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有名字,准确的说她有名字但是被她和他们忘记了。
一切都是正常的,从那年的秋天开始感觉一切都变了,属于她和不属于她的一切都逃离了。
在那个秋天来临之前,她是一个16岁的女孩,长长的头发、大大的眼睛。她很爱笑,有些时候笑点有些奇怪,但是正因为这样而显得十分可爱。她很爱交朋友,而且珍惜着每一个出现在她生命力的人。有时候她小心翼翼地,生怕自己的某一个动作、某一句话、某一种语气会伤害到她的朋友。感觉她把朋友捧在了手心上,不求回报的,永永远远对她们好。她有着普通女孩有的一切,也同样拥有普通女孩没有的开朗与乐观。她成绩说不上好,但是还是凑合能看,她喜欢地理,很想把它学好,但是有时候也会松懈的去看综艺。
在冬天,她会和朋友们一起抱怨段考以及迟迟不到来的寒假。在春天,她会和朋友们一起抱怨为什么寒假这么短。在夏天,她会和她的朋友一起抱怨在大太阳底下上体育课。秋天到了,只剩下了她。
天气将要在一场秋雨到来之后转凉了,她不喜欢下雨,很不喜欢。她不喜欢看着从三点钟就灰成一片的、黯淡的天空,感觉心里很别扭。看着窗外,被风吹动的树来回摆动,远处成群的朋友在讲些什么笑话,她没有跑过去和她们一起,只是静静的看着。从鼻子里灌进的闷闷的潮湿的空气意味着秋雨将至。她不想说话,脑子里回忆着从前她和朋友们走在一起的样子。她总是站在最边上,紧赶慢赶的和朋友们保持一致。她需要认真的听,认真的插话,认真的搞笑,认真的开心,认真的交朋友。认真了太多年了,累了……
她一个人默默地撑起伞离开,心里想着什么,她不愿意开口,想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只属于她的环境里。不觉地,她眼眶湿润了,开始咒骂自己的无能,为什么你的朋友会这样抛下你?为什么你用心交的朋友并没有把你放在眼里?一定是你的问题,一定是,你那天的那句话、你那天的一个动作……不不不,我,我明明有在意,我明明很小心。哎呀,为什么呢?我为什么这么差劲,为什么总是让身边的人不开心。但是我不想这样啊!我,我,那不是真的我啊。为什么在他们面前我这么虚伪,不敢把真正的自己交出来,可是真正的自己又在哪里?敢问你自己清楚吗?她累了,厌倦了那么努力得到朋友的日子,甚至她开始厌烦,厌烦眼前的一切,不想和人打交道,自己一个人也挺好。不经意间脱离也在慢慢适应。
第二天仍是这样,下雨,朋友离去,剩下她,自己一个人。她一天都没有说话,缩在角落里,但是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而是继续了正常的校园生活。她们似乎忘了她,她却静静的看着。
接下来整个秋天都是这样,她坐在窗边看着树叶慢慢变黄,慢慢的坠落,空气慢慢变得清新,天空慢慢从很好看的渐变色到淡蓝色,这一切她没有分享。
秋天,属于她的,不属于她的一切,从那场秋雨后都悄悄地离她而去了。这个秋天不再有她的笑声。
低下头,静静的靠着,闭上眼。
她仍像往常一样独自一人走着,她不太想回家,漫无目的的在街上走着,没有回头。走着走着,她开始加速,开始害怕,开始忐忑。不知不觉地她走的愈发得快,感觉身后有些东西在压迫着她。路似乎失去了尽头,周围的一切变成了她所讨厌的灰色,虽然太阳仍有光但是灰色没有影子。
她一直地跑,一直地跑,发了疯似的跑,不停地大口的吸气、大口的呼气。太阳快要落山了,周围的一切都很暗很暗,太阳斜射入的光忽明忽暗。她只是闷着头跑着,感觉身背后一直有什么东西再追赶着她。她会不时的回头看,好像在等待着什么。大街上只有她一个人,这种寂静的感觉对于她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这种极度的安静让她能听到自己心脏的跳动,听到周围空气溜走的声音。她并不害怕这种鬼一样的氛围,而且在这里她感觉极度的舒适。跑过灰色的英伦建筑,穿过没有红绿灯的灰色马路,她感觉到在她的后面有一个冰冷的喘气的声音,它静静的,缓慢的飘到耳朵里,袭击后背的凉气有一种金属的质感,不觉一震。她很吃惊,没想到背后的东西这么冷、这么强大、这么扭曲。
她跑到了一个地下通道一样的地方,迅速的转过头,她不太记得身后的那个人或者东西是什么样子的了,只觉得陌生又熟悉,像自己也像朋友。这个东西追赶着她想让她成为自己的一员,而她只顾着跑,不想被冷气吞噬。接着她不断上下呼扇双臂,很快很快地煽动,接着她慢慢的感觉到她的双脚离开了地面,她又继续更加使劲的煽动,双脚又抬高了一些。但是她飞的并不高,也好像不能飞高的感觉。总觉得在被一个东西压住的感觉,很难受,很脆弱。身后又多了一个会飞的东西,而且它飞的比她好,它也一直在追她,接近拼命的奔向她,想接纳她。她只能更拼命的飞、更拼命的跑,想要逃离他们的魔爪但是有一点力不从心。那个东西抓不到她,每次都差一点点,同样每次她都险些被那个东西抓住。这样的感觉反复了很长时间,压抑、难受、有力气使不出来、被追赶、努力挣脱、有一种被禁锢的感觉、感觉自己很脆弱。
她一直跑,那个东西一直追,这个画面有些日出天边上橘蓝渐变的美好。
那个东西在等,等她累了,期待她的融入。
她也在等,在等日出,在等彩色,在等路的尽头。
或许这一切只需要一个回头,停下脚步,面对一切的自己与自己的一切。
跑吧,跑累了就停下来,想清楚再回头。
着急也不急。
“她需要认真的听,认真的插话,认真的搞笑,认真的开心,认真的交朋友。”这里好心酸啊,友谊确实是一个很捉摸不透的东西,需要小心地经营,小心地维持……总感觉电荷在写这篇的时候套入了自己,喜欢地理和奇怪的笑点是你本人了呀……有些懊恼,平时没能发现笑容背后的那些疲劳……不过还是想说,这个秋天即使没有外露的笑容也没问题呀,毕竟真正的笑总是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底,想展现的时候自然会出现的。偶尔一个人的独处也许也会给予你更多思考的空间。以及……跑累了就回头吧。
“我一直在最温暖的地方等你“。
哈哈哈哈哈哈,没,她和我就一点点像啦,其他的都不太是我,我没她想的那么那么深吧哈哈哈哈哈哈。我写这个东西就是因为你上回议事会下了然后给我看你同学的事情,然后我觉得确实她们这样一个人挺难受的,而且就走出来就还好,但是走不出来就真的一直都在和自己较着劲。就其实我感觉应该每个人都会有这样想的时候,可能不一定是友情这件事儿,就是会有自己说服不了自己的时候,就可能对于我们来说估计一阵子就过去了,但是有的人就过不太来。或长或短或深或浅吧,反正自己和自己过不去的时候还是挺别扭的。
哎呀呀呀呀呀,嘻嘻,谢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明天见~
哎呀哎呀那就好(最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秋天来了,大家都变得很忧郁,有点担忧hhh总之没事就好!明天可以一起自习!
哈哈哈哈哈哈哈
给作者的指令:
1、现在请跳出作者身份,站在读者的角度看——你能够理解主人公的情绪/感情吗?你从故事里能够读出发生的事情对TA意味着什么吗?
我觉得可能可以吧,因为其实中间那一块儿可能写的还是挺具体的,但是可能我觉得某一些情感和想法会不太准确,我想描述一个比较抑郁的女孩,但是我可能没有把她认为敏感的事情写得很准确。意味着自己和自己以及自己和别人之间的逃离,但是还是感觉没有写得很细致,情感上来讲。
2、写作时你最在意的是什么(比如:写出梦的质感/表达当时的感受/找准讲述的声音……)?
你觉得初稿最大的闪光点是什么?
可能会在意梦的主题吧,因为我自己做的梦是一个小的片段,我其实考虑过要把这一段梦境放在那个故事里面,还是希望梦和故事可以相互扶持一下。
3、现在哪里让你最为困惑?(如没有,那就恭喜你了…… 不过通常情况下这是不大可能的)
感觉自己不太是很能懂得人物是怎么想的,人物所想过的问题当然我也有过,但是可能就只是瞬间的出现与消失,不会在脑子里停留很久。但是可能对于比较抑郁的人她们看世界的角度可能会不太一样吧。
我觉得电荷对人物形象的刻画真的很细腻,那种无力的渴求表达的很真实。文字语言的生活化在某些词句可以戳到不同读者的心,产生情感共鸣。然后我超爱最后的结尾。“那个东西在等,等她累了,期待她的融入。她也在等,在等日出,在等彩色,在等路的尽头。或许这一切只需要一个回头,停下脚步,面对一切的自己与自己的一切。跑吧,跑累了就停下来,想清楚再回头。着急也不急。”用词都很有深意,短句和重复都让文章显得很有诗意。
1、最吸引的地方,就是白描。作者说可能不是太能懂人物不是怎么想的?我觉得是很能理解。非常棒,既保留了有真实性的一面以唤起共情,又多加了梦的架空与飘忽感,还是很棒的。
2、最后关于追逐的桥段,是关于主人公和什么的故事呢?这段追逐是一直都有、亦或者永无止境?
3、生活——一种社会性的悲哀,一个边缘的主人公努力融入所谓的大共同体的日子,最终却没能理解大共同体,生活在那一大坨荒漠的阴影之罅隙的谷底——然后最终置いて行かれる去寻求面向自己的解脱。
2、没啥问号,内容上就很清晰,然后情感也很激烈。
3、感觉作者从一个被世界抛弃的她的角度写作,更像是表达了一种…每个人都给世界多一点爱的呼吁。更爱他人,也更爱自己。
前半部分我觉得蛮贴近真实的。重要的不是这个人是不是作者本人,而是对她的描写能不能唤起读者对她的理解。(我觉得部分地能✌️ 毕竟青春期,甚至敏感的人的一生中,很多人都会有这种又怕失去周围的人又怕失去自我的矛盾~好像一个两难。)
作者认为不够细致,俺山精认为是缺乏具体情节(发生的事情)。有情节,人物的内心世界会自然展示出来。现在有各种心理描写,但都是作者说的,我希望更直接地看到“她”。例如:她在球场边等朋友,她以为朋友们也会等她。但从某一天起,球场边冷冷清清。……
以及,山精认为这个故事一个别扭的地方在于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分裂”。前半部分讲的是女孩的矛盾,她和自己的关系;后半部分的氛围转而淡淡的温暖,主要关于女孩和另外一个“它”的关系~感觉读到后面把前面的冲淡了,另起炉灶一样。卸掉了前半部分积累的情感。电荷或许需要确定一个更加明确的主题,紧紧围绕主题发展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