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初稿

雅苑住着两个年龄非常相近的小女孩。假设她们一个叫贝贝,一个叫瑾瑾。她们的生日就差两天,真的非常近。她们每天都会去小区里的瑾瑾园一起玩。直到看到火红的晚霞,和花园里成群的,多得让人吓一跳的小飞虫。她们知道是时候回家了。她们那时是世上最好的朋友。

后来她们的时间不再有那么充裕了,天天一起玩是不大可能了。但她们还是约着每周见一次面。她们住的很近,贝贝住在雅苑33号,瑾瑾住在雅苑43号。她们更喜欢去43号,因为那个家里有好多各种各样的杂物,包括玩具,感觉会更好玩。她们还开玩笑说,如果有小偷来雅苑43号,一定会进来先被绊一跤。更吸引她们的是,雅苑43号的院子里还有一个算不上大的池塘,池塘上有个小桥,小桥的那一边有一个小木屋。小木屋里只是像仓库一样装了些杂物而已,但是她们喜欢这个小木屋,它就像是童话故事里深深藏在森林里的糖果屋,是属于她们的,小孩子的世界。

这个小区里住了很多老外,因此每年万圣节这个小区里的每家每户都会多多少少的放上南瓜灯。而属于小孩子的要糖活动自然也是有的。这两个小女孩,每年也都会一起去要糖。她们有时还会给自己好好打扮一番,打扮成女巫或者幽灵的样子,拿着个兜去在小区里要糖。一般凡是门口放有南瓜灯的人家都会准备好糖。所以只要有南瓜灯的,她们一定不会放过。开门的大多都是外国人,也有中国人,大家都很友好,手里端着好多糖。有的人家是一人给一颗糖,有的非常大方,让一人抓一大把。她们会把整个小区的糖都要个遍。收获一大袋的糖,如果嫌不够,还会去对面小区转一圈。

住在雅苑33号的贝贝每年寒假和暑假都会回老家,这一去就是好几周。但这对这两个小女孩来说不算什么,等她回来,她们还是最好的朋友。

雅苑33号要装修了。住在这里的贝贝要暂时搬到别的地方去住。这一次,她们是真的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见面。再次见面时,她们喊着对方的名字,冲向对方,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

“瑾瑾!”

“贝贝!”

分开了这么久,瑾瑾和贝贝又能一起玩了。

在贝贝离开的这段时间,瑾瑾转学了,她从一所正儿八经的公立小学转到了离家很近的一所国际学校。她是一个开朗直率的人,新学校的大家似乎都很喜欢她。这一年的万圣节,她叫了好一大帮朋友一起来要糖。贝贝这才知道瑾瑾居然有这么多朋友,但贝贝还是瑾瑾的好朋友。瑾瑾和贝贝还是像往常那样一起骑车,一起要糖。

贝贝被海淀的一所初中录取了。海淀还挺远的,她要搬家到那边去上学。而瑾瑾升上了那所国际学校的初中,她还是留在这里。于是她们俩又有很久没有见面。

贝贝的新家比原来的家小了许多,她的同学比起小学的也“社会”了许多。但她也逐渐适应了这个新环境。她喜欢这个地方,她喜欢这个学校的同学。她有时会梦到瑾瑾转来了她的这所学校。梦到这样的梦,她会很开心。瑾瑾从国际学校转来,移动会很不适应吧,不过没关系,我很熟悉这里,我可以帮她适应这里。贝贝会这样想。可这终究是一场梦,梦醒了之后,贝贝还挺伤心的。

每到万圣节的时候,贝贝也会想起瑾瑾。万圣节要是是周末就好了,这样也许可以赶过去和他们一起要糖呢。想到这里贝贝还去查了查日历,看看下一年的万圣节是在周几。

一次,贝贝回到了雅苑,跟瑾瑾约好后,她带了一棵饱满的蒲公英,来到了雅苑43号,瑾瑾家。是瑾瑾的姥姥给开的门,说瑾瑾是在二楼。贝贝走进客厅,这里还是那么乱,不,应该是比以前更乱了。客厅的沙发旁边竟摆了几十箱矿泉水。原本就不宽敞的过道变得更窄了。贝贝踏着熟悉的楼梯上了二楼,走进瑾瑾的卧室。

“诶?贝贝你来了!”

“嗯。看,我带了一根蒲公英,我把它吹到你们家院子里去吧!”

贝贝举起手中的蒲公英,和瑾瑾一起走到阳台上,将蒲公英上的种子吹散开来。蒲公英种子漫天飞舞,轻飘飘地落到菜地里,没有水的池塘里和小木屋的边上。

回到屋里,瑾瑾和贝贝聊了很多,聊到瑾瑾爱看的综艺节目,贝贝进来之前她就在看,可贝贝很久没有看过电视了。聊到游戏,可现在贝贝和瑾瑾玩的根本不是一类游戏。还聊到了学校。瑾瑾问了一个贝贝很熟悉的问题:

“你们现在是不是都是在傻读书?“

贝贝早就听说送孩子去国际学校的家长会这么想了,可这个问题从自己的发小口中问出来让贝贝感觉很别扭。

“怎么可能,我们也玩的啊。”

贝贝没有对此做更多的解释,她觉得这种问题不是靠解释就能说服她的。她和瑾瑾显然已经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看的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景。

这是瑾瑾和贝贝最后一次见面。贝贝考上了海淀的高中,她家里把雅苑33号租了出去。而瑾瑾上了一所附近的高中,也是国际学校,她依旧住在雅苑43号。不知现在的雅苑43号的院子里,是否还长有蒲公英?

 

 

5人评论了“回忆录初稿”

  1. 1.我觉得这篇作品还是能道出一点我生命中的独特之处的。
    2.我有一个玩的特别好的发小,现在我们却变成了完全不同的人。
    没有表达的特别好,我觉得我最后那一部分还可以再加点细节。
    3.满意之处。这个题材挺好的。
    4.我感觉我写了很多废话。

  2. 寜玉瑾——胡凝瑾

    1.印象最深:“贝贝!” “瑾瑾!”
    2作者想法: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思,对年岁增长和所处环境不同俩人思想转变,渐行渐远感到惋惜。
    依据:贝贝没有对此做更多的解释,她觉得这种问题不是靠解释就能说服她的。她和瑾瑾显然已经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看的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景。
    3特色:直抒胸臆那种,语言都很质朴,直接,看出作者钢铁理工直女的思维方式。?
    4直白,少有修饰
    5缺一个好名字(对作者盗用我名字深表谴责

  3. 读者指令:
    1、这篇作品里,你印象最深之处在哪儿?请大声读出来,读完说出理由(想一下,这里为什么让你印象深刻?)。
    “贝贝没有对此做更多的解释,她觉得这种问题不是靠解释就能说服她的。她和瑾瑾显然已经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看的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景。”感觉有些无奈,好朋友的思维方式已经和自己截然不同,但还很惋惜。
    2、你认为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想法?请给出你的依据
    儿时的好朋友随着成长和自己产生了隔阂,但仍然非常怀念儿时的友谊。“走上不同的路”“不知现在的雅苑43号的院子里,是否还长有蒲公英?”
    3、你从这篇回忆录能看出作者性格、气质、思维方式上哪些特色?请指出。
    很念旧情。如果是我的话,察觉了两人不是一路的之后自己是绝对不会像作者这么想的,我和我的小伙伴就是这样。
    4、你认为这篇作品最突出的特色是什么?
    很清晰的轨迹。
    5、读完感觉这篇作品还缺什么吗?请说出来
    (额,想出来了再写)

  4. 很喜欢这篇采用的轻松自然“给你讲个故事”(“假设她们一个叫贝贝,一个叫瑾瑾”这种格林童话口吻)的形式。讲述口吻的轻松和事实背后的沉重形成了一种反差,好像童真中带着残忍。
    很喜欢蒲公英的细节。可以想象举着蒲公英去小伙伴家心里是怎样的无忧无虑(然后被打击)。
    不知贝贝所说的“废话”指哪儿?个精没有看到。
    想说的是如果写友情,这样客观的讲述似乎就是够了。但如果想深入一点看到其中某一个人的思考,她心中的那份沉重,那么讲述需要偏重某一个人的。例如贝贝(毕竟本来从她的角度讲述多些。但没讲透。)。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