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出去旅行,或多或少的会做一些计划的,不过说到写作的旅行嘛,我实在有些找不到头绪,因为我一直是一个不擅长这件事的人,不过在回想周四的起始课的时候,我无拘无束的进行20分钟写作的时候,我感觉,如果没有成绩、旁人的影响,我还是能写出一些好的内容来的。不过,我并没有为这次旅程设立目标,我也没有一个很大的期待,我只是想且走且定,一步一步来,设置一个小目标,走到一个中转站再设定下一个目标。也许我并不知道这些中转站会将我导向何方,我都很满意,但是我前行了,就算是我的经验,哪怕是个错误示范。我尝试过,并有所成长和收获,抛开了功利性的东西,就是我现在的希望。
而我所期望的旅程就是像图一样,简单而又神秘。在那种由普通几何图形而构成且富有科技感的空间中旅行,像是一条隧道,时间隧道,看上去只不过是强行将一些图形拼在一起。但是仔细观察的时候,会发现,在这些图形起伏的地方,竟然有一扇扇门,可以通向具有不同景色的地方。
是务实的旅行风格。不过如果转化成具体的旅行,会是去什么样的地方?用什么样的方式呢?(例如,是散心、探秘还是找寻?是在自然中还是都市?会有很大的挑战吗?预计会付出多少精力?)我看到你放了图,但图似乎不能告诉我这些事的答案。希望能看到你更加具体的旅行计划书。
Jucy的小纸条小纸条?
老师抱歉,我之前的小纸条写在word里忘了交这了orz
食物
很难想象,一直在我们身边的事物竟然有如此多值得我们观察的方式,在我的想象当中,这不就是盆植物的吗。但是要是按老师的节奏来去观察的话,确实有一些特点我之前没有发现。仔细去看,仙人掌上的纹路,颜色的渐变,刺的形状的改变,都是一些值得注意的细节,还有仙人掌独特的香味,花盆土里的奇怪的味道。我尝试去观察一些身边熟悉的东西,果真又有一些新的收获,同时,我在实践中还发现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观察方式——把它画下来,就有很多新的特点。
“把它画下来”棒棒!每个人值得找寻自己的方式。看来Jucy擅长视觉捕捉和记忆信息哒
户外蒙眼体验
蛤,我曾经蒙眼过,但是在期间被人坑了,所以略微有些抵触。但是真正在和同伴一起去走遍熟悉的校园的时候感觉还蛮有趣的。跌跌撞撞的走一路,也有不一样的风景,通过除了我们认知世界的视觉来感知这人间。我通过这些可能其他人没有的步骤可以说是掌握了这个世界。现在我才可以真正说一句“这世界我来过”。
我通过这些可能其他人没有的步骤可以说是掌握了这个世界。
——是哒,这感觉很好吧。祝后续旅程也继续走出其他人没有的步骤!!
现在我才可以真正说一句“这世界我来过”。
——奥利给
13种方式
跟一个操场上最配角的栏杆旁边待了半个小时,不过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栏杆的声音,实在是难以忘记,足球踢在上面的当当声,和手指轻轻敲在上面的细腻的声音,余音绕“柱”,很久才消失,但是在我的脑袋里,似乎一直没有停下,那半个小时不停的声音,简直就是折磨。我晚上躺在床上,仿佛还能听到那声音,不知是无止的邂逅,还是永恒的梦魇。
哈哈哈,说明你是敏锐的一只呢
这是默默无闻的家伙留给你的相遇留念吧嘿哈
第一阶段大纸条
在一路的旅行我终于要拐弯了,在回看刚才进去的一扇扇门,和发生的种种故事。我来到了一个个时空,但是似乎这观察世界的旅程就结束了,我看了自然创造的仙人掌,也看到了人类创造的铁栏杆,这些深刻的意识和感受终究会是我难以忘记的,这时我的旅程已经来到了三分之一,而且我也已经有个初步的世界观,认识了这个世界了。
不过想把我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嗅到的……一切记录下来,又谈何容易,毕竟即便是一个小角落,也有无数的价值和内容,但是并不是每一点都是我想要的,我最喜爱的,或是产生共鸣的,亦或是最期待的,就会成为我最大的关注点,我就会把我对它的描述和想象记录下来,这就是灵感。
而在之前的旅程中,我看到了一个个的如上所述的事物,不过最让我产生灵感的是那些铁栏杆,我一看到那些栏杆就想到了我之前家里的围栏,虽然大小差很多,但是那种方形的格子让我感到格外的亲切。因为我小时候我就经常在栏杆旁边玩耍,勾起我很多记忆。这就自然而然的让我想到了铁栏杆的两种不同的命运和不同的“铁生”路程。一下子就让我感到似乎有很多的话想说出来。
但是我还想到,有些人开导了我,让我有所启发,在那时候,我也想把我所领略到的一切记录下来,也是值得我回忆的旅程。不过我最好奇的还是何为灵感,何为启发。希望在接下来的另外其他的时空中找到答案。
建议Jucy去康网站首页“工坊食用指南”-《小伙伴们关于灵感的感悟》~~
你提到的“铁生”,山精感觉灵感就是这样呢,在“看似”不相干的事物中找到联系,从而加深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
纸条从天而降~
自我调查问卷
好好的回想了一下这16年半,不过感觉有饱满的记忆的也就10年吧,不过这些深刻的问题也让我反思了许久,比如说现在的一举一动,都受着之前所经历的事情影响,感觉这些年确实挺不容易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我吗?显然还差很多,但是我却可以从中反思一下自己所经历过的事,并有所改进。比如在“刻薄的话”和“后悔的事情”那里,我就可以在下次的时候尝试避免再次发生了。
秘密
感觉有些秘密一直积压在心底,甚至没有第二个人知道,在写的时候,总感觉这是真的么?也许不为人知的事情终究会变成假的,再最终烟消云散,写出来反而能够回首一下。
第二次大纸条
1、你从这个阶段的写作课(童年的厨房/关于自我的调查问卷/隐私地带/回忆录阅读文本分享/回忆录写作)学到了什么?(如果什么也没学到,也请据实说出)
厨房:从一个地方回到那个时代。
调查问卷&隐私地带:一些发自灵魂的拷问,问出了一些让我不愿回忆的内容,但在写出来后竟然可以选择接受。
回忆录分享&写作:看到一篇回忆录,从多个视角观察了这个事件,感觉很棒,阅读体验极佳。
2、从自己这篇回忆录的写作中学到什么?
由于我选的是一件起伏极大的事情,所以再次回想并写出来还是很感慨,把我带回那个情境,也许当初不应该放弃?还是应该向前看吧。
3、如果可以再来一次,回忆录愿意怎么写?(包括选择的题材、写法)
我想写一个失败的经历,因为之前从未敢回想失败的事情,但是如果细致的写下来就会有新的见解。
厨房(um忘发了不好意思)
我知道回忆从童年开始,但是没有想到是从这样一个家里最陌生的地方开始,我感觉有些困难。不过大概在脑海里重建这个场景后,还是觉得挺好玩的,尤其是一些生动的小故事。
矛盾
本来想对自己好一点,写了工工整整的三个词,但是却换到了隔壁胡乱的三个词(捂脸),放到句子里显得很奇怪,拿它写一个故事,还挺好玩的,不过实在是难以下笔。我选择了用写第一个半句的时候构建一个世界观,后面的事情就想到哪写到哪了233.
回忆录写作
写的这件事对我的影响挺大的,目前即便是4年中学也没有这么大的事情了。这样一个成功又失败的经历是我很重要的回忆,要是不像这样写下来以后可能就会忘掉很多细节,写完还是很感慨,那个巅峰的乐团再也回不去了。
人物
观察一个很帅的小伙子,给他编一些故事,很有意思。或许有些恶搞的成分吧,反正他也不知道233
而我看到了Jucy的轻灵俏皮~~~
场景
超喜欢的大教堂!真的好漂亮,写一点什么的话还是要回归其本质的,写点东正教的一些东西的,但是又有些放纵,还是严谨些,太难了。。。
大作品初稿
最开始想的是一个简单的推理类文章,但是越安排越变得奇幻了,加上了更多的点,甚至开始烧脑,每个人所经历的事情都很复杂,加上他们要交流穿插,需要有一个极强的逻辑,不过挑战一下还是可以的,我倒也挺喜欢。
酱。在下搓手静候~
节奏
“对自己好一点”,写个故事的概括还算比较容易,至少不用写个成文。每次写个文章在开始的时候总感觉激情满满,但逐渐写不下去了,有些难。
单有站在起点那个灵感可能不足以支撑整次写作。后续还需要理性思考、需要把起始的灵感拓宽加深、需要断片时不放弃的顽强毅力~
第三次大纸条
1、 通过这门课,你对写作这件事在整体观念上得到了什么与以往不同的认识?
如何去认识这个世界,从一个东西开始,再大到一件事。
2、 想听一听你对叙事的理解。以及,
叙事,我是把我扮演故事中不同的人,然后从我的现实生活中去补充每一个人的思考,再用每一个人的角度去看待其他人的问题。
3、 在第三阶段创作中你收获了什么独特的写作经验吗?请举例说明。
像我的那个作品,把每个人所经历的事和感想按照上帝视角分别列出来,再按照文中的“我”去看待每一件事。
感觉还是有些难以下笔,有的时候明明大纲很清楚,但是确实感觉写的仔细一些后就没有之前的感觉了。
“但是确实感觉写的仔细一些后就没有之前的感觉了。”不太清楚这句话的意思……也许届时需要新的感觉。或者说重新确立自己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