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个周六晚上,我妈接了一通电话就出门了,说是去找姨妈妈聊天,她照例问我,要不要一起,我说,不去,我想在家唱会歌。
说完我还想了想,我和她,终究,果然,还是生分了。
姨妈妈,其实是我儿时的一个保姆,50多岁。是照顾我时间最久的,从我上幼儿园之前到我小学毕业。在我2岁的时候,我妈工作忙,我就总和她呆在一起,甚至管她叫妈妈。我妈不乐意,只好在前面加个姨字,变成姨妈妈。
她对我是真的很好,比起保姆更像是我的一个慈祥的奶奶。在我上幼儿园以前,我妈6点去上班,就先把我送到她家,晚上18点下班,再把我接回来,一日三餐都在她家吃。于是在那个时候,我和她呆在一起的时候远大于和我妈在一起的时间,管她叫妈,可以理解。
我记得她做饭特别好吃,我每在她家吃一顿饭,就要叫她“郝大厨”一次,我妈晚上来接我的时候开玩笑道:“我和姨妈妈谁做的饭好吃?”我说:“当然是姨妈妈!”她俩便哈哈大笑。
记得那个时候,我特爱吃她做的酸辣土豆丝,牛肉面和炸酱面,天天要吃,她便依着我,陪我硬吃了一周。她喜欢醋,做的饭好多都加醋,包括包子饺子什么的,而且都超好吃。于是我也和她一样,直到现在。
她经常带我出去玩,去北海公园,去紫竹院公园,去邮电,去土城遛弯。她喜欢给我拍照留念,她拍照的时候喜欢比剪刀手,我学她,于是我后来的照片清一色的剪刀手。
后来上了幼儿园,她就每天负责接送我。我每次放学都给她讲学校里发生的故事,还会加以想象和夸张。讲到兴奋之处会激动地松开拉着她的手,开始手舞足蹈地描述我想让她知道的画面,而她总是走在我左后方呵呵地笑着听着。然后到她家呆着,看电视,画画,吃晚饭,直至小学4、5年级。
可是,我是从什么时候和她开始变疏远的呢?
有天我妈晚上来接我,想到是月底,我随口问了一句,妈妈,你给姨妈妈保姆费了……她赶紧制止我继续说下去,我也没多想,也没注意到姨妈妈笑得那么勉强。
我妈对她很好。比如寒暑假的时候,我妈因为在学校工作,所以她也能放假,这种时候应该就不需要她来看我,但是我妈还是坚持要给她工资,这就相当于带薪休假三四个月。她很看重钱,所以有一段时间她在看我的同时还看另一家的小孩,那一家人,付工资是不上班就不给,也就是说,她寒暑假不能从他们那里获得工资,她甚至为此还去找他们理论去了,真是可笑。对了,她还跟我妈说过说,如果我妈有事而她正在带另一个小孩的话,她是不会请假来帮我妈的,尽管我妈一直在付她工资。因为她要是请假了,那家的人要扣她的工资。
这是她亲口跟我妈说的。
我听完当时就怒了,我心想,好家伙,你一个人享受着两份工资,然后还恬不知耻地对我妈说出这番话,甚至还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带薪假期,这本来是不应该的,是我妈对你太好了吗?是因为我妈人好,待遇好,还不扣你工资,所以你就可以这样欺负她?
那一刻,我对她的怒气值到达了顶峰。气头之上,年幼的我用当时能想到的最恶毒的话骂了她,当然,是背地里跟我妈说的,毕竟那的时候她还是我的保姆,我还在她的手下,所以我清楚的知道我现在最好别惹她。
事实证明,那件事儿所让我对她提升的愤怒只是一个小高峰,后面还有更多的高峰。或许,就是从这第一个高峰开始的吧。突然觉得她对我来讲好像有点陌生,是时候刷新一下以前对她的完美印象了,我要逐渐了解到更真实的她了。
6年级的时候,我在家做纸粘土,做了一个竹林,里面还有熊猫。不久之后她来了。她来找我妈聊了会天,我闷在屋里继续做手工。她临走的时候进来了,我妈也进来了,她们说了一大堆,我都没在意,我只注意到了一句话:“这不是正好母亲节了吗,悠悠,你做的这个挺好看的,送给姨妈妈吧。”我还没说话,姨妈妈就已经拿起来了,我心里冷笑了一声,不再强留。后来我妈说,姨妈妈拿到你做的手工之后明显不太开心,所以我给了他一个红包。我阴着脸说,她不就是想要钱吗……而且母亲节我为什么要给她送礼物,你为什么给她钱?她是你妈?她没再说什么。
后来有一天周日我刚上完画画课,兴高采烈的和我妈约好了,一会先去火锅店吃饭,然后去逛动物园。结果当我在火锅店门口和我妈会合的时候,却看见一个意想不到的,本来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人,是她!我妈得意洋洋地说,你都好久没跟姨妈妈一起吃过饭了,想她了吧,我们一起。我只记得那顿饭我吃的并不愉快,她对我问东问西的,我也只是草草地回了几句。吃完之后我说,我不想去动物园了,我们回家。回家的路上我妈奇怪的问我,你以前不都特喜欢跟姨妈妈一起出去玩的吗?我说,确实。
真是奇怪,我以前确实很喜欢跟她呆在一起,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为什么,我现在一看见她,就觉得有点不自然,或者说是……膈应?总之,我对她的看法已经有一点改变了,我好像,不像以前一样,那么喜欢她了……
初中的一个个中秋节,我妈买了一盒月饼,说要去看姨妈妈,我奇怪地问,为什么,咱们过中秋节和她有什么关系?她说,人家好歹看了你那么久呢!我说,但是你不是也给她钱了吗?她又说,人家以前对你多好!我说,怎么着,你欠了她工资吗?我想了想,又故意改口道,你欠了她的保姆费吗?她这次没说什么,只是叹了一口气。
有一次期末考试完,她发微信来关心我的学习,感觉像是真心的,不像是为了钱,这让我有些意外,也觉得她并不是想我所想的那样钻进了钱眼儿里。
又有一天晚上,我妈突然穿衣服要下楼。我问她怎么了,她说你姨妈妈的手机出了点问题,她现在在楼下,要我下去帮她弄一下。我急了,我说,凭什么?她家里没有活人了是吗?她都已经几次要你帮她弄手机弄电脑了?你又不是修这个的!而且她找你办事,还要你下楼去接,她好大的脸!她说,别这么说,她年龄大了,不会弄。我说,那你随便吧。
有一次我妈问我,你都好久没去看过姨妈妈了,她都想你了,你不考虑去看看她吗?我说为什么要叫她姨妈妈呢?我妈诧异的说,你忘了吗,这不是你之前一直管她叫妈……我说,我知道,但是姨妈妈不觉得听起来怪怪的吗,为什么不能叫姨妈或者阿姨呢?她说,你以前不是一直管她叫姨妈妈吗?我说,那是以前……另外,我现在……你就跟她说我学习挺忙的,没时间去吧。她说,行吧。
事实上,我并不忙,说这番话的时候我正在画画。
或许是因为我长大了,对于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和了解,所以现在在回想起来,她以前某些行为就觉得十分的无法理解,甚至恶心,而这些事在当时我是完全不知情,或者是知道了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
看来我们的关系就像是两条相交的直线,越来越熟悉与亲近,然后又渐渐的远离。我和她有观念不合的地方,但我也不否认她在照顾我的时候是真心的。
就这样一直和她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维持着表面的友好吧!这样也挺好。
1.我认为,这篇作品可以道出我生命中的真相。
2.是我和儿时最亲近的人渐行渐远这件事的真相:原因,我的态度与做法。我认为我没有把我们疏远的原因描述清楚,几件事写的太乱了,文中我的一些做法我没有写出原因,也没有解释意思。
3.赞:我竟然还记得以前的事,而且都写出来了!
4.我不知道在这篇文章里,我对她的看法和态度的转变是否太快了,读者会不会觉得很突兀,如果是,我应该在中间添点什么才能稍显合理?
1、这篇作品里,你印象最深之处在哪儿?请大声读出来,读完说出理由(想一下,这里为什么让你印象深刻?)。
【看来我们的关系就像是两条相交的直线,越来越熟悉与亲近,然后又渐渐的远离。】
因为是整篇文章的一种氛围,能体会到那种逐渐疏远的感觉。
2、你认为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想法?请给出你的依据
小时候对姨妈妈的全心依赖,和长大之后逐渐看到更多事情而和她疏远。
3、你从这篇回忆录能看出作者性格、气质、思维方式上哪些特色?请指出。
嗯……(我觉得作者的头像非常能体现
是非常能坚持自己想法的人。
4、你认为这篇作品最突出的特色是什么?
一点点靠近之后又远离的过程
5、读完感觉这篇作品还缺什么吗?请说出来
转折的部分确实会有点突兀)作者是一瞬间得知真相,还是一个过程?_(:з」∠)_
那个,问一下【“这不是正好母亲节了吗,悠悠,你做的这个挺好看的,送给姨妈妈吧。”】这句话是谁说的(>_<)
1.我妈对她很好。比如寒暑假的时候,我妈因为在学校工作,所以她也能放假,这种时候应该就不需要她来看我,但是我妈还是坚持要给她工资,这就相当于带薪休假三四个月。她很看重钱,所以有一段时间她在看我的同时还看另一家的小孩,那一家人,付工资是不上班就不给,也就是说,她寒暑假不能从他们那里获得工资,她甚至为此还去找他们理论去了,真是可笑。对了,她还跟我妈说过说,如果我妈有事而她正在带另一个小孩的话,她是不会请假来帮我妈的,尽管我妈一直在付她工资。因为她要是请假了,那家的人要扣她的工资。
好真实又好扎心
2.对她的情感好复杂,就这样吧,不愿深究。
3.好大胆,冲突就这样被随便的吐出来,我看到写要钱的那几段,觉得阴森森的,好像是上帝之眼在审视,看戏似的面对一个撒泼打滚的罪犯(夸的意思
4.平铺直叙又浓墨重彩
5.我觉得这样挺好的,反而不适合平常很动人的那种百转千回的纠结心绪。
不觉突兀。因为可以看出来你在成长。
这篇很真实而具体,是俺看过的棒球最佳【嘿哈】
但是现在只是把过往发生的事和自己的想法感情展现了出来,缺乏文学的味道。这不光是说语言上太大白话了,缺乏凝练克制,更重要的是——建议退一步,心里放空,去再次梳理一下这些感情。然后循着你自己的表述脉络,或许可以打乱时空顺序,去做一次真正的创作。例如,通篇没有关于姨妈妈样子的描述,而这么重要的人物我看完是很想知道她更多的~如果退一步去远观这些事,或许可以像写一个外人一样自然描述她的外貌神情举止。
1.”后来有一天周日我刚上完画画课,兴高采烈的和我妈约好了,一会先去火锅店吃饭,然后去逛动物园。结果当我在火锅店门口和我妈会合的时候,却看见一个意想不到的,本来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人,是她!我妈得意洋洋地说,你都好久没跟姨妈妈一起吃过饭了,想她了吧,我们一起。我只记得那顿饭我吃的并不愉快,她对我问东问西的,我也只是草草地回了几句。吃完之后我说,我不想去动物园了,我们回家。回家的路上我妈奇怪的问我,你以前不都特喜欢跟姨妈妈一起出去玩的吗?我说,确实。”这里让我感触最深,根本原因可能是感同身受吧。以前我也有过这种经历,本来要和一个人出去,计划都计划好了,结果突然插进来一个我很反感的人,最重要的是对方都有一种“我来的话你肯定会高兴”的可笑的自信心理,这个人的出现便毁了整个约定好的计划,因为自己并不喜欢那个人,所以和ta呆在一起的每分每秒对于自己来说都是煎熬和委屈勉强。作者当时所经历的情况,以及她本身的表现与行为动作都与我相似,只是我先前从未描述过这件事与我自己的想法,所以说看到别人几乎准确无误地描述出来我的心理的时候,多少都会有触动的。
2.作者可能想要表达她对那种贪财和功利的人的反感,以及对自己童年时期那么喜欢的人态度上居然就此有了180度的大转变的一种惋惜和疑虑。(真是奇怪,我以前确实很喜欢跟她呆在一起,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为什么,我现在一看见她,就觉得有点不自然,或者说是……膈应?总之,我对她的看法已经有一点改变了,我好像,不像以前一样,那么喜欢她了……)(我听完当时就怒了,我心想,好家伙,你一个人享受着两份工资,然后还恬不知耻地对我妈说出这番话,甚至还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带薪假期,这本来是不应该的,是我妈对你太好了吗?是因为我妈人好,待遇好,还不扣你工资,所以你就可以这样欺负她?)
3。性格上有一点直言不讳,爱憎分明,对于某些事物的情感猛烈而鲜明。思维比较单箭头,对于一个人,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不会因为别人的介入与调节而轻易改变对人的看法。所有的依据都来源于那个人本身,以及他做的事情,其他客观因素很少。
4.一些话很深入人心,也会在心里留下一点情绪,主要就是加重的字体;对人的心理描写占比很大,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情感更利于被传达出去,不是那种浓郁却隐晦的苦咖啡式行文。
5.我其实并没有觉得缺什么,这样的结尾也是对双方最好的一个归宿了吧.。只是中间有一段文字(有一次期末考试完,她发微信来关心我的学习,感觉像是真心的,不像是为了钱,这让我有些意外,也觉得她并不是想我所想的那样钻进了钱眼儿里。)是在讲我对姨妈的态度的一个小转变,但是因为自此之后又去说负面的事情了。所以显得这段话很突兀,意义也不是很大。所以我建议作者将它删掉,或是往前移,移到态度即将转变前,可以起到一个铺垫与对比的作用。而不要放在后面的’坏事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