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气球丨玫瑰丨复生的
我在想,居然有人在枯死的灵魂墓前献花,这也是值得感激的。
——《秋》
1.
这个世界五光十色,又仿佛没有颜色。
他慢慢走在街道上,身边掠过许多身影。不同的,相同的,一次撞见,两次路过,三次擦肩,大抵都依旧是没有交集的。一个人的生活终点是一个人的墓,是几个人的哭泣抑或是安静的空气。
孤独是小于平淡的,一成不变的日子多到数不清楚便不再执着于改变了,止于籍籍无名,陷于踽踽独行。他在普通的小学里积攒了流连半生的回忆,在普通的中学走过,忘了些什么,又想了些什么。在普通的大学毕业,接到普通的工作。
人生空洞,时光回响。
2.
昏黄的灯光挤在狭小的空间里,逼出他心底的灰白色。提笔落下的墨迹是黑色的,他总是恰到好处地对生动的文字视而不见,却看到划过纸张的笔尖落下浅浅的阴影。看来灰色总是无处不在的。至于白色,他好像找不到了,他不敢拿出珍藏的那一点点白色,怕染上些鲜活的色彩。
他常写下一些纯粹宣泄的文字。他自认为生活是没有什么值得写的,故事只有人物出现,情节空缺。而人物怎样也集不全,故事怎样也填不满。倒是喜怒哀乐有几分趣味,在不紧不慢地变化,没有节奏,没有预告。可以很意外地快乐,也可以莫名其妙地忧伤。失控的东西才终于跳脱出固定的轨迹。
情绪潦草,语意自嘲。
3.
零点,他按灭了灯,昼夜的交替只能在这一刻。白昼是白的,黑夜是黑的。灰色不该出现的,玷污了纯白,终究被黑暗吞没。他总在想啊,为什么这世界没有所谓极致的?夜里的星星兀自泛着刺眼的光亮,白昼的云渴望遁逃却被冷面的浅蓝禁锢。没有什么愿施舍一点纯粹的黑色抑或白色。
碍眼么?无可奈何。
那些斑斓的绚丽的,在他眼中不过烙下一块可怖的阴晦,时时入目,时时遮住。
他无端地想到热气球。那样多的色块排列在一起好像有些意外地不太矛盾,正红炽热,鹅黄明艳,湖蓝澄澈。想来也乏味的很,不过是在缝制的界限里不敢逾越分毫,方才得以维系垂危的和谐。
若是乘一个纯色的热气球便更有道不清的了。热气球不论裹上什么颜色都定要在天幕中凸显出自己来,即便是涂上写诡异的浅蓝色,天也遂它心愿,遣来几片云打破虚情假意的错位融合。他不会坐热气球的,云端上的白谁都不要窥视才好。
绘彩咸蓄,净白跪乞。
4.
坟墓里开出玫瑰,灼烧着枯死的灵魂。生与复生交接于此。交接于荒芜的惨白,又或者交接于热烈的红色。
他做了一个冗长的梦。
清晨,梦醒了,没有玫瑰也没有复生的什么。又好像梦没有醒。
神游的目光猝不及防地看进一面镜子。那是他搬进来时就嵌进墙里的,不过他从来不敢看向它。他从来都把“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视为一息尚存的极致。镜子里有另一个洗衣机,另一箱书,另一个自己。一模一样的。毁掉这一切便只余下一个了,复制品有何价值,谁是谁的复制品……
他砸坏了洗衣机,撕碎了一箱书,不再看镜子。那里一定有一个自己。他取来了一把刀。
为什么不打碎镜子?
作者阐述:
一、在第一单元的大作品创作里,你经历了什么?
收获:①从随机的关键词里获取灵感②最好可以形成中心的情感表达和核心内涵,可能自己都不知所云就有一点点不太好
教训:①选择的关键词有时候不太好想怎么插入文章
二、通过第一单元5次课的学习(课上&课下),你对写作的认知有什么变化吗?请举例说一说。你对作为写作者的自己的认知有什么变化吗?请举例说一说。
感觉写作对思想情感的要求很自由,可以天马行空地构思,可以想到什么就直接写下去。对自己的认知可能就是真情实感地不会写故事,因为我有时候不太想得清楚把生活里的事写进文里到底好不好。而且我更倾向于写一些隐晦的东西,有些东西只能慢慢发掘才有意趣。
三、有什么是你想告诉后三个单元课程里的自己的?
不要拖DDL啦!!!多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多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