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初稿 美丽黎明

 

距离零点还有十分钟的时候,我终于用手肘倚着喀嚓作响的窗户,合上眼皮,随着车的颠簸陷入了一阵处于半梦半醒之间的昏沉中。车厢的空气当中弥漫着浓劣的香烟味道,让我想起自己刚刚流亡至加德满都时那些香雾缭绕的街头;在这片黑暗里,我能听到车轮摩擦铁轨发出的有规律的声响,还有不远处异国旅客与孩子交谈时夜虫般的低语。其实并没有那么想睡觉,可却又不打算睁开眼睛,或者回想一些以前的琐事,于是我开始混混沌沌地梳理《里斯本之夜》的剧情,然后假装自己的大脑里有一台放映机,给自己播放“卡萨布兰卡”。每当乘上火车,我就感到自己的生命就好像与前些年在学校念书时混淆在了一起。尽管这里座位逼仄、墙壁脏污,与曾经的世界毫无关系,但我总会因此想起我短暂的学生时代。从学校回到家后,十三四岁的我花很多时间看战争片和科幻小说,那时候我从没想过有一天我会被卷进战争的巨浪。《As time goes by》缓缓流淌,如今发生的一切就像是梦。枪声响起时,我还倚在车窗边,回想电影中那家咖啡馆的名字。并且直到被分配到323号牢房的第一个夜晚,我仍在回想着。

 

这不是第一次。

觉得待在帝国监狱里并不是什么坏事,而我很幸运,欧亨利式的故事转折并我没有阻碍我历来的成功。我同样没有对我的假护照抱有太多的幻想——从乘上那一列火车起,我就预料到了中途的那场搜捕,而我将会因为那张护照被警察逮捕,送进帝国监狱。冬天快要到了,待在那里,至少还能吃上一些热饭,过上几个月,我再从被押往矿山的路上溜走,这招屡试不爽。

在帝国监狱遇到他的那天是一个晴天。黄昏时已经漫天晚霞,监狱长把我从323号牢房里放出来,赶到审问室里做一些清洁工作。在毫无生气的灰色空间里专心清扫的时候,我的背后突然一阵叮咣乱响,撞在冰冷的墙壁上形成让人心神不宁的回音。随后几个男人押着两个看起来十七八岁跟我同龄的男学生从远处走来,穿过长长的走廊,那时我正跪在铁皮水桶前洗抹布以擦掉那些干涸的血迹,抬起头,他们两人便从我的面前走了过去。我也很难描述那到底是什么感觉,那两个学生的背影就好像远方山脉之上的红松一样,他们穿旧式制服,戴着制帽,帽檐上的金色粼粼闪光,那种气质——坚毅和美丽,高洁仿佛寒星,即便走入长夜漫漫,也不会有半分的暗淡。我一下子就认出了这身制服。他们是反帝国主义的学生战士,被迫离开学校后加入政党、开始领导革命,与新政府正面对抗。说不定我曾经还在流亡之路上见过他们的同伴,站在高高的大厦上挥舞着那如火鸟的旗帜,在风中,将自己的生命与时代一同熊熊燃烧。这样的一个时代——我悲惨地想着,如此荒诞的岁月,沧海横流间英雄本色方显,也许诗人就在上一秒钟诞生,也许新世界里那个终将成为神圣的尤利乌斯的人就来自这几万个年轻的学生战士,而我一直在等待着。到了那时,我将去制作一张以假乱真的护照,乘上火车,穿过半个世界寻找那个人所在之处,成为他或她的的盟臣。我将看着他搅动最大的浪涛,最后如同抚过那黑色的衣衫般轻盈又自然而然,他抚平时代的大海。

avataravatar

7人评论了“梦-初稿 美丽黎明”

  1. 0、初稿中,你认为自己做得最好的是什么? 
    可能是对自己要求还是很高吧()我很庆幸没有我草草地结束这个故事。我更喜欢慢慢来。
    1、梦里最鲜活的感官感受(视觉/听觉/触觉……),你有没有用独特细节把它们描绘出来?

    2、主人公是谁?Ta在故事里的经历可以被串成一条清晰的逻辑线吗?
    或许,你需要去发现-重塑这条逻辑线。
    请代入第三人称,去体会从故事开头到结尾Ta的身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我,和那个男高中生,我没有写他的名字,但我是知道的。有清晰的逻辑线!耶!开始和结尾都是在火车上,而开头的她没未来,结尾的她有未来。
    3、Ta是个什么样的人(性格特征)? 
    请基于此再次梳理故事中Ta的经历对Ta来说意味着什么。
    迷茫的时代里迷茫的人,而他的出现让她变得更加勇敢和坚定。
    4、修改时面临的最大问题会是什么?
    后面还有很长的剧情
    最后、修改后问自己:你在梦里核心的情感有没有传递出来?
    有,那就是对坚定对光明的向往和缅怀那沉睡在黑暗中的爱

    1. 开头的她没未来,结尾的她有未来”?? 清晰、有内涵的思路。
      哪儿有完美,有的只有我们和文字/思想共存的一个个时刻。

  2. 组员互助:
    1、这篇初稿给你印象最深之处在哪儿(不是个别词句,而是整体上的)? 
    如果需要引用个别片段,你可以摘录在这里~ 
    最后女主人公对于“那个人”的渴望。
     
    2、请用三两句话形容你对作品主人公的理解(性格?命运?……)。 
    是一个被卷入战争的可怜人,但是加入之后,又对革命产生了莫大的热情,并希望着有一个英雄来拯救她。
     
    3、读完,你脑海里会产生哪些问号?请从大到小列出三个问题。 
    1.感觉每一段有一些跳脱,逻辑性好像还不是那么强
    2.明明女孩是第一次见男孩,但是我却在后面读出了“救赎”,这个转变是怎么发生的?
    3.女孩在这里的定位是什么?

    1. 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对“他”的描述,实在是太浪漫了,作者一定是笔尖饱蘸爱意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吧。
    2. 主人公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希望她最后能找到!
    3. 主人公会从这里逃出来吗?很多年之后她还会记得那位革命者的样子,他的手,和他的声音吗?

    1. 一整个被我和他的爱情真到了?
      “我”会逃出来,但是他不会(好伤)最后那墓碑连衣冠冢都不算 我就只有他的一条项链 后来我再去东京大教堂的时候Holy也已经去世了 我就把那条项链留在身边 这么多年了我甚至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那座墓碑能算是墓碑吗 碑石和泥土里都空空如也 到底埋葬了什么呢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