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失恋(回忆录)

我错了TT拖得太久了orz果咩

——

题目叫“我的失恋”似乎有失偏颇——这件小事对我的伤害不大,或者说没有对另一个人的伤害那样大。不过这个“或者”只是我的揣度,毕竟我虽然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度别人,偶尔也会抱点善意的幻想。至于这个幻想是否合理、客观,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答案。

第三个学段结束前,我一时心血来潮,要给微信列表里的同学改统一的昵称。改到一半,一个昵称下原本应该是相册的地方赫然写着“您还未添加对方为好友”。确定那个人真的把我单删后我猛戳几下屏幕右上角的省略号,点击红色删除键删除,一套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不带一丁点犹豫——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

 

认识H是在19年的国庆。那是我为数不多的在第一天就写完作业的假期。第二天一早我打开手机刷朋友圈,刷新了八百次,看那个小彩圈至少转了五百圈后我的朋友圈里多了一条动态,是H发的,关于化学课的吐槽。我一向觉得化学课安排得不够合理,便随手发了句吐槽的评论。把微信的界面从屏幕里清除,我看了半小时电子书。半小时后打开那个绿油油的APP,聊天栏里多了几个红点点。

分手——这个词对我来说比较陌生,或许是因为我从来不觉得自己会这么“成熟”——的时候我把和H的聊天记录清空了,所以现在没东西以供参考,就只能照着记忆的内容复述了。记得H当时只是来问了问我是哪个书院的,关于化学课有什么想法。我一五一十地说了。后面具体聊了什么记不清楚,但是一定和课程无关。算不上愉快,不过好歹不无聊。

国庆的时候暑热还没有褪尽,中午的太阳依旧毒辣。因此我大部分的时候都窝在家里那个向阳的房间,心不在焉地听着耳机里的五月天翻化学课本,时不时把扣在一边的手机掀开,看看小红点有没有变多。

我们聊过书法,聊过学校课程,或许还聊过东野圭吾,或许我记错了。曾经天南海北聊天吹水的日子已经过去了,那时候觉得和干贝般鲜美有趣的语句现在回忆起时似乎如清水泡虾皮般寡淡。现在我把H删除了,这点虾皮也不见了,只剩下一碗水,静静躺在碗里嘲弄我。

 

国庆的倒数第二天我回学校上课,下课后快到家时撞上刚和我父母吵了架的姐姐。我陪她一起去上数学课,在尴尬的气氛中离开。我决定去学校待一会儿,等姐姐下课了再一起回去。凑巧H也在学校,我们便临时决定见个面。

H比我想象中的要黑一点,不是很高但也不是很矮,留了一个朴素的小平头。见到我的时候他把眼镜眯起来笑,笑得有一点憨。我和他说话,声音比较小,他没有听清:“什么?”“我说,‘感觉好像网友见面啊。’”

和H的第一次见面不是很愉快。教室里面有点闷,我坐在角落里面玩闪耀暖暖,H把头探过来看:“这是什么?”我解释说是一个换装游戏。“有点无聊。”我说,不想让他觉得我不乐意和他说话。他点头:“我也这么觉得。”

 

此后便再没在现实中说上几句话,偶尔在议事会上打个照面,我往往是打个招呼就走过去。线上的聊天也变少了,大概是因为本身两个人就没什么共同话题。我渐渐对找话题失去了耐心,加上逐渐繁重的课业任务,我点开聊天框的次数越来越少。

出乎意料的是某个周四的下午他突然发消息和我说,他要说一个很严肃的事情。表白——又是一个“成熟”的词——这种事情我还没怎么经历过。我认为我不是个漂亮的女孩,也不见得有多优秀。对于H的表白我的脑子里警铃大作。不过H的表现很快说服了我,我在对话框敲下“好吧”然后点了发送。他发消息问我下午放学后可不可以见一面,他想当面把表白的话重新说一遍。我想了想也同意了。

秋天的夜总是来得很早,再加上极偶然的几丝冷风,硬生生地把秋夜逼出了冬天的味道。我揣着兜缩着脖子走到图书馆报告厅后的小胡同里,H的脸浸在昏黄的灯光下,看不真切。他说喜欢我。伸了胳膊想来抱我被我躲开了。我讨厌肢体接触,尤其是不太熟悉的人或者男生——或许是我过于冷血。他说不想被其他人看到,让我往墙边靠靠,期间凑得很近。我往墙边上站了站,看他插着手说一些像是在恋爱小说中才会出现的词汇。

之后就是漫长的、和微信上一样的聊天吹水。只不过在我看来这次有点像打太极:我不想在寒风中站着。我不想被一个男生摁在昏暗的墙边。我想回家。我一次次地把话题从谈恋爱上扯开,他再一次次地把话题扽回去。我有些害怕了。

聊天的最后他说,能不能抱他一下。我斩钉截铁地拒绝。他又问可不可以握个手。我同意了。因为夜晚的温度和心理作用我的手冰凉冰凉的,他用力地握了握我的手,和我说让我注意一点别感冒了。我心说这个人有够虚伪——怕我感冒还会扯那么多话不成?

晚上H发朋友圈,庆祝自己终于离了“无展人士”的苦海。我点了个赞,没敢评论。

 

第二天我就后悔了。一上午的课我都没有听进去,思路全是乱的。我没想好该怎么和家长说,也没想好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个人。我觉得从头到尾我都很被动,而我不喜欢这种被动的感觉,像是某个人在胁迫我去做什么我不乐意的事情。

下午的自习课我姐来找我,问我是不是有心事。我和她简单说明了情况,还没开始谈心就自己私自做了拒绝H的决定。虽然反悔听起来不好听,但是我不想再这么纠结下去了。

拒绝的文案我想了好久都没有写好,索性“化用”了五月天的歌词,“我觉得温柔是给彼此自由。”谢谢五月天,谢谢阿信。真是首好歌。

想起来有些滑稽:我在同人文里写过几十几百遍的恋爱桥段发生在我自己身上,我还有幸演了一把性格阴晴不定的主角,真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此后不用我去送赤练蛇,H也翻脸不理我了。而我既知何故,那便由他去罢。

1人评论了“我的失恋(回忆录)”

  1. 干贝-虾皮-水的比喻很形象了,入到我心里。但读完想问——“那又如何?”
    就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是写了这些,而不是其他呢?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