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
陈问志:89年7月19生,男。
陈大军:62年生,男,问志之父。公务员,即,在宣武区民政局工作,负责离婚登记处盖戳。在民政局交流活动上与李枚娟认识,结婚。
李枚娟:63年生,女,问志之母。公务员,即,在崇文区民政局工作,负责结婚登记处盖戳。
池子:92年4月15日生,男。
吴名:88年1月3日生,男。
- 梗概
池子搬到了新家,对门是一个独居的中年男子。他跟朋友打电话谈论邻居:“我可以想到(邻居)一种平静而决绝的生活。认真吃饭、洗漱、给植物浇水,每天都去喂楼下的流浪花猫,对帮忙开门的保安说谢谢。和半生不熟的邻居打招呼,为抱着孩子的女士按电梯,彻彻底底放弃过往、忘掉他们。从此成为一个没有回忆、没有过往、没有历史的人。这该是多美妙。”
池子拿着礼物登门拜访,问志毫不避讳地谈起自己的生活。下面是他的说法。
98年,问志九岁,小学三年级。因为和班主任的矛盾而被找家长。陈与李吵架,闹离婚。大军说他可以自我登记,枚娟也说自己可以快速自我登记。问志觉得大事不好,说自己以后也想去民政局工作。被父母联合混合双打。
04年,问志15岁。初中班里举行“心理健康讲座”,让每个人填写志愿等表单。问志在一众有志之士中写,自己想当民政局盖戳的。被全班欺凌。
08年,问志19岁。成绩一般般,大学一般般,私自填报了图书馆系。
11年毕业,打工5年,16年开始在家附近当图书管理员。直至今日。
但池子总觉得事情有不对的地方。跟朋友打电话,继续谈及整件事(或者自言自语)。
问志来池子家,不喝酒只喝茶。池子也说起自己的事。中间他的父母亲来电话。池子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对待孩子态度开放。池子现在是一个插画师。
直到问志看到池子卧室里的一张照片前,他都是泰然自若的。照片仿佛触发了些什么,问志小心翼翼地试探池子,池子说那是他曾经的爱人——同性爱人,死去了。但池子却说他不确定他是否还能称那个人为爱人,对方在他死前发送了分手讯息。提到这里,池子崩溃地大哭,说自己要安静一会,要吃药。问志看着他熟练地吃下药品、注射吗啡,才稍微安静下来。
池子说他永远忘不了吴名。越说越狂躁,开始指责问志的伪善,质问他平静生活背后的波澜。他扯住问志的领子,领扣崩开,露出一块胎记(或者多/少一只手指,或者问志念出一段自己最喜欢的文段。有关他自己,太有特征)。形状很鲜明。池子差异地说,是你,是你?
池子说吴名从来不跟他说工作上的事。只有一次他们傍晚出门吃饭,遇暴雨。在旋转观景台上看着暴雨倾盆,他说自己最好的工作伙伴脖子上有一块胎记,就像漫天乌云(或者念诵了一段话,说来自他最好的朋友)。这是他唯一一次提到自己的事。问志说他也认识吴名。于是开始讲述他在11-16年间发生的事。也是吴名的故事。他们在一个组织里工作,为了谋生。是不道德的工作(间谍、窃听、策反、贩毒?)。他与吴名是一起入职的伙伴,同甘共苦。他听吴名提过池子无数次,只是没有对上号,没有告诉名字。问志对池子说吴名没有出轨,吴名一直深爱他。
关于吴名的死,他祈求池子原谅他。池子颤抖着说好。问志说在一场事故里,吴名是他错杀的。在那之后,他永远地离开了“团队”,也便成了现在的样子。
池子说问志不是凶手,吴名有xx病,偶尔没有服用紧急药物的话便有生命危险。并不是问志的过失,纯粹是意外。
池子获得了解脱,他永远被爱着;问志放下了托付,也知道自己并没有错杀挚友。躲藏的日子不再。终于可以在阳光底下生活了呢。
(吴名的独白?)但两个人都撒了谎。吴名和问志床伴的关系持续了两年。吴名并没有心脏病,他平时吃的药只是治哮喘。
两个人互相在另一个叙事里认识对方。此时他们在现实的叙事里补全另一个人的故事,最终不过是互相超度罢了。
呱唧呱唧呱唧
是相当凌厉和冷峻的故事,是我在小纸条里(而非某些习作里)认识的墨柔没错。
首先,非常叙事。仿佛看见了王小波和张元导演联手的《东宫西宫》。池子进入问志的世界好像无声无息出现在人家墙上的合影里似的,又好像大锤暴力击穿墙体。那个点,身体的痕迹还是一句话,也很文学。以及“观景台上看暴雨倾盆”,非常好的场景?? 这里推动叙事的力度是生活表象下面那种,暗流涌动,因此上戏剧性很文学性、形而上。但它又是具体的,并不抽象。肥肠期待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