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
一条健达巧克力像波浪,五个平坦的浪尖,从侧面看呈梯形,还有四个半圆的凹槽。浪尖是窄的,每个长方形的浪尖顶面上雕刻着一个瘦长的王冠,两角各有两三条相互平行的细线。整体来说,它是向内收敛的,下宽上窄,最外的切面向里倾斜。从一个波谷把它掰开,它的内芯是乳白色的,因为天热,它有些化了,所以截面并不规则。它看上去彬彬有礼,衣帽整齐。
嗅觉:
不用放到鼻子跟前,早闻到一股浓郁的巧克力奶香。它是甜的,但甜味原只是配料。牛奶和巧克力交融着,没办法找到哪是巧克力哪是牛奶,反而使得香甜愈演愈烈。我感到一种纯粹的美好,像是某种健康的爱好,能在一切时候包容你。
触觉:
天热,一碰就粘在手上,让人想舔手指。顺着侧面拂过去,动作很轻,指尖仍感觉到它动了,似乎凹进去一点点。掰下来一个浪尖,揉一揉,想让棕色和白色混合均匀。结果它变成了一团浆,仍是棕白相间的。更想舔手指了。
听觉:
只听到唾沫轻轻松松把它融化,在嘴里流动。
味觉:
吃它不能着急,它是柔和顺滑的,得顺着它来。我并不咬,舌头把那一小块推到口腔壁上,又推开,让它在嘴里四处碰壁,品尝着留在壁上的一层甜浆。那味道像是童话当中,小朋友在森林里迷了路,突然找到一座糖果小屋,水壶里倒出来甜甜的巧克力浆。咽下去的时候,温润了嗓子。
健达的故事:
我环视围坐在长餐桌边的老朋友们,大家都心照不宣地穿着旧军装、佩戴每枚勋章,如同往年一样肃穆。说实话,自从支离破碎的经济把我们这些自以为富裕的家庭打回原形,就没人有心思回忆十几年前的往事了。但这是沃尔夫冈。
“先生们,几经波折,今天,我们齐聚在这里,缅怀沃尔夫冈·冯·巴登先生。请起立。”
人们缓缓站起来,站得笔直,用手打起拍子。不需要配乐,《Ich hatt’ einen Kameraden》永远浑厚,深入骨髓。我也大声唱着,这种整齐划一的仪式似乎给予了每个人力量,这是因为沃尔夫冈而产生的久违的团结。想来,沃尔夫冈不是个好军官,但他绝对是个好战友,我的Kamerad。
沃尔夫冈是我在里希特菲尔德中央军校的同学,从小接受军事训练。但他看上去不像以打仗为生的人。他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待人友善,即使在战场上也从不说粗话。他没有同学们对战争的那种热情,各方面成绩不错,但那只不过是遵从父命而已,他是个容克。有一次,他还不小心流露出对让敌人血流成河这一想象的厌恶,自诩勇敢的青年们对此嗤之以鼻。大家嘲讽地称他为小王子。没等我们毕业,战争就已打响。只用了以前培训时间的一半,一个个年轻少尉仓促就职,马不停蹄地奔赴战场,其中就包括我和沃尔夫冈。我们关系不错。
歌声停了,红着眼眶,人们坐了下来。”今天,正如1916年7月3日以来的每一天,我们怀念沃尔夫冈·冯·贝登先生,我们赞颂和感激他的勇敢。正是他的勇敢,让我们能在今天相见。”我了解沃尔夫冈,他不是那种勇敢的人,或者说,他不认可人们常说的战场上的那种”勇敢“,他觉得那是暴力。这也是为什么他牺牲时还是个少尉。
无休止的堑壕战令我们浑身疲惫,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都陷在索姆河的泥潭之中,字面意义上地无法自拔。事情都乱套了,我找不到上级,也找不到我的士兵。7月3日,又一阵枪弹飞过,我意识到我和整个第2集团军失去了联系。我和沃尔夫冈等人趴在一个弹坑里,位于两军之间。在此前持续一周的炮击中,它被炸得奇形怪状,不管是我军还是英国人和法国人,都难以看见我们。这很不妙,我第2集团军这天一直在后撤,第二阵地已然守不住了。而由于藏在交火范围内,我们不能随着大部队转移,否则将直接暴露于敌军火力之下。如若不动,那又是坐以待毙,等着敌军冲锋、发现我们。幸运的是,有个颇为重要的上校也受困于此。只要他的士兵得知他在弹坑中,必会掩护我们撤出危险区。但是,恐怕我们一冒头,敌军就会开火。
死亡的阴霾笼罩着我们,我亲吻着未婚妻的画像,有人在祈祷,有人开玩笑说最后喝一口啤酒该多好,却没人想笑。沃尔夫冈和往常一样无动于衷,但脸色苍白,我们以为他是害怕了。他把几张破破烂烂的信纸交给我,嘱咐我送给他父母等等。这在战场上很寻常,但他的半从容半紧张有些恐怖。他的手颤抖着,捏着抚着眉骨。他那副矛盾样子像是戏剧中的人物。终于,他一把抢去上校的配枪,费劲地爬出弹坑,把那把别致的古董枪扔向我们的阵地。意料之中的是,他也同时中弹倒下了。
我从恍惚中醒过来,听到上校的演讲仍未结束。”如果我们不重整军备、准备复仇、废除耻辱的《凡尔赛条约》,那么像沃尔夫冈这样的勇士流下的鲜血就是白流了!“军人有力的手挥舞着,大家一片喝彩。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出来。
为什么,为什么。他们都看过那封信的。沃尔夫冈最后的几封信中,有我们几个战友一份。他说,他有一个遗愿:愿未来再不要打仗了,愿再不要有人死在战争的绝望中,愿再没有青年像他和我们一样被裹挟到战场上。他希望我们,经历过战争的残酷的我们,能帮助他实现这愿望。可是现在,对一切的势不可挡的愤怒胜过了乏味无力的和平。我明白,在这样民生凋敝的情况下,加之那耻辱的投降和其后的政治变动、软弱的魏玛政府本就令人民不满,社会上充斥着愤怒情绪是很可以理解的。
我只是可惜沃尔夫冈、可怜沃尔夫冈,这个从不想打仗的军官,这个善良温和而又勇敢的人。
他不该承受这一切。
作者阐述:
对健达巧克力的最深印象抽象比喻一下就是不恋战的战士。也许是因为其外黑内白、既刻着王冠又如此香甜容易融化。但是,由于我对一战的战争细节仍了解有限,故事也许有疏漏,请多包涵。人物塑造上,对沃尔夫冈的描写似乎有些不够,但不太知道怎么插入了。好像也没写出来他是个温暖的人(本来是这么想的)。
“不恋战的战士”和巧克力居然听起来真的很美,超级佩服作者的想象力!或许可以试着在回忆中加入沃尔夫冈说的话或者是我和他的一些互动吗,很喜欢观察笔记里的“他会温润你的嗓子”,有一种甜而不腻,雪中送炭的感觉
Mas ——
不 愧 是 你 hhhh。作为一个不了解相关背景的人觉得你的故事写得挺形象的。
被偏离的勇敢与温暖。来到这里对他而言并非一个好的选择…啊。
不愧是你——整篇文章仿佛都在叫嚣着“作者是庞贝!!!”
本以为你会写一个中世纪骑士与公主的故事,或者是以世界大战为背景,没想到你居然选择了一二战之间的魏玛政府www 果然很庞贝
有时间的话,可以穿插一些回忆中“我”与沃尔夫冈更具体一些的对话交流?这样的话故事就更丰满了
从”它看上去彬彬有礼,衣帽整齐。“进入,到”像是某种健康的爱好,能在一切时候包容你。“,慢慢来,不能着急。
五个浪尖四个凹槽那样的话我是挺难想象的(一个没吃过健达巧克力的人,怎么办吧),但慢慢来,还是被作者深切地带入了故事。
我喜欢作者对人物深沉的理解。就像”得顺着来“——你的每个字都体现了你对他和他的时代的尊重/理解。让我起立呼一声”好耶“。
最后,庞贝可知有个21学姐,用了18次课的课程全长,写完巧克力食物体验的人物故事全篇?并且那个人物也是个德国人,叫鲁道夫。链接在这里?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2NTIyMTI2MA==&mid=2247484415&idx=1&sn=68efcabc1c5a4d2931d8ed5d22329277&chksm=fcbe411ccbc9c80a2412939f5c7e18c8dd978ad469561802d3ba3631eec0dd3d864042b57c0e&token=1053668362&lang=zh_CN#rd
非常有趣的联想和拟人!之前是从来没有想过巧克力可以和军官挂上钩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