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带来一切

风从耳边吹过,带着下沉篮球场中的球响。一次,两次,三次……他好像只在运球,没有球入篮筐的摩擦声。上坡,又上坡,女体育老师在呼喊她的队员快快集合的声音越来越大。在操场上,人们嬉笑声鼎沸,在某一瞬间,刺耳无比。还有偶然飞过的小鸟,在叽叽叫着,渐行渐远,那叫声也随风散去,终不见了踪影。从台阶走下,慢慢的听到老师的交谈声从一个定点飘出,忽远忽近。便知道,那里是西楼门口,现在也许已到了午饭时间。伸手向低矮的树丛摸去,一开始觉得有些扎手,而后细细感知,抓住一片叶子,抚摸它的纹理,用点力似乎从脉络中渗出了些汁液。我把这片叶子摘下,向旁边的朋友扔去。听到了她的一声惊叫,我知道,我得逞了。走着走着,身旁的朋友常说道:“又是一组。”我很好奇当学校中其他人看到这样的场景是什么感受。仔细回忆,我总能听到三两一群的嬉笑声,靠近那个发声处却又好似按了静音键。估计是他们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我这个怪人身上,已经无暇顾及当时的话题。向前方伸手,比之前的灌木更要扎手,我刚一触碰便缩了回手。西楼门口的银杏树总是不可忽视,摸起来,它表面异常粗糙,一道道的沟壑满是干枯的气味,手指肚似乎有些疼痛。不禁想到在多少年前,这银杏树的树干并不如此粗糙。那时,也有一个蒙着眼的女孩,战战兢兢地抚摸着树干。我往旁边摸去,碰到了与其他地方不同材质的东西,是一块小小的木板,顶部两端牵着线,沿着线向上摸,是一个坚固的树枝。哦,原来这是在银杏节中写下的牌子。它的板面凹凸不平,似乎可以感受当时写作者的笔墨痕迹。

风带来了球响,带来了吵闹,带来了芬芳。也终究穿越了阻隔,公平地抚摸众生。

风还在耳边,继续前行。

2人评论了“风带来一切”

  1. 整篇文章围绕着“风”来展开,想到风能够穿越时间阻隔这一点我觉得是最有创意的!最喜欢的一段是描写他人看到我们参与活动者蒙眼走在校园里的部分,短短几句话非常真实地描绘出了当时的场景。

  2. “顶部两端牵着线”喜欢“牵”字。因为是在我们的校园里,那些牌子不是公园管理处为了立规矩挂的、也不是淘气的游客随手搭上的,而是校园里的人自己亲手安放到那里的。

    我很喜欢前面部分关于听觉的描绘。我幻想着把你听到的声音按强弱在某种坐标里画出线条,那么应该是纤细而错综的图案吧。一开始是个抛物线,但后面却瞬息多变,似乎把二维的图形拓展为三维的。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