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冬创写之旅

此时正是夏秋相交之时,我站在一座神社的门口,用屋檐挡住了仍还刺眼的阳光,观察起周围的景象。

“用眼,手,鼻,耳朵去观察,仔细地观察周边的的一切。”一句话浮现在我的眼帘,我便睁大眼睛开始仔仔细细地看,仔仔细细地去体会。

神社的旁边有一条小溪,它的水很清,流速也不快,水流与石头碰撞发出极细小的声响,却又清晰可闻。缘是周围一片寂静,此处的寂静并不是没有声音,声音是无处不在的:风拂过树叶和风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树木草丛里不时发出沙沙声,可能是不知名的小动物在活动。但这些声音却更凸显出此处的寂静,没有人来人往的纷杂,也不存在城市的繁华与轰鸣。包括我在内的一切都融入自然中,显得如此和谐。这时我才明白此处并不是寂静,而是心静,感知也随之变得更加敏锐,这一切都深刻的印在我的眼中,映在了心里,这里好像就是我的归宿,我就是属于这里。

满怀激动的我轻轻的推了一下门,没想到看起来古朴厚重的大门居然轻易为我而开了,扑面而来的便是一股清雅的气息,混杂着有年份的木头的香气和青草地味道。我不知道自己会发现什么,但我知道我所发现的,必会令我心满意足,欣喜而归

 

12人评论了“2020秋冬创写之旅”

  1. 好奇你是谁~
    “我就是属于这里”如此的直截笃定吗,真好。
    此行是为什么而来?(一场祭拜?一次歇脚?寻觅?……)
    “我”的心境又是怎样的呢?

  2. Wild Guess-刘墨飞

    失去部分感官来重新观察世界于我而言无疑是全新的体验。世界本身并没有变化,只是我们自己以不同的方式来观察。就好像进入神社后,内外有着不同的时间,神社内的一天可能就是外面的一瞬。从神社内观察重新观察周围景色,便能觉察和意识到许多之前所忽视的事。即使是之前所观察的事物,在现在也有了全新的体验,跳脱出原本观察的方式,对于自己周围的环境也会有新的体会。
    并不担心自己是否表达自己的感受,比较担心自己的想法能否准确的告诉他人,感觉自己的描述并不是很清晰的样子

    1. “神社内的一天可能就是外面的一瞬” 好灵!俺也感觉是这样,好像进入了非日常的、世界的另一维度。
      作者没法预知“自己的想法是否被准确传达了”,山精觉得。因为你只能负责自己那部分,每个人对文字的感受力/喜好/文化背景都不一样,ta也只能读出自己能读出的那部分。所以,这件事可能被理解为一种撞击,看缘分啦~

  3. Wild Guess-刘墨飞

    第九周小纸条
    本周写作的内容比较特殊, 个人的状态也比较特殊,在上课之前我自己已经精疲力竭了(指身心两方面)
    写作的过程,尤其是这次 是无比痛苦的,但是完成之后的解脱感会让人上瘾
    因为失去了电脑和手机,所以一节课上完全不知道时间,有这样一个不需要考虑ddl,专属于写作和思考的时间真的很好。写作和思考(加上小睡)的过程缓解了我的焦虑(至少暂时缓解了)
    我整个人都好起来了,非常感谢山精
    另:网站的背景图都好好看 之前有一张被我拿去做微信头像了 快乐

  4. Wild Guess-刘墨飞

    回忆录的话和别的写作方式是有所不同的,它更像是一种情感的抒发,不必太在乎文法和技巧。回忆往往是一个又一个碎片,而如何取舍这些碎片,将它们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将自己真正想表达的部分传达出来,这可能是写作的关键
    从回忆录的写作中,我也不算真正把回忆录写完了,但是还是明白了自己应该怎么做,要有一种剥离感,要从一个角度去审视当时的自己,去公正的评判他。
    如果可以再来一次,其实也不算再来,因为我还可以再去写终稿,我应该不会去选这个题材,因为它着实有些难写,并且因为这件事情,我现在的情绪每天经历大起大落,所以完成这个作品也变成了,一个蛮痛苦的事

    1. “蛮痛苦的事” emmm 也许是时机还没到
      写下它的时机
      回忆它的时机

      “剥离感”cool? 深埋心底的事,个中分寸的确难把握的

      第一个问题,山精赞同。所谓技巧不过那么回事,都是先有实践,闯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别人拿来说,就名曰技巧了。

  5. Wild Guess-刘墨飞

    这次写作观察了一个不算陌生人的陌生人,并给他编了一个故事。通过他现在的样子来想象一个人过去的经历,的确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发现一个人在过去发生了什么事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因为这件事而得到的改变,人总是会因为各种事出现成长的,非常有意义的收获。下次写作可以试试把他放在相反的环境,看看能碰撞出怎样的结果。
    另:我打算换个笔名:Wild Guess
    灵感来源 Wild Guess-Spector 最近一直在听的歌

    1. “重要的是他因为这件事而得到的改变”非常酷的一个收获!!!
      也就是说,光展示“世界上什么人都有”是不够的。人们(包括我们自己)可能还是更想要知道那些形形色色的人是怎么追逐和实现(也或者荒废着)自己人生的意义。
      所有人都在追问‘为什么”啊!只要活着。哪怕默默的

  6. 被安利后马上登上了虾米。新名字背后的风格大感觉是你,但没有我在搜歌那若干秒里单方面想象出的某一份慢慢流淌的哀伤,多了份英伦风的活力。然后查了下,居然真的是英伦风呢啧。

  7. Wild Guess-刘墨飞

    1. 通过这门课,你对写作这件事在整体观念上得到了什么与以往不同的认识?
    老实说在高二之前,写作于我都是兴味索然的,我更习惯于去成为文化艺术的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这门课点燃了我对写作的兴趣,或者说让我明白评价自己或他人作品时,可以有更多元的评价标准,这让我能更好的审视自己,从而给自己动力把作品完成
    2. 想听一听你对叙事的理解。以及,
    我觉得叙事的话,除非是有特别想写的画面或是事件,他一直是为人物或是中心服务的,重要的不是叙事本身,而是透过这件事之后人物心境,关系之间的变化。但这些变化同时也要体现在事件中,如果单独剥离开就会显得很教条和单薄,蛮难的。
    3.在第三阶段创作中你收获了什么独特的写作经验吗?请举例说明。
    我写作的方法一直是创建一副画面或是场景,然后让他动起来,我的文字便是描述场景的工具。如果说是独特的写作经验,我觉得当灵感不足时,我会把场景更加细化,像是用放大镜去扩大我的细节,尽可能用这些描摹出我想表现的事物,这样写着写着灵感就会涌出。

    尾声///
    从神社后门走出,前方是一片芦苇地,芦苇的尽头便是绝壁。圆月洒下的银光突破周际乌云的束缚,却也不似原先刺眼。月光打在芦苇上,把每朵花都染上似有似无的银色。夜晚的山上雾气很重,遮蔽远山,遮蔽月光,就连风吹不散。水汽在我脸上凝结成细小的水珠,有些淡淡的凉意,却又不至不适,只是让我在这雾气迷蒙的神仙之所保持着清醒。我躺在地上,静静的看着那轮圆月,它好像也在看着我,使不由得觉得闲适安逸,超脱纷乱尘世之苦了
    旅行图的灵感来自于游戏《只狼》,本来想找一张合适的图发上来,苦于清晰度不够,看着很糊。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