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决心修复这辆车。从他的父亲那时算起,这辆车已经伴随他三十多年了。
他从来都不信任任何一个修车公司,他不希望在这辆车在修整完毕后出现任何一丁点瑕疵。
于是他开始自己动手,对于一个机械师来说,这不算太难。
更换油液,更换磨损的刹车片,清理引擎积碳,重新刷漆……他很爱这辆车,就像是他亲密无间的挚友。他甚至特地请了假,在家专心为他的挚友检查身体,治疗疾病。
这辆车最大的问题还出在驾驶席一侧的车门上,车门的铰链显然是锈掉了,每次开关的时候都会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伴随着剧烈的晃动。让人看了都很难不担心它什么时候便会失去支撑,从门框上掉下来。
生锈的螺丝也是一定要换的。对于他这样求全责备的人来说,光是打磨润滑显然是不够的。他一颗颗地检查,一颗颗拔下生锈的螺丝。终于检查到了车门。他小心翼翼地,花了好几分钟,终于扭下了那颗生锈的螺丝。
他观察着这件锈迹斑斑的家伙——还真有点不寻常,底部恰巧成一个四十五度的斜面,还带着一个凹型卡槽,侧面还能看到模糊的C-16字样。至于底部的凹凸不平,大约是年久的腐蚀所致吧。
作为一个机械师,他在大脑中搜索着螺丝的型号,但他找不到一个叫做“C-16”的型号。
在他的印象里,在多年机械师生涯中,他从来也没有见过这样一个型号的螺丝。
“好吧,也许是因为我的主业不是汽车维修。”他这样想。
他走到附近的一家五金店,老板看了螺丝说,他也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配件。
“也许是这家五金店的规模太小了。”他又想。
第二天,他专程赶到了这座城市最大的一间五金店,得到了与前一天同样的结果。
“也许是年代太久远了吧。总会有开店历史长的商店知道的。”他想。
从第三天起,他请了一周的长假,从城市的西边走到东边,从南边走到北边,走遍了近乎所有的五金店,一无所获。有的老板建议,也许可以用差不多尺寸的螺丝钉替代。
但是对于他来说,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自己的车子上出现一颗原本不属于它的钉子,这将会破坏一个完美的整体。他不能允许自己的爱车出现任何瑕疵。
一周过去了,他仍然全无收获。
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年代,想要获取到信息并不是一件易事。
他又一次请了假,这次,他找到了当地的汽车经销商,在向老板支付了一笔钱后,他获准翻阅近四十年来所有的维修零件清单。然而他还是没有找到任何关于“C-16”的线索。
他又到当地的其他汽车经销商、维修公司,再到周边城市,最后一路找到了首都,每次都要花上一笔钱来说服老板,允许他占用大量时间翻阅资料。最后,一个好心的老板建议他去这辆车的原产地——德国,说不定会有什么线索。
“可是要去德国也太远了。机票也非常昂贵。另外你的工作……不论如何,我还是建议你就这样吧,其实随便一个类似型号的螺丝都可以用来替换的。”
“这辆车对我太重要了,我不能接受一颗螺丝的不协调,那简直会毁了整辆车。好了,我会尽快动身。”
他回到公司,准备再次申请一个长期假期。却被告知,因为长期频繁请假,老板已经打算将他辞退了。
他有些吃惊,翻看日历,却发现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月。老板要求他今天就搬走所有留在公司的物品。
他沮丧地回到家。他有些后悔近一个月来的所作所为。却又想事已至此,也只好一路走下去了。若是真能找到这颗螺丝钉,也算是有舍有得吧!
看似有些荒唐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过了几天,他搞定了去德国的机票,收拾好行李,出发了。
幸运地是,他在读书时曾经选修过德语课程,在语言交流上不至犯难。飞机一降落,他就立刻冲到了当地的一间汽车经销商。
“52年款716t型车,在门框上有一种‘C-16’型号的螺丝钉……”
“抱歉,我们没有听说过这种型号的配件,您可以翻阅当年的配件清单。不过,依照您说的情况来看……全球各地的经销商的配件目录应当都是相同的。”
半小时以后,他带着满手的灰尘,和比双手还要深沉的脸色,从档案室走了出来。
他有些不甘:“那么,还有什么更全面的渠道吗?”
“或许您可以到这家汽车制造商的总部去打听一下,那里的资料应该是最全的了吧。既然您是为了一颗螺丝钉,从外国特地赶来的,再去一趟总部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了吧。”
“谢谢您的建议。”没有多说一句话,他走出了店门。
当天下午,他便买下了飞往那家制造商总部所在城市的机票。
一天后,他出现在了那间制造商总部的门前。这里的建筑非常气派,几栋大楼连成了一个巨大的弧形,仿佛一张大弓。而他此刻便站在这张满弦之弓的中心。
在和门卫交涉一番后,他找到了这里的某位主管。“您好,我是为了一颗螺丝钉,从外国找到这里来了。’C-16’,’C-16’型螺丝,或许您曾经有听说过。这对我太重要了……”他有些迫不及待。
主管打量着眼前这个中年人,此时衣衫不整,蓬乱的头发上沾满了污垢,只有两眼直勾勾地望着他,神经质地握紧着双手。不过,手上那块老派却又光洁如新的手表正努力地证明着他的主人原本可不是现在看上去的这一幅糟糕模样。一个极端热爱完美的人,往往会因为对一种完美的过度渴求而暂时忽略掉其他。
主管觉得有些可笑:“很抱歉,先生,但我没有听说过这一种型号的螺丝。我们的所有资料都保存在资料馆内,你自己去查阅吧。”
这家制造商有近百年的历史,资料馆占据了整整一幢大楼。他冲了进去。
三天以后,他几乎是被人抬出了资料馆。他因为饥饿过度与脱水被送进了医院。在病床上的他仍然不甘心,他要到了许多这间汽车工厂退休员工的电话,依次拨通电话,打听关于那一种“C-16”螺丝钉的信息。
一连五天,他都待在医院,一遍连日地拨打着电话。直到第六天,他收到了来自电信局的电话。
“您好,您一直使用的是国际电话通路进行通话,现在将账单发送给您,一共是……”
他听到了一个毕生都不敢想象的数字。
彻底失败了。这笔天价的国际通话账单足够让他倾家荡产,还不算上这些天他住在医院的费用。
异国他乡,没有人能帮助他。现在,他连一张回程的机票都买不起了。
他恍惚地走出了医院,回想起自己这一个月间都做了什么。他很后悔,这一刻不甘终于让步与后悔了。
他用最后的几个硬币买了几罐酒,走在路上,他潦草地边走边喝。
几罐酒下肚,他的精神有些迷离。走投无路的他看到路旁停着的汽车,不禁起了歹心。
也只好这样了。德国和自己所在的国家在同一片大陆上,理想状态下,只要几天的车程便能够赶回去了。
他歪歪扭扭地走在街上,寻找着作案目标。忽然,他看到了一辆黑色的汽车——就与他那辆老车一模一样,一样的颜色和款式,甚至连轮毂上的花纹都极其相似。
“难道是我的朋友来接我了吗?”恍惚间,他产生了幻觉。他径直走了过去,手拉住了门把手,可是却拉不开。大概是那个损坏的螺丝搞的鬼吧。他再用力拉,车门仍然纹丝不动。他有些恼怒,用脚顶住车侧,用力向外一拽,车门终于被打开了——连着铰链与锁扣,一起被拔了出来。
“当啷”,一颗螺丝恰好飞到了他的脚下。他因为突入其来的惯性向后一个趔趄,恰巧踩在了那颗螺丝钉上。
他抱着一扇车门,摔倒在地上。
”他妈的,这是什么东西!“他骂骂咧咧地爬起来。他捡起那颗螺丝——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忘记这个形状,正是困扰了他几十天的东西,只不过长度不太相同,螺丝的底部也并不是斜面。这颗螺丝显得光洁如新,侧面正刻着清晰的“O-160”——就像是C多了四分之一个圆弧,“1”和“6”后面的那个零,正好刻在了相较那颗生锈螺丝长度多出一截的位置上。
O-160,汽车行业最常用的一种螺丝。
正在同一个时间,在他的停放爱车的那个院子里,几个踢足球的小孩子一不小心将球一脚踢到了那辆黑色轿车的车门上。
妙哉 善哉 ?? 终于看到Yuki秀了一把叙事,可惜你的小伙伴甚至不来互评?
“而他此刻便站在这张满弦之弓的中心”弓形在这里应该算是个意象了,用得肥肠好? 前面的一路找寻到这儿,达到一个危机的制高点,成败在此一举,好像弓已满弦,只待箭出手。
结尾的荒诞处理、以及两个空间的呼应,也很巧妙。这么说来,男子的直男癌式执拗应该被如何读解呢?过度了?过分了?……这个结尾让我对于人物有了不同的理解。
提个建议:开端如果给男子的执拗一个解释,或许对于情节推展会更有利。例如,男子想要开着完美的车子回老家参加父亲被重新安葬的仪式;或者,男子一向有些自以为是的执拗,这段时间刚刚离婚,尤其执拗得上头(走向歧途…… )。我给了两种可能,不管怎样,添加一个引入故事的“力”,后续会更使得上劲。
以及,
中间的解释(作者出面,借第三人称之口解释人物状态),如果换成其他方式(让读者不意识到作者的存在),效果会更好。例如:“但是对于他来说,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自己的车子上出现一颗原本不……”如果,比如,改成他和旁人(比如他的老妈)的一段对话,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就嵌在情节里了。
再及,
账单上的数字,是一个具体数就好了。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值得拥有~
最后,好喜欢这里?
“看似有些荒唐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过了几天,他搞定了去德国的机票,收拾好行李,出发了。”
某种——现代性吧。
点个赞
C-16,O-160 两个极其相似的编号,一个本该想到的变化,一个年久而出现的问题。在笔下写出了悬念,主角的顽固、执拗的心理更好的表达。卸车门的故事既表现出来了主角的神志恍惚不清、借酒消愁后的醉意,又有着他对车子的执念。听说来自于有个人喝多了去派出所把门拆了,十分的有趣,又有着极大的反转。非常喜欢这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