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被点着了,火焰尖尖在舞动,我盯着火焰看,不知道光之王在传递什么信息,老师说这是记忆之烛,所以是它将我钓进了某些遥远的回忆。
在我三四岁,或者五六岁,总之是刚记事情的时候,爸爸妈妈开车带我去一个野生动物园,忘了叫啥动物园了,更不知道是在哪了,只记得开了很久很久,从早上开到中午才到,无聊的很,所以我就数一路上看见的鸟巢有多少。
那个动物园是野生养动物的,所以开车进去就真的跟动物世界一样,鸟来回飞,老虎来回跑。爸爸开着车,我坐在后面,我妈坐在我旁边盯着我,因为我一直想趁机打开窗户摸那些动物。前面一直很顺畅,我和各种动物打招呼,我觉得他们看我就像我看他们一样好奇。突然爸爸停车了,我来回张望,想看看怎么回事。还没看清,耳边先传来我妈的尖叫,我往左看就看到了一只棕色的大熊,迈动四肢,快速的奔向了我们的小车车,霎那间,我以为车都要被它扑到。还好它停下了,并在我被吓哭但是眼泪还没流下了的一瞬间,双爪抱住了左后视镜,猛地张开了嘴,牙齿黄黄的,嘴巴里是血红的颜色,我就坐在左侧后座的宝宝座椅上,看的一清二楚,也听的一清二楚。咔地一声,它可能是发现咬不动,也不好吃,矫健的四肢从车前面跑了过去。我才回过神,哇哇地大哭(据我妈描述),后来也不记得被车镜子被咬成啥样了,但是梦里,或者别人一提到熊的时候,总会想到这个场景。
这真的是我童年的nightmare啊,现在闭上眼睛,还能想到它冲过来的画面。虽然是不好的事情,但是是很好的回忆,我希望我不要得老年痴呆,这些有趣的事情永远不要忘。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你这个故事相当的搞笑,你家车也so poor。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了一个看见大狗熊的小女孩的形象,非常符合我对你的认知。对狗熊动作的刻画也很好。希望你以后不要怕狗熊了hhhc
“牙齿黄黄的,嘴巴里是血红的颜色”细节好,让人有画面感。这样的细节希望更多~毕竟是熊,真正看到野生熊的人可能不算多。写出了它的样子,nightmare的劲头大半也就写出来了。
“哇哇地大哭(据我妈描述)”这样写,可能不如直接写出妈妈的描述生动~讲述的时空是可以根据需求灵活处理的。就像讲述者拿了一手扑克牌,怎么用随ta的需要而定。在这里,被限定在第一人称里似乎限制了描述。因为“我”回忆不起来自己当时的状态了。妈妈的话本可以做很好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