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操场上的胶粒的十三种方式

1.它是颗粒状的,形状各异,大部分都黏在操场上,与操场融为了一体,还有少部分从操场上脱落了下来。它的颜色是一种令人熟悉的操场的偏灰的红色。捡起一粒,它体积很小,很轻。它除了有橡胶的味道意外,还有灰尘的味道。用手捏它,它有一定的弹性。

矛盾的地方:它是让人在上面跑步的,可是它暗红的颜色,让人提不起劲。相比这暗红的胶粒,还是旁边绿色的柔软的草地更能吸引人。

2.看着它,我想到它原本的颜色还没有这么灰暗。那时这上面还有很多没有黏在地面上的胶粒。那时地面上的胶粒多到只要在上面跑上几圈,鞋子里就会进很多胶粒。三年过去了,这个地面经历了三年的风吹日晒,无数的人在上面一圈一圈的跑步,以及,一次胶粒大扫除。而现在胶粒已经少得多了,不会出现胶粒进鞋子这种令人困扰的情况了。

3.我想它应该是有能量的。它有弹性。在我跑步的时候,它会利用这种弹性来保护我的膝盖、脚踝,防止我受伤。另外,我不明白它是如何在我跑步的时候进到我的鞋子里来的。也许它平时是不会动的。但在有人从它旁边跑过时候,它会从地上跳起来,跳进这个人的鞋子里,被带到更远的地方去。

4.它们原本是红色的,颜色还没有现在这么暗,三年前,大片大片的铺在操场上。经历了一个个白天黑夜之后,它们的颜色渐渐变得暗淡。它们有些紧紧的黏在操场的地面上,与日月江河永远同在;还有一些并没有老实地留在原地,它们都去了自己从没去过的地方,它们或是跳进别人的鞋子里被带回家,或是随着风去到了遥远的天边,或是大扫除时被带走处理掉了。

5.它让操场比硬邦邦的柏油路更适合人跑步。它红色的外表据说能让人更有精神去奋斗。除了这些之外我实在是想不出来它有什么功用。

6.在它的身边,上上下下,挤满了它的小伙伴。它的小伙伴和它一样都是胶粒,但每一个小伙伴都和它长得不大一样。除了身边的这些小伙伴以外,在它的世界中,它能看到的只有天空。它偶尔能看到一个庞然大物,也许是一个鞋底,直向它脸上怼过来,然后很快又移开了。它能听到来往的行人的谈话声,我想它一定听到过很多这个学校里的事。

7.它在操场上当然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这些胶粒,操场只是一片旁边种上了假草的灰色环形水泥地。这时我若是在上面跑步,我的脚一定会感觉地面没有原来那样舒适。我的眼睛只能盯着灰色的地面,这灰色的地面,可能会比暗红色的胶粒还让人提不起劲儿。

8.它确实能离开操场,到我的鞋里,它可能是经常在操场上听别人谈论操场之外的世界,对外面的世界产生了好奇心,想让我带着它出去看看。可我不喜欢这样,它在我鞋里让我感觉不太舒服,而且,这样它也看不到外面。我想我可以端着它在学校里到处走,带它看看这个学校。上课的时候就把它放在桌子上,让它和我一起听课。

9.它会进到我的鞋子里来,是这份调皮触动了我,让我生气又无奈。而它的外观,暗红色的千疮百孔的地面,能让我想起初三时地狱一般的体育课。仔细看着它,我就会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就好像正跑着八百米一样。这一特点是让我宁愿忽略不计的。

10.它像是一片干旱的戈壁。在烈日的照射下它的每一处地面都非常灼热。

11.如果它就是一个世界的话,那每一颗胶粒就都是一个小人儿。它们会交流彼此的见闻,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都分享给旁边的人。有些人不知是不是听到了有趣的事,想要开始一次漫长的旅途,就离开了,谁都不知道它们会去到哪里。另外一些人对旅行不感兴趣,便留在原地。很快这些留在原地的小人建立了自己的家,然后在也没有离开过。

12.手上、身上多出了一些灰尘和被胶粒硌出的印记。

13.与我合二为一的胶粒,一定是与其他胶粒不一样的生物。我自然不会让自己粘在操场上,我或许会来到西楼。与其它胶粒不同,我熟悉这所学校的地形,即便体型很小,视野很低,我在这所学校里也一定不会迷路。我在这里会有我自己的旅行,我会听到、见到很多学校里的大大小小的事。很多年之后,我就会成为一个对这所学校无所不知的智慧生物。

 

为什么选它,因为它令我印象深刻。初中的三年间,我与它每周都要见四次面。每次见面都是在累人的体育课上,所以我对它的印象不太好。我一直不明白它是怎么进到我的鞋子里来的。选择观察它也是想借这个机会研究一下这个。但并没有得出答案。胶粒,你自己说说,是为什么呢?

4人评论了“观察操场上的胶粒的十三种方式”

    1. 寜玉瑾——胡凝瑾

      很喜欢你4段话,和你一样经历初中这三年,最初的操场是那么鲜红,现在拿起胶粒却是灰色的,还有在初一跑步时胶粒会进入鞋子里,每天回家都要倒出胶粒,回忆满满。

  1. “它的颜色是一种令人熟悉的操场的偏灰的红色。” 这里“偏灰的红色”好形象了,对颜色的捕捉敏锐。
    但是这个句子读起来让人喘不上气。如果改成“它的颜色令人熟悉,是那种偏灰的红色”,中间断一下句,会不会好一点?

    我喜欢你用“跳”这个动词。让它的调皮肉眼可见。所以最后问题的答案或许也在此——它可能能比你想象的,跳得还要高。

    喜欢10,以及12。它不再像人造之物,而是有了某种生命才有的、历史感。

  2. 字里行间都透出了对它复杂的情感哈哈哈。10-11和13段产生的联想和实际都很贴切,如果将胶粒置于某设定环境中,好像真的会发生你想象的场景一样。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