尼斯”

  1. 虽然我这样一个纯理科生对历史没什么了解,但是大概猜到了你写的人物是谁~很喜欢你分三个不同的时期描写人物的布局以及文章里面对他的描写,应该打破了很多人对他的刻板印象,把他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而非历史书上那种给人物安上几个标签。感觉这一稿已经很细致、很完善了,期待二稿能有更多细节的补充!

  2. 轩元—陈彦铭

    呜呜呜我对历史没啥兴趣所以可能不太了解历史背景,再加上同人的原著我也丝毫没看过所以可能提不出什么有见解的提问。不过能看出故事线还是很清晰的,身着蓝大衣的男人和他的朋友三次拜访珠宝店象征着不同时期的政治格局,只不过最后一次拜访时年轻人因为战争离开人世了。我不太清楚人物的原型,所以是否和原著人物性格贴切方面说不出个所以然。不过能看出身着蓝大衣的人貌似对政局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二稿能把两人总是来珠宝店拜访并询问对当下局势的意见的原因说清可能会对我们这些没读过原著、不了解历史背景的人来说更友好!

  3. 进深版人物问卷(10分钟)

    1、如果ta有机会为自己写回忆录,你觉得ta会看重自己一生中的哪方面经历?具体到,ta会致力于讲述什么时刻?
     
    他确实写过回忆录。看重事业方面。实际上,他回忆录的主要目的是塑造自身形象,包括但不限于对自己性格、抱负、早年经历的叙述,对自己军事、外交、内政等策略的介绍,对和家人与朋友、下属关系的回忆,但总体中心思想在于为自己搞公关,塑造光辉形象,(具体致力于讲述的时刻)特别是把自己从各种战争失败中摘干净,推锅给别人。因此他的回忆录并不靠谱,但为他起到了很大的宣传作用,也对了解他的心境有帮助。
     

    2、职业:ta职业生涯中最经受挑战的是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ta是怎么应对的?带给ta的后续影响有哪些?总体说,这种挑战来自于外界还是来自于内心(例如某种性格弱点)?
     
    1815年。第七次反法同盟。他组织军队作战。输了。被流放。总体来自外界,但也有他自身的因素(他之前已经被流放到了一个不错的地方,但他又回到法国,重新夺取政权,才导致这次更大的挑战与失败,之后被流放到更远更糟糕的地方)。
     

    3、家庭;家庭中(无论小时候的家庭还是成年后自建的家庭,都可以),ta最在乎谁?他们如何相处?谁最在乎ta?为什么?ta最甜蜜的记忆是哪一次?最不好的记忆是哪一次?那一次,发生了什么事?
     
    我的理解是他最在乎的不是家庭中具体的某个人,而是“家庭”这个整体概念。作为意大利人的后代,他的家庭观念很重(其实大家一般公认意大利人这点是全欧洲最像中国的,出人头地了要给家人好处、大家长等等)
     

     
    6、想象……文中曝光的ta这个事件,有或者没有,对ta来说都一个样吗?(会有本质性影响吗?会有些微影响吗?会有看似无但实则有的影响吗?)那影响是怎样的?
     
    不会有本质性影响。他性格中本就有这一面,这个事件只是体现了出来。些微的影响可能是他又会花一些时间怀念老朋友吧。
     
    注意:前5个问题五选三回答,第6题必答~
     
     
     
    进深版作者阐述(15分钟 )

    1、你心目中想要展示的人物核心特质是什么?
     
    他的复杂性,多面性。他不为人所知的那一面,一些“柔情”,一种总能发掘出更多的感觉。
     
    初稿跟上述目标的差距在哪儿?(哪里是你想要、但感觉没写出来的)
     
    没有写出他太多的独特性?但我又本来像写出的就是他身上有些像普通人的一面?
    那就是没有表现出任务的复杂吧。
     

    2、你觉得自己选取的情境/事件是(展示人物核心特质的)最佳选择吗?
     
    不是。冲突和情绪不够激烈。
     
    如果不是,你现在想来还有什么其他可能的情境/事件可选?
     
    他的朋友死去的时候。
     

    3、具体说,你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不知道该往什么方向改二稿。感觉自己已经写的挺好了,如果要进步可能得写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了(选择别的情境/事件)。
    还有就是如何让对这段历史不太了解的人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4. 1、作者笔下的人物哪里吸引你?(你可以举例、也可引用原文。) 
    单纯读故事,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人? 
    看似普通的人身上一些不普通的行为(比如总是喜欢问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在看到雕像的时候激动得语无伦次等等)
    我觉得他是一个重友情,有些自负又有些自卑,很真实的人。
    2、请试着帮Ta解决困难(作者阐述的问题3) 
    我觉得也许可以增加一些对人物的细节描写,更多表现一些他的与众不同的性格还有他和杜洛克之间的事情(希望能够展开说说)。

  5. 作业 

    (以下都是我个人的理解,不希望误导任何人)

    请作者回答:
     
    1、人物特质 
    在乎自己的名声和功绩,特别是军事功绩。潜意识里喜欢战争。最爱自己的事业,有野心,工作狂。在意家庭。会笼络人(尤其是下属)心。有几个真心在意的朋友。
    2、选取的情境 
    从巴黎一家商店的孩子视角写了托朗“微服私访”的三个片段,分别在刚成为第一执政(约1800年)、称帝加冕(1804年)和杜洛克死后(1814年)。
    3、从哪儿开头?
    他刚成为第一执政时孩子第一次遇见他。
    4、事件中核心的点是什么? 
    他特殊的言行对他身份和性格的揭示,他身份和性格的变化,法国政治军事局势的变化。
    5、结尾收在哪里?(从开头到结尾,人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我”(孩子)意识到了他的身份。同时1814年也是他第一次退位的时候(应该发生在故事结尾后不久)。
    从开头到结尾,人物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不是因为故事情节中的内容而变化。
    成为第一执政是他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次转折,他的身份从将军转变为统治者,越来越有权力欲。称帝则是荣光更大,野心也更大。1814年则是军事和外交上的失败,朋友的死去,众多挫折,跌入谷底,之后再没能真正东山再起了。

  6. 目前的片段没法让没有背景知识的人理解时代和他的身份呃。
    从孩子眼里理解一个人,隔了一层,不过也不是不可以。只是缺乏冲突,每次就是说一说话,这些话似乎说也行、不说也行,这样很难展现人物内心。更像是他故意找机会说出/展示自己。
    还是建议阿留诺克让故事里发生一两件事件,事件逼迫人物去行动和抉择,他的内心就昭然若揭了。另外,有事件也更好展示时代背景。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