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中的厨房

其实提起厨房,我的心中确实没有太多的印象,毕竟老话说得好“白天玩火,半夜尿床”所以小时候我是很少到厨房去的。

我小的时候是在农村,家里住的房子也比较有年头,是一个四合院,院东面是我们家的厨房。那个厨房在我的印象里非常大,跟我们现在住的房子里面厨房加上餐厅的大小差不多,不过小时候吃饭的确是在厨房进行的。

厨房的门在偏北的地方,那扇门是一扇木门,但已经泛黄了,而且还有些裂缝。一进门,映入眼前的便是一片黑乎乎,有些残破的景象。因为年代问题,墙上并没有刷白,也没有瓷砖,天花板亦是如此。地板也是不太平整的水泥地。在金门后的左手边是一排木制的小柜子是蓝色的,不过我印象中那个柜子掉漆掉的很厉害,柜子门好像还少了几个。那排柜子并不高,上面有一些调料。在柜子里面放着一个煤气灶,煤气灶下面是一个有些生锈的煤气管。在他旁边是一个木制的案板,案板的边缘不是很整齐,像是随便将一块木头削平后就拿来使用的一样。在厨房门的旁边一个冰箱,白色的冰箱与其身后的墙面对比显得格外的耀眼。

厨房里面的地方我已经记不清样子了,我猜测可能是来放蔬菜和面粉之类的地方的。

在进门后不远处有一盏垂下的灯泡,在灯泡下,常常是我们一家人坐着小板凳围绕着一张小地桌吃饭、谈笑的场景。在那黑暗的场景之中显得格外的温馨。

在夏天的时候,我们便会将小地桌搬到院子里面,一家人围着小桌坐,让阵阵微风,将这股温馨吹向远方,吹向我记忆的最深处。

 

4人评论了“童年中的厨房”

  1. 独特的温馨。
    那种古旧但不残破,凄美却不荒凉的气氛实在令人心生向往!
    一家人围坐在这种美丽的环境中吃晚饭真是一种享受。

  2. 那种温和的家的味道和年代感,虽然我没有设身处地的体验过农村,但是能读出怀念的味道。
    “让阵阵微风,将这股温馨吹向远方,吹向我记忆的最深处。”真的很赞。/

  3. 确实感觉是比较淡的一段记忆 不过第三段对厨房具体的描写还是蛮具体的 很有画面感
    相信你写到最后的时候情绪也是上扬的 虽然不知道有没有专门注意这一点

  4. 前面的部分比较像给外人介绍你家厨房,缺一点感情。但“常常是我们一家人坐着小板凳围绕着一张小地桌吃饭、谈笑的场景。在那黑暗的场景之中显得格外的温馨”后面这里就有味道了。感觉从这里开始去理解厨房,才是出发点。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