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厨房

我小时候,有记忆开始,就是在奶奶家。

奶奶家在农村,是一个叫做西矾硫村的地方,远没有隔壁的东矾硫村那么出名(甚至网上还可以搜到)。

是很小很小的时候了,所以至少是在十年前,所以就请原谅我们吧(烧煤这件事)。

奶奶家的厨房,是有三个地方组成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做饭的地方就有三个,分别对应着做不同的类型的食物,所以会用什么是在哪里做的展开这一篇写作。

1/山楂羹和烤红薯,是在小煤炉上做的

因为年代实在是太久远了(我也已经活了很久了),所以有些事情已经记不太清了,在最亮的,我的家人们常常活动的屋子里面有一个小煤炉。就是那种像筒子一样的,能够用叉子叉起蜂窝煤放进煤炉的胸膛里面的小煤炉。

奶奶会在上面烧水,就是那种瓦特发现壶盖在跳动的开水壶。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壶盖真的会跳动。有一只长柄小奶锅,会用它热牛奶、煮山楂羹。我奶奶山楂羹特别好吃,喜欢吃酸的的话,就一点糖都不加,在冬天的晚上用勺子盛一大口放凉的山楂羹,就会有一种让人下巴一阵紧缩的酸。烤红薯的话,在一天的最后时刻,奶奶会把炉子熄了,用筷子把红薯埋在还有余温的炉灰里面,然后用一种奇妙的计量方法在心里面估计时间。烤红薯很好吃。

这些都是在冬天做的事,主要是因为第一次有记忆的时候就是冬天。

在小煤炉的后面,堆了一些爷爷用铲子砸碎的煤,黑乎乎的,连后面的墙壁都染黑了,怎么洗都洗不干净,所以是斑驳的。啊我的记忆也是斑驳的呢——

在这个屋子里面还有木制的,一人多高的碗柜。上面的碗柜有着可以横向推拉的玻璃,推起来很光滑,所以要小心,用力过猛的话玻璃会被撞碎。上面是碗,下面是盘子,是那种中规中矩的碗和盘子,除了容量比往常的都要大很多以外就是普普通通的。

在碗柜的旁边有一张很矮的,仅仅到人膝盖的木制方桌。上面用钉子订着塑料的,有着白色蕾丝花样的桌布。

2/普通的菜,是在燃气灶上做的

第二个房间是一个很无聊的房间,有着普通的燃气灶、普通的电冰箱还有普通的微波炉。

与一般的厨房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没有抽油烟机,所以用棉绳吊起来的电灯泡上蒙着一层厚厚的油污,显得这个空间都是昏黄的。因为有着油污,所以显得昏黄,所以显得这个一眼看过去在视网膜上成像的边缘的那些东西的轮廓都逐渐的遁入了黑暗。这就显得这个房间很神秘。

稍微有趣的地方就是,在这个狭长的房间的一侧,连着一扇砖红色的铁门。上面是那种通过推拉达到上锁的目的的门栓。我小时候一直在好奇,这扇一直紧闭的门后面到底是什么。但是从门的缝隙里看过去,只能看到仿佛是在沉默的充满着房间的黑暗。

然后有一天爷爷把门从房子的外面打开了。在这个房间里面,是一架拖拉机。很有趣吧——拖拉机真的是很不常见又很有趣的东西。

3/煎饼,是在大锅上摊出来的

第三个地方是单独隔出来的一间小房子。真的很小很小。里面是一口烧柴火的灶。是用砖和黄泥砌出来的一口很漂亮的灶。上面架了一口很大很大的铁锅。大到什么地步啊,让我做作的想一想:直径有四岁的我整个人那么长,就是这样的一口大锅。是章丘铁锅哟——

奶奶是会摊煎饼的,不是煎饼果子,而是一层薄薄的有嚼劲的干的煎饼,是可以长期保存的煎饼,是可以卷大葱的煎饼。一直听人们调侃山东有什么美食的时候就是说煎饼卷大葱。是的。煎饼卷大葱蘸豆瓣酱很好吃的,早饭午饭晚饭都好吃。有时间就请去吃一下吧。

在这个房间里面,那口灶在烧火的时候会让空气都逐渐波动起来。虽然是可以用物理来解释,但是在那么年幼的、愚蠢又无知的我看来,这个地方有着难忘的高温和奇妙的视觉现象。没有烧完的作为引燃物的报纸的碎片顺着偶尔吹进来的风漂荡到空中,就是火星的样子,然后在空中一边燃烧一边飘落,是真的很神奇。

3人评论了“童年的厨房”

  1. 感觉作者很幽默!文章写得很有意思,对于食物和厨房的描述也很详细,总之我很喜欢这个农村的厨房,我也想尝一尝山楂羹~

  2. 像是一个矮矮的小精灵站在离我有一点远的地方,背着手慢慢说话,不是催眠,而是让人原地酥掉。
    这个小精灵是讲述声音背后的、4岁鹅吧?
    讲述农村的事物用这样慢的语速很合适吧。也许因为没有一样家什是城里器物那样会考虑到审美和风格之类的事情(当然那也基本上就是大众审美和工业设计风格),都是为了生存而设计的。所以都不善言辞,只是凭着一股子力气把事情做好——把山楂羹熬好,把柜子遮挡住油烟、把地当界照亮。需要慢慢、用身体一般去领略它们的好。那种好”然后用一种奇妙的计量方法在心里面估计时间“”所以显得这个一眼看过去在视网膜上成像的边缘的那些东西的轮廓都逐渐的遁入了黑暗。这就显得这个房间很神秘。“”没有烧完的作为引燃物的报纸的碎片顺着偶尔吹进来的风漂荡到空中,就是火星的样子,然后在空中一边燃烧一边飘落“而且,它们和世间其他器物一般的神奇,有自己的故事。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