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一个“失明”的同学其实是很棘手的一件事,因为对于失去视觉的人来说很难让他们心安。视觉的信息量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很大的,他可以根据视觉判断物体和距离,当他失去视觉了之后你不仅仅需要带着他走,还需要告诉他很多信息让他安心。失去感知会让人对危险感到恐惧。
尝试祸害同学的第一步在走到西楼门口的时候,我将他的手伸向了灌木丛的枝丫处打算扎他一下。他的反应很剧烈,并且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对于我的引导都表现出了一种抗拒和不信任,直到走进了西楼之后。尝试祸害的第二部是将他的手放到饮水机下面淋湿,不过这一次他显得很淡定自若,或许是因为可以听到饮水机的声音由远及近于是联想到了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而后我们上楼梯前往三层,在上楼梯的时候他对自己的脚落点很犹豫,失去了视觉的支持他无法再自信的上楼梯,像是怕踩空或者多走一阶。这个时候我想到了一个细节,他并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完这一级楼梯,所以我在每次走到平地上的时候都告诉他楼梯走完了,这让他显然舒心不少。
进入格物书活的时候刷卡声和开门的声肯定引起了他的联想,在书活里面东碰西碰他也没有惊讶的反应。毕竟是很熟悉的地方,整体的构造已经深入脑海,我甚至能想到他在大脑中自我构建了一个书活,同时将自己的位置在脑海中标志出来。我这么认为是因为当我带他走到桌子周围的时候他甚至有尝试避让的动作出现。
失去了视觉的支持之后,人类只能通过听觉和触觉甚至嗅觉感受周围的环境,虽然有很大局限性但是听觉却给予了他很大的支持力,试想如果把他的耳朵用降噪耳机堵住他还会这样走路吗?走路的步伐与自信程度是否又会下降?
从背后推一个看不见的人是很令他惊恐的一件事,因为他并不知道面前有什么。但是如果你走在前面让他把手搭在你的肩膀或者手臂上会让他安心很多,因为他能精确的感觉到你的去向并且知道前方是安全的。
为什么不写写自己体验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