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星芒,飘,沉溺,安静的

 

天空中的星芒还在闪烁,火烧云却已经看不见了,沉溺在冰冷的海洋中不断地下沉着。从开始执行下沉开始,光便不断的变暗,星光依旧璀璨着但已经不在明亮了。所有人都安静着,等待着,偌大的学区在深海也成为了飘着的一片树叶,浮着的一个气泡。沉溺在寂静之中,黑暗之中。

仪表盘上的数字不断地变大,100…200…300…虚数学区不断的下潜着,沉入无尽的深海。终于天上的星芒也变淡了只有一律微光,只能看见薄薄的几个亮点,透过玻璃幕还能看见零星的鱼群。“真是奇怪呀”一名学生说到,“为什么这些鱼都那么扁呀?”。“你个傻瓜,书上写了是因为水压所致的!”他的同学喊道。人们不再沉溺在刚才的寂静与某种悲凉感之中,纷纷交谈起来,他们已经不在被深海的景观所震撼,习惯了飘在海中的鱼群以及自己所处的这艘巨大的潜水艇或者说是潜水城市。即使是在最深的海里,天上的星芒也不会完全消失,而是沉溺在黑暗之中成为沉溺在黑暗之中的一点点光斑。但是星芒不会沉溺于黑暗,反而在黑暗中,更能一眼看见她。

随着人们纷纷讨论起来,整个学区的灯也打开了,浮在上面时,这个学区是整个学园都市里最小最暗的,或许是很多实验室的要求,总是不能有太多的光来干扰。但是在几百米深的深海,这些光相对于星芒来说可太亮了,整个深海因为这些光变的不在安静。在深海的水中,甚至能看到由于丁达尔效应而产生的光束。而如果从玻璃幕外面看这艘奇怪的潜水船的花,第一眼肯定会被她最显眼的几个探照灯所吸引,鱼群也是这样的。曾经沉溺在黑暗中的鱼群也纷纷飘到了玻璃幕周围。很快城市里调低了亮度,不然鱼群就要挡住下潜的方向了,星芒的微光再次显露出来开始。人们又一次被围过来的鱼群所震撼,但很快就回到了各自的位置。记者和摄影师们开始了拍摄,学生和研究员们也开始记起了笔记。在星芒的映照下开始了工作。

这艘在深海里飘着的巨型潜水艇几乎是一座小型城市,他是有学园都市对虚数学区进行改造而成的。这个原本用来实验的靠海学区先是被罩上了一个巨型的玻璃罩随后,和由巨型的盾构机在其周围深挖几十米深的沟壑与大陆分离,工程队又对其进行了数年的改造,为她制造的浮箱每一个都几乎和航空母舰一般大,而这样的浮箱制造了数十个。氧气供应采用的、是先进却粗暴的电解水方式,通过海水制造氧气,这样巨额的能源消耗也只有学园都市制造的核反应堆才能供的起。传说如果把那个反应堆放在太空中几乎能够和太阳的星芒媲美了,而这样的巨型潜水船设计是饱受争议的,终于她在世人的怀疑与祝福中迎来了第一次试航。

试航至今进行的很顺利,特质的玻璃幕虽然只有几十厘米却能承受住如此巨大的水压,而强劲动力系统也保证她没有发生人们所担心的被洋流掀翻的事情。只有如此巨量的鱼群有些出乎意料,或许在这次潜航之前,人们甚至不知道深海中还有如此之多的鱼类,星芒的微光不可能吸引如此之多的鱼,繁星是深海中很难看见的。深海中飘着的星芒即是真实存在的也是人们的遐想。飘着的遐想为什莫就不能是真实的呢,仅仅是因为飘着吗?或许遐想就是真实的吧,无论如何这艘巨大的潜水艇都成功的试航了。人们心中的星芒也得以走向无尽的深海。

7人评论了“深海,星芒,飘,沉溺,安静的”

  1. 整挺好,然后细节整的不错,
    然后思想主旨整的挺隐晦的,部分内容有点重复,前文对于世人的怀疑铺垫有点少,建议改改
    气氛烘托的不错,就酱紫

    1. (1)阅读时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哪儿?为什么那里给你留下了印象?
      最深的印象是作者所描述的歹徒的想法,若不是生活所迫谁会去刀尖舔血呢?触发了人对于犯罪的思考。
      (2)读后你有什么问题吗?请提出你的疑惑和不解。
      学园都市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会财大气粗
      (3)你觉得这篇初稿最值得段给出例子称赞的地方(闪光点)在哪里?如果可以,请摘录文中的一点片
      对于深海的细节描写写的很到位(太多了)
      (4)你觉得最影响它成色的是哪里(最大的bug)?请努力想一下,如果是你,你会怎么修改。
      前面的铺垫有点少,世人对于怀疑有哪些?我也不知道咋修改

  2. 我的锅吗?咱们没有要求通篇都必须围绕这几个词做文章。它们就是激发你想象的引子。随你怎么用,想象力被激发出来了就OK。

  3. 作者对初稿的看法蛮客观公允。目前阅读的过程就是在目睹一艘巨大潜水艇缓缓下潜。它庞大的体积、携带各种人类现今发明的神气劲儿、以及作者反复描述的深海中的光芒引来的巨大鱼群,都给我留下了印象? 不过这仅仅就是个事实,其中不包含真正的情节,也缺主人公。(以及,它让我想到了《流浪地球》里的某些场景,暗示我这个故事很难短平快写完)期待终稿~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